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铁摩尔

- 姓名:拉铁摩尔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华盛顿
- 出生日期:1900年7月29日
- 逝世日期:1989年5月31日
- 民族族群: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年7月29日 - 1989年5月31日),在华从事新闻活动的美国东方学家。1900年7月29日生于华盛顿,次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华北。12岁起,在瑞士及英国受中等教育。英国中学毕业后于1920年来华,在上海英商安利洋行任职。不久转赴天津,在英国人办的英文 《京津泰晤士报》星期周刊任编辑。1922年曾沿 “丝绸之路”赴新疆旅行,写成 《通往土耳其斯坦的荒漠道路》(1929) 一书,自此渐为欧美学者所知。1926年辞去天津阿诺德输出有限公司职务,并结婚。1929年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的奖学金,到我国东北旅行研究满洲移民问题。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出版《满洲——冲突的发源地》 一书。1932年任太平洋学会的《太平洋事务》 季刊编辑,至1935年去职。1941年7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私人代表名义成为蒋介石幕中人物。1942年被召回国,任美国新闻处中文部主任。1944年6月,曾随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中国。“二战”结束后,转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佩奇国际关系学院院长。1963年赴英国,就任利兹大学新设的汉文教授职。1972年任该校中国研究院院长,同年8月来中国访问。会汉语、蒙语和俄语。著述甚多,除前述外主要还有 《中国在亚洲腹地的边界》(1940)、《现代中国的形成》 (1944)、《亚洲问题的解决》(1945)、《亚洲的局势》 (1949)、《亚洲的枢轴: 新疆及中国和俄国的亚洲腹地边界》(1950)、《边疆史研究论文集》 (1928—1958)、《游牧民和人民委员——重访蒙古》(1962)、《中国的历史和革命》(1970) 等书。还写有几本关于蒙古的书,在欧美汉学界享有 “蒙古通” 之名。
拉铁摩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波浪上的塔
这部小说被誉为松本作品中的长篇杰作。它和松本的其他长篇小说一样,具有思想性强、故事生动、情节引人、语言通俗易懂的特点。本书通过赖子和小野木的恋爱故事,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作为有夫之妇的赖子在家庭里享受不到真正的温暖和爱情,她对小野木的爱是真诚的,热烈的;而刚刚被任命为检察官的年轻的小野木,对赖子的爱是执着的,一往情深的。赖子的丈夫是个在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之间牵线搭桥的情报掮客,由他起着主要作用的一起贿赂案被暴露并遭到起诉,而且检察部门步步深入,逼近到了政界的上层人物。小野木正是审理这一案件的主要检察官之一。这一案件的进展,构成了本书的另一条主线。它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暴露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烧饼歌
古代预言书。相传明太祖食烧饼,刘基适至。太祖询以后世兴亡治乱之事,基以隐语作答。答辞为歌谣体,故称《烧饼歌》、《刘伯温烧饼歌》、《帝师问答歌》。刘伯温《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据卦撰词,《烧饼歌》是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
周易略例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乐府群玉
散曲总集。全名《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元无名氏编,任讷考证为元胡存善编,未有确证。五卷。成书于《阳春白雪》之后,《太平乐府》之前。专收小令,不载套数。体例以作家为序,故称“类聚名贤”。收元刘时中、任昱等知名作者二十一家、失名者二家之小令共六百二十七首。其中三百二十五首为是集独具。又元乔吉《惺惺道人乐府》、张可久《今乐府》二书失传已久,而赖是集全录原书得存。但其中亦有少数以调系人,造成体例不一之处。有明抄本、罗振玉心井庵抄本、吴梅校新过录本、任讷《散曲丛刊》校订本(附录“诸家传略”并据《乐府群珠》补录三家八十七首)、隋树森校订本。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全面深入论述了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其意义和教训。尤其对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作者独特的见解。
运庵普岩禅师语录
运庵普岩禅师语录,一卷,宋普岩说,元靖、智能、惟衍编,日本宗著跋,附行实。南岳下第十九世,嗣松源岳。又名《运庵和尚语录》。主要辑录其住普照、报恩光孝、万寿三禅寺的上堂语、法语、赞佛祖、颂古、偈颂、行实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