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楷

陆宗楷
  • 姓名:陆宗楷
  • 别名:字健先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仁和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陆宗楷,字健先,号凫川,仁和人。雍正元年(1723),乡举第一,翌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告老归田后,乾隆初年间任敷文书院山长。先生博古通今,学识渊博。

陆宗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花溪集

花溪集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年(1493)彭韶序。据彭韶序,本集为沈梦麟后裔沈清所编。但卷端署:邑人陆珩编;郡人吴琼校正。卷1为赋、记、序、赞、古乐府。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七言近体,还有8则补遗的作品。卷末有沈溥跋,弘治九年李恩仁跋、弘治十年后序(未署名)等。据李恩仁跋,本集为沈梦麟之孙沈来瑞“命子锓梓以传”。可见《花溪集》在明代曾数次刊行。《枕碧楼丛书》本《花溪集》是据日本旧抄本刊行,最后附有清宣统二年(1910)沈家本所作校记,宣统二年沈家本所作跋语,是比较精审的本子。

江淮异人录

江淮异人录

不题撰人。据《宋史·吴淑传》及诸志著录,知该录北宋吴淑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四库全书总目》曰 该录久无传本,误。该录述异人故事25则,即司马郊、钱处士、 聂师道、于大、李梦符、刘同圭、耿先生、潘扆、润州处士、洪 州将校、史公镐、江处士、李胜、建康贫者、陈允升、陈曙、张 训妻、董绍颜、魏王军士、沈汾、虔州少年、闽中处士、洪州书 生、糁潭渔者和瞿童。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卷末太极左仙公劝人诵《大献经》。《大献经》乃六朝古灵宝经,本经盖出自其后。太极左仙公向三真人述地狱之苦、六道轮回及供献功德因缘,劝人“八日”奉礼天尊,以度亡魂。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明王玠纂图解注。以周敦颐《太极图》和金丹说为引,主要以佛教四大假合释清静说。又劝人持诵。

上海游骖录

上海游骖录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十回。叙江西秀才辜望延,因不满当地官兵镇压乡民,被诬为革命党逮捕。家人辜忠设计将其救出,逃往上海,借住堂兄家。辜读《革命军》等书后,向往加入革命党,但经人介绍所识革命党人,言语谈吐,均不似有志之士。新交李若愚告知革命党人均不可靠,只需五十元,就能高呼皇帝万岁。并为之设计宴请几位党人,使之显露原形。席间,真如李所言,党人丑态百出,甚至扬言,只要有钱,专制也使得,辜大失所望。是时捕讯紧急,辜望延逃往日本。作者认为清政权无药可救,对革命党人也十分失望,将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归于道德沦亡,呼吁“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初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月月小说》,次年上海群学社出版单行本。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