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

李汝珍
  • 姓名:李汝珍
  • 别名:字松石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
  • 出生日期:约1763
  • 逝世日期:1830
  • 民族族群:

李汝珍(约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自幼聪明,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多才多艺。余集《李氏音鉴序》称他不仅“诗名籍甚”,而且“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但他对“章句帖括之学”不感兴趣。乾隆四十七年(1782),李汝珍随兄李汝璜来到海州,以读书、著述为业,前后达十余年。其间得到凌廷堪、许桂林、徐铨等人的教导、帮助,在音韵学上颇有研究。嘉庆六年(1801),李汝珍曾赴河南任县丞,正值黄河决口,民工几十万正从事疏濬、筑堤工作。李汝珍治河成绩如何,缺乏史料,不得而知。嘉庆十年(1805)以前,李汝珍已返回海州,从此久做寓公,其间事迹不详。最后老死海州。


小说《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竭十余年心力而创作的一部穷愁怨愤之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无所不通的广博知识,而且凝聚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的各种见解。小说谈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音韵、算法,甚至包括酒会、灯谜、双陆、投壶等百戏,以至于“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不能自己”(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更为重要的是,李汝珍借助对海外诸国的幻想描写,讽刺批判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道德的堕落等种种不合理现象。对女子的聪慧颖悟、多才多艺作了满腔热情的歌颂,对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李汝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验方新编

验方新编

通俗医方书。清鲍相璈编撰。初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随后出现四个系统版本,分别为8卷、16卷、18卷 (选本)、24卷。内容相同,均分104个类目,含内、外、妇、儿、五官、急救、杂治等科疾病单方。作者有感于“医有时而难逢,药有时而昂贵,富者固无虑此,贫者时有束手之忧”。故自幼广求,不遗余力,于古今载籍所见或戚友传闻所得单方皆予收集,选择其中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之方,编成是集,以求存是病即有是方,有是方即有是药,虽穷乡僻壤马足船唇之地亦可仓促立办,顷刻奏功。因本书具有家庭日常保健诊疗医书性质,通俗易懂,简单效验,深受社会大众欢迎,故自道光年间初刊,至民国时期,国内外共翻刻刊印50多次,为刻本较多、印数较大、影响较广的古代医方书之一。清同治三年 (1864) 又出现了张绍棠增补的本子,卷数不一,版本繁多,翻刻也有50多次。

在城市里

在城市里

《在城市里》以生活底层的小人物丁寿松为引,上演了一出生活在南方小镇的各色人物的悲剧人生。那些迷失在欲望的城市里,在麻将桌、酒桌上,茶馆酒楼甚至妓院里虚度光阴的空洞灵魂,他们的人生仿佛阴雨霉天里屋檐下单调又寂寞的水滴,滴着滴着就织成一张灰暗的网,叫人发闷,叫人绝望,在黑暗的漩涡里灭亡。作者冷峻、犀利的语言,像利剑一样直击我们的灵魂,笑过之后,才发现,里面也有你我的影子。

书述

书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梵网经述记

梵网经述记

梵网经述记,卷一,首缺,真如题记,编号二七九七。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二卷。清达尊说,本开等记录。卷上示众上堂机缘,卷下拈古颂古偈颂赞书问佛事杂着附塔铭等。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 )。又作独证自誓三昧经、如来自誓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独证自誓三昧’为佛陀昔时在句潭弥国大丛树间之交露精舍所居道场之名。本经叙述如来对贤儒菩萨解说佛法中之三种因缘,即趣向童真、了生、阿惟颜等三种阶次之人,如来皆一一予以授决。其次又宣说出家之法,并谓迦叶即循此自誓而得戒。本经所说之童真、了生、阿惟颜,相当于华严经所说十住菩萨之第八、第九、第十住等三种阶位;此于十住十地等菩萨修行阶位之思想中,颇值后世学者注意。又本经之异译本有东汉安世高之独证自誓三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