曹仁虎

曹仁虎
  • 姓名:曹仁虎
  • 别名:字来殷,号习庵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嘉定(今属上海)人
  • 出生日期:1731
  • 逝世日期:1787
  • 民族族群:

曹仁虎(1731—1787)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今属上海)人。少读书,辨悟通达。年十六补诸生,学使崔纪目为异才。工诗,与王鸣盛、钱大昕、王昶、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运等唱和,号“吴中七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次年,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历官翰林侍讲、右庶子,擢翰林侍读。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乾隆五十一年,督学广东,遭母忧,以哀毁卒。仁虎博学,尤娴于诗,初学唐初四杰,七言歌行风华缛丽,壮年以后向慕杜甫、韩愈、苏轼、陆游,乃至元好问、高启等,多方取材。其诗以七律较著名于时,多言志摅怀、题咏山水胜迹之作,佳者典赡高华,风流倜傥。代表作品有《韩庄》、《西苑春望用王德甫、吴冲之韵》、《梁溪道中》等。其劣者流于肤廓。其五律清微淡远,颇有王、孟风韵,如“凉月照高柳,草堂夜际分。断鸿空际渡,清磬静中闻。叶落全疑雨,池荒半是云。弹琴不能寐,萧瑟感离群。”(《秋夜》)著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考》、《转注古音考》。其诗文有《宛委山房集》、《春槃集》、《瑶华唱和集》、《秦中杂稿》、《辕韶集》、《鸣春集》、《蓉镜堂文稿》等,后汇为《曹学士遗集》三十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王鸿逵为撰年谱。

曹仁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布拉热洛纳子爵

布拉热洛纳子爵

本书以阿多斯的儿子布拉热洛纳子爵的恋爱故事为线索,描绘了路易十四时代的一系列真真假假的历史故事:财政总监尼古拉斯·富凯的失宠;路易十四和侍从女伴露易丝·德·拉·瓦里埃尔的爱情;达达尼昂和阿多斯帮助查理二世国王重登王位;阿拉密斯和波尔多斯想用路易十四的孪生兄弟“铁面人”代替国王却功败垂成;以及达达尼昂等四个生死与共的火枪手的最后结局等。继1844年的《三个火枪手》与1845年的《二十年后》,大仲马再接再厉,于1850年完成了“达达尼昂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布拉热洛纳子爵》,为这部英雄史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跨鳌集

跨鳌集

宋代诗文别集。李新撰。《郡斋读书志》卷4下著录此集为50卷。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原本已失传,故由《永乐大典》搜采其诗文,重编为30卷。前11卷为赋3篇、各体诗及词5首,其余19卷辑录表、札子、状、论、记、跋、序、说、书、启、小简、祭文、哀词、碑文、墓志、诔、略、杂文等各体文章,其中论2卷,记2卷,书、启、小简9卷。《四库全书总目》评李新诗文:“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其文序记诸篇忽俳忽散,虽似不合格,而他作亦多俊迈可诵,在北宋末年可以称一作者。”其散文作品中虽有《三瑞堂记》那种称颂蔡京的文章,但象《更生阁记》记述政和七年(1117)征讨茂州羌人反抗,生动记录了宋兵的怯弱之状,沉痛之中也显露出讽刺文学的意趣,读之颇有新意。

圭斋集

圭斋集

诗文别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欧阳玄撰。此集前有揭傒斯序,称玄有《诗流》三卷、《鈆中》十卷、《驱烟》十五卷、《强学》十卷、《述真》三卷,其门人王师模所编。《四库提要补正》引沈涛《十经斋文集》所载《圭斋集》跋语,辨揭序非为欧阳玄集所作甚详,序中所谓“欧阳先生”当别为一人,而玄之后裔铭、镛见《揭文安公集》中有《欧阳先生集序》,以为必是序其先人之文,而置于卷首,《四库全书总目》又仍其误。明宋濂序则谓原集一百馀册,皆毁于战乱,只存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至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佑持编录。《四库全书》所收之本计诗赋四卷、文十一卷、附录一卷,题“宗孙铭、镛编集”,与佑持所编已不同。有明英宗天顺五年辛巳(1461)、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彭时两跋及刘釪跋。据釪跋,铭字光器,镛字光乐,去玄五世。集中作品并非全是辛卯至丁酉七年中所作,开卷第一篇《天马赋》即系登进士第时作,可知为掇拾残稿,随其所得编入。此集有元刊本,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成化七年辛卯刘釪校刊本,湖南刊本,明孝宗弘治(1488—1505)重刊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致陆小曼

致陆小曼

本书载有从1925年3月3日一直到1931年10月29日徐志摩给陆小曼的65封信。关于围绕在他们两人之间的这段感情争议一直很多,一个是多情才子,一个是著名的交际花,很难想象他们的结合会是怎样的坎坷曲折。但不论他们个人的是非对错,这65封信,字里行间却是说不尽的柔情爱恋。这些信件虽没有徐志摩的诗一般的华章辞采,每一个普通的字眼,每一句普通的问候却都敲打着心房。他所有的字句,带着他的感情,汇集成一条爱的直线,从远方延伸到爱处,从信中延伸到信外,一直让她,也让我们感受到。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

中国画论著。又称《画家十二忌》。元代饶自然撰。一卷。成书于至正庚辰(1350)年。主要版本有明崇祯八年罗周旦《古今画鉴》刻本、《绘事微言》本、《画论丛刊》本、《中国画论类编》本及人民美术出版社邓以蛰、马采标点注释本。饶自然,字太虚,号玉笥山人,江西临川人。以诗画名于时,画得马远笔意,精于画理。本篇原为所著《山水家法》的附录。主要从布置、形象、比例、用墨、设色等方面论述山水画练习中的偏失,一一皆为形像而言,共列“十二忌”,依序为:一曰布置迫塞,二曰远近不分,三曰山无气脉,四曰水无源流,五曰境无险夷,六曰路无出入,七曰石上一面,八曰树少四枝,九曰人物伛偻,十曰楼阁错杂,十一曰滃淡失宜,十二曰点染无法。言简意赅,系统地对山水画表现中的种种弊病进行了归纳分析,反映了作者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诗论。南宋人张戒撰。二卷。戒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未详。北宋宣和末年(1125)进士。南渡后官至司农少卿。力主恢复中原,遭秦桧排挤打击,放逐后不知所终。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较完善。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收有上下两卷。张戒论诗时以儒家正统的文艺思想为准绳,倡导儒家诗教,“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之以无邪之旨”。强调“正而有礼”和“风雅之旨”,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给予了极高评价。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张戒本着“言志为本”的精神,反对单纯地模山范水,他对建安、陶、阮以前专以言志的诗歌予以了充分肯定,而对“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以增”的风气则力加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