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必显

邹必显
  • 姓名:邹必显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扬州府兴化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邹必显,生卒年月不详,号为“趣斋主人”,清乾嘉时期扬州府兴化县人,是名噪一时的“扬州评话”说书艺人。


“扬州评话”又称“扬州评词”,是一种以扬州土语讲说演绎的民间曲艺,大约形成于明末,而鼎盛于清乾隆(1736-1795年),邹必显正是这一时期活动于扬州府城的著名说书艺人之一。关于邹氏生平,有李斗(扬州府仪征县人)所著《扬州画舫录》之卷九仅见的一段文字记载:


“邹必显以扬州土语编辑成书,名之曰《扬州话》,又称《飞跎子书》;先居姜家墩,后移住二敌台。性温暾,寡言笑,偶一雅谑,举座绝倒。时为打油诗《黄莺儿》,人多传之。后患噎食症,鬻棺自书一诗,以题其和。”


引文所称《飞跎子书》,即传世至今的滑稽讽刺小说《飞跎全传》。《飞跎全传》共四卷三十二回,文风粗犷,对扬州土话、俗语、谚语、隐语、歇后语、俚语等运用自如,全书讲述了石信历尽种种人情世态上山求仙,学成后下山抗击蛮寇,使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整部作品语言风趣生动,与《清风闸》(即《皮五辣子》)并为“扬州评话”中不可多得的地域性精品。在名家如云的“扬州评话”鼎盛时期,邹必显自创自演了这部“独辟蹊径”的优秀书目,矛头直指向当时的统治阶级,他用自己的“粲花妙舌”揭示了社会的阴暗,故赢得底层听众的广泛推崇,被目为“郡中称绝技者”。诗人董伟业(流寓扬州的辽宁沈阳人)在所著《扬州竹枝词》中,曾对邹必显暗讽时人的大胆表示了担心,他写道:“空心筋斗会腾挪,穿衣吃饭此辈多。倒树寻根邹必显,当场何苦说飞跎。”然而正因为邹必显的为他人所不敢为的胆量和出类拔萃的说书技艺,注定了他成为当时“独步一时”的“扬州评话”大师。


晚年的邹必显患上了“噎食症”(即食道癌),他的命运终逃不脱旧时代民间艺人的“贫苦终老”,唯有那部不朽的《飞跎全传》,见证了他在“扬州评话”艺术舞台上的曾经辉煌。

邹必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夏侯阳算经

夏侯阳算经

古代数学名著。原作著者夏侯阳,卷数不详。成书约在4世纪至5世纪中叶。现传本著者不详。共三卷,成书在8世纪以后,原作在唐初为国子监算学科钦定教科书,列入“十部算经”。北宋元丰七年(1084)秘书省校刻十部算经时,原作已失传,故以当时唐代的无注本《夏侯阳算经》三卷代之,辗转流传至今。该本含有4至8世纪的史料,故绝非原作。原本可考部分仅为“夏侯阳曰……”以下600字,它概述了筹算的乘除法则和分数法则,给出了“法除”、“步除”、“约除”及开平方开立方的运算方法。现传本中共含83个问题,大多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计算问题,如“方仓”、“两税米”和“两税钱”等。其中一部分算题与《孙子》相类似,在计算方法上表现了对筹算制度进行改良的倾向。由于例题结合实际,对普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起一定的作用。该书曾传入日本,在9世纪的日本书目中含有此书,可惜也已失传。现传最好版本为明代藏书家汲古阁毛氏的影宋抄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有《武英殿聚珍本》,常用的版本为清孔继涵刻《算经十书》本。

难经校注

难经校注

《难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全书以阐明《内经》等古医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设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学的论述,尤为精要,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腧穴、原穴、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本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的价值。 《难经校注》是对《难经》整理研究的成果。书中设提要、原文、校注、按语等项,对《难经》的每一难勾玄旨要、校勘讹、训释词义,并联系临床实际,论述医理,探隐发微,解析疑难。本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十年代的部级科研课题,在某些方面代表了中医界对《难经》研究的新水平。

紫皇炼度玄科

紫皇炼度玄科

《紫皇炼度玄科》,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紫皇,即玄天紫皇上帝,全称「无上至真三宝祖师教主玄天紫皇上帝」。炼度是道教超度亡灵的黄箓类科仪。炼,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就是修斋行道、拔度幽魂。本篇内容为炼度亡魂之科仪。其仪式包括焚烧符图、鸣法鼓、念神咒、请神、上章、高功宣读表词及祝词、捻香焚香、众道士合词,以及发护送牒等。仪式中所请神灵为紫皇玄天上帝,故名「紫皇炼度玄科」。紫皇炼度除召请主神玄天紫皇上帝外,其仪式方法近似于灵宝炼度。早期道教的紫皇是太清九宫神灵之一,北宋李昉《太平御覧》卷六百五十九〈道部〉载:太清九宫都有僚属,其最高神灵称太皇、紫皇、玉皇。《上清经》还具体阐释说紫皇君居灵应宫。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一〈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引《上清大洞真经》说: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于是受箓紫皇,受书玉虚」,因此得以成为上清的高仙。《上清经》说天界的太上七极紫微绝辰宝玄金房,其中玉门有一位尊神叫紫皇,还说紫皇君佩六山玉帯神精交蛇之章绶。

涉斋集

涉斋集

诗别集。南宋人许纶(?—1209)撰。十八卷。纶本名及之,字深甫,永嘉(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知分宜县,迁宗正丞,宁宗时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谄事韩侂胄得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韩被诛,降两官,贬泉州居住。其集《宋史·艺文志》及《国朝经籍志》均著录许及之撰三十卷,唯《永乐大典》题“许纶”,不知何据。此集世无传本,清四库馆臣摭拾残剩编为十八卷。以体编次,收五言古诗五十三首,七言古诗五十九首,五律一百又四首,七律三百十九首,五排十首,五绝一百六十九首,七绝三百二十四首,六言诗十三首, 总一千又五十一首。其诗师法王安石,《四库全书总目》以为“虽下笔稍易,未能青出于蓝,而气体高亮,要自琅琅盈耳,较宋末江湖诗派刻画琐屑者,过之远矣。”有《四库全书》本。

迦楼罗及诸天密言经

迦楼罗及诸天密言经

迦楼罗及诸天密言经,一卷,唐般若力译,尾题迦楼罗王持念经,日本兴然题记,一二七八。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全一卷。又作普照禅师修心诀、修心诀。高丽僧普照知讷(1158~1210)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知讷以明心修心、顿悟渐修、空寂灵知等三项,阐论修心之要诀。(一)明心求佛之旨在证得自心即真佛、自性即真法。(二)参透凡夫即佛,是为顿悟;法力之熏修,是为渐修;千圣悟道之轨辙,不外此二门。(三) 清静空寂之心即是诸佛之胜净明心、众生之本源觉性;亦即自性之体(定)、用(慧),故常知常寂,体用不离,必达定慧双修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