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翁义亨

- 姓名:彻翁义亨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295
- 逝世日期:1370年5月15日
- 民族族群:
彻翁义亨(1295~1370年5月15日),镰仓南北朝时代的僧人。永仁三年生。临济宗。岛根人,六岁在京都建仁寺的镜堂觉圆下出家,继承宗峰妙超的法。镜堂寂后,参于南禅通翁。通翁寂后,参于宗峰。之后在德禅寺隐居。正平24年5月15日示疾,端坐作偈云:‘觌面当机,佛祖吞气;一机转处,虚空落地。’掷笔而逝,世寿七十五岁。有《彻翁和尚语录》。
宗峰示寂时,义亨接任大德寺住持。镜堂与无学东渡,历住建长,圆觉。彻翁在镜堂会下,专心参究。一三〇六年镜堂寂,约翁继任建仁,彻翁又在其下参究,约翁与高峰并称善知识。一三〇八年约翁入宋(中国),彻翁又失去专师,即到东山参于宗峰。风狂的禅人,一休宗纯于其狂云集中,说了许多宗门不好的言句,但对彻翁表示了畏敬。颂云‘大灯之子,大应之孙,正传临济宗门。’大应:南浦绍明。大灯:宗峰妙超。大应是大灯之师。彻翁于晚年忧虑门下量多质少,没有可靠的彻悟人。安居日,向佛发誓云:‘如无可靠的,自愿割舌,终生不开口。’弟子们日夜参禅,已而看到宗忠的彻悟,又打出贤徒宗立。五月示疾,自知临终,遗信于门徒,要于日后打开。十五日遗偈而逝,信云:‘如来正法眼藏,无付于人;自己荷担,至弥勒下,噫!’法不能乱付于人,而且不是可付的,应该自己究明。弥勒下生,可能救度如来漏下的众生,所以担负正法,是永远的使命。彻翁养成的法嗣,都是贤哲,遗偈中的当机,是命终之机。觌面:当面,直向死的当面。佛祖也要吞气,比如虚空落地。
彻翁义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的黑雾
是松本清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松本清张是日本推理小说家。1909年生于九州小仓市。1952年,他的短篇小说《某人的〈小仓日记〉传》,获芥川文学奖,从此一举成名。1955年以后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写作,主要作品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黑色画册》、《零的焦点》、《沙器》和《日本的黑雾》等。松本的作品一反推理小说的旧传统,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注意揭示犯罪动机,挖掘社会根源,暴露丑恶势力,因而,他的作品被称为“社会派”推理小说。《日本的黑雾》自1960年至1961年分3卷相继问世,全书共12篇,都是就美军占领期间日本所发生的一些著名的冤狱或暴行事件进行剖析。作者通过《“帝国银行事件”之谜》、《下山国铁总裁是被谋杀的》、《“松川事件”的实质》等作品,揭露了日美当局沆瀣一气,镇压进步人士的罪行。
张氏可书
笔记。宋张知甫著。一卷。书 中所记以北宋末年朝廷故实为多,如君臣享乐 之风,士大夫轶事等,“不无沧桑之感”、“往往 意存鉴戒”(《四库全书总目》)。书中又录有当 时君臣的诗词创作(如徽宗悼明节皇后词等), 此外,则记南宋初之政事、军事、外交事务及士 大夫之生活,间亦涉及医卜神仙及奇闻异事一 类小说家言。此书《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 目皆不载,清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 出五十条。后陆心源得穴砚斋抄本,较之《大 典》所收又多六十条,陆氏以为乃宋时原本,收 入《十万卷楼丛书》。故此书今版本有二:一为 《四库全书》本及据《四库》本而成的《函海》、 《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本;一为《十万卷楼 丛书》本及据此本排印的《丛书集成初编》本。
王氏医案
清·王士雄撰。约成书于1850年。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杂病等治疗验案。不分门类,每证自成一案。王氏论病,溯因辨证,处方强调随证变化,不拘成方。用药极平淡,而治病多奇中。
都门识小录摘录
《都门识小录摘录》一卷,清末民初蒋芷侪撰。记晚清及民初北京市并百态、风俗人情,多为作者耳闻目睹,颇足采观。 据民国印本标点整理。
白虎通义
又名《白虎通》、《白虎通德论》,中国东汉时代讲论五经同异的哲学著作。班固根据东汉建初四年(79)在洛阳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会议材料编写而成。唐、宋时期被刻印成书,后有元大德九年(1035)本、《四部丛刊》本、《抱经堂丛书》本等。班固(32—92),字孟坚,中国东汉历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青年时代博览群书,曾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历经20余年修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主要著作还有《两都赋》等,后人辑成《班兰台集》。《白虎通义》的卷集、篇目各史记载不同。今传元大德九年本称其10卷,凡44篇。本书涉及内容很多,主要继承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将经学与谶纬神学捏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主张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神的意志通过五行行使的阴阳二气的盛衰和五行的相生、相胜表现出来,宣扬魂去人亡的形神观,认为人的灵魂由神秘的阴阳二气所构成,由天神支配的阴阳之气在没有人的形体之前就已独立存在,人禀受了阴阳二气才有了形体。本书还宣扬“万世不易”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顺连环”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主张具有神学色彩的“独见前睹”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具有的,发展、神化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它是后汉王朝官方哲学的代表作和由神学转入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释迦氏谱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又作释氏略谱、释迦氏略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分所依贤劫、氏族根源、所托方土、法王化相、圣凡后胤等五科。系据大小乘三藏,叙述释迦出世之时间、释迦族谱之传说、释迦创教之地域、传教经过及圆寂后佛教之兴废等。大意虽同南朝梁代僧祐所作之释迦谱,而简略其文,结构整然,使后进者易得其门而入。唯引用之经文多阙题名,出典之检索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