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虎

- 姓名:曹仁虎
- 别名:字来殷,号习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嘉定(今属上海)人
- 出生日期:1731
- 逝世日期:1787
- 民族族群:
曹仁虎(1731—1787)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今属上海)人。少读书,辨悟通达。年十六补诸生,学使崔纪目为异才。工诗,与王鸣盛、钱大昕、王昶、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运等唱和,号“吴中七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次年,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历官翰林侍讲、右庶子,擢翰林侍读。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乾隆五十一年,督学广东,遭母忧,以哀毁卒。仁虎博学,尤娴于诗,初学唐初四杰,七言歌行风华缛丽,壮年以后向慕杜甫、韩愈、苏轼、陆游,乃至元好问、高启等,多方取材。其诗以七律较著名于时,多言志摅怀、题咏山水胜迹之作,佳者典赡高华,风流倜傥。代表作品有《韩庄》、《西苑春望用王德甫、吴冲之韵》、《梁溪道中》等。其劣者流于肤廓。其五律清微淡远,颇有王、孟风韵,如“凉月照高柳,草堂夜际分。断鸿空际渡,清磬静中闻。叶落全疑雨,池荒半是云。弹琴不能寐,萧瑟感离群。”(《秋夜》)著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考》、《转注古音考》。其诗文有《宛委山房集》、《春槃集》、《瑶华唱和集》、《秦中杂稿》、《辕韶集》、《鸣春集》、《蓉镜堂文稿》等,后汇为《曹学士遗集》三十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王鸿逵为撰年谱。
曹仁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峰文选
明代诗文别集。董玘(字文玉)著。为唐顺之所选。先由其子董思近于嘉靖间梓行《中峰文选》6卷、《应制稿》1卷。《文选》中有文5卷,诗1卷。嘉靖末,王国桢又重加诠次,刊刻成《董中峰文选》11卷,其中文9卷,诗2卷。集前有嘉靖四十五年(1566)董束序,末有嘉靖四十年王国桢后序。后序述及重梓原委:“予入闽之明年,予友守寻甸董君约山贻书曰:‘先大夫集,旧刻舛漶已甚,闽善梓者,谨谋君改图之,传诸家塾,幸甚!’是编出唐太史荆川选,兹惟诠次伦类,考正讹谬,仍其名《中峰文选》。”其文醇谨有法度,有时饶有文学色彩,弥足珍贵。其诗五古尚可,以陶韦为宗,雅淡闲逸,但有时过于浅率,诗味不浓。
诸史夷语音义
此《诸史夷语音义》是明代陈士元为了方便当时阅读史籍中的汉译夷语内容而编写。全书共四卷,其内容收录历代史书(从史记到元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夷语)词汇进行标音和释义,也收录了一些与外族相关的汉语词。此为明万历十八年序写刻刊本。诸史夷语音义叙(甘雨撰)、诸史夷语音义序(陈士元撰)、 卷一: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 卷二:魏书、北齐书、后周书、隋书、北史、唐书、五代史 卷三:宋史、辽史 卷四:金史、元史 诸史夷语音义后序(祝以豳撰)
美芹十论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天山牧歌
诗集。作者闻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出版。收入《博斯腾湖滨》等6个组诗、《货郎送来春天》等九首散歌及叙事诗《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都是以新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兄弟民族的生活作为素材写成。诗人用激动的颤音、精巧的构思和带牧歌风味的格调,表现了“各民族生活的变迁”。其中有边疆地区的风貌,有幸福生活的图景,有纯洁美满的爱情,有人民崇高的理想,有对党和领袖的爱戴。占极大比重的爱情诗,如《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追求》等,体现出符合我们时代道德标准的审美观点,是新时代的光辉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发出的闪光。《天山牧歌》内容新颖,风格清新,抒情意味浓烈,格调轻柔、明快,色彩和声音都有着诗人鲜明的个性。
般若心经疏
北宋天禧元年(1017)智圆撰。一卷。是唐玄奘译《般若心经》的注释书。分释题与释文两部分。释文中将经文分为“经家据行标起”及“菩萨利他正说”两部分。本书传至日本,日僧于明历三年(1657)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分卫为乞食之梵语Pi&ndotblw&ddotblwap&amacrontika,说过去世有佛。与弟子俱乞食。有一妇见其仪容,发心使所生之子出家而得授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