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

海宁
  • 姓名:海宁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海宁,清朝官员。满洲正黄旗人,籍贯奉天长白(今属吉林)。乾隆四十八年(1783)任科布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吉尔格朗图)参赞大臣,专管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等厄鲁特蒙古以及乌梁海游牧事务。奏科布多所属昌吉斯卡座收容俄罗斯投来之男妇59人,请即安插科布多城南。逾年,奏报瑚图斯山(青河南)民人私掘金矿,差人前往缉拿情形。乾隆五十三年(1788)任山西巡抚。

海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Ein Landarzt)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1920年春天由德国科尔特·沃尔夫出版社(Kurt Wolff Verlag)出版,共收录了卡夫卡的十四则故事。《在法的门前》《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等名篇均收录在册。字里行间皆是奇诡的想象,反讽的语言风格鲜明。本书还收录了短篇小说《在流放地》(In der Strafkolonie),它首次出版于1919年10月。流放地有一台可怖的行刑机器,曾被用来处决犯人,这一行为遭到新任司令官的反对。执行处决的军官极力维护这台机器的价值却失败,最终用机器自杀。

安岳集

安岳集

宋代诗文别集。冯山著。其诗文集全名为《安岳冯公太师文集》,原为30卷。南宋嘉定年间,周锐把冯山及其子冯澥的文集合刊为一书,卷首有刘光祖《太师左丞合集序》和何惠固《二冯先生文集序》。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两淮盐政所进的周锐合刊本,冯澥集已全佚,冯山集目录虽全而自13卷以后诗文皆缺,仅存五言古诗5卷,七言古诗2卷,五言律诗3卷,七言律诗2卷,共12卷。本集今已无全本传世,今存的善本均为只存12卷的残本。《四库全书》本卷首仍存刘、何2序。《四库全书总目》评冯山之诗云:“山与梅尧臣、苏舜钦同时,时已尽变杨、刘西昆之体,故其诗平正条达,无剪红刻翠之态。其《上金陵王荆公诗》有‘更张汉法新’之句,序所谓当熙、丰间不能苟合於法者,于此可见。盖亦耿介之士,故其文足以取重。”

无生诀经

无生诀经

无生诀经,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体看,疑为明朝洪自诚编集。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书摘录释迦、迦叶、达摩、僧灿、弘忍、慧能、神秀、本净等佛教祖师及僧人居士等一百多位佛教徒关于「无生无灭」之语录,汇集成编,题名《无生诀》。其主旨在于否定执著心法,破除生灭妄见,宣扬「无心亦无法」,「非心非本法」之义理,以求觉悟无差别、本同一之涅檗境界。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原题黄玄钟撰。作者自称为「汉检校仆射金紫光禄大夫」,于西汉元封年间奉诏赴蓬莱求妙术,得遇大仙,躬受还丹妙道,录而成书。但书中官名、地名及歌词文体皆出于唐代,故作者实际应为唐人。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收载草药一百七十二种。除第一种「造黄芽」外,其余各种皆列举药名,注明其形状、产地、采用时节及生死日等。每种草药之后并附录五言或七言歌词四句,以咏述其性状功效。书中另有八十五种草药,仅录其药名而无注解和歌词。

诗义固说

诗义固说

诗话著作。清庞垲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晚号牧翁,任丘(今属河北)人。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中书舍人、建宁府知府。有《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诗义固说》二卷,附于集末。据他本人解释,所谓“诗义”,系指诗的内容及形式:“内达其性情之欲言,而外循乎浅深条理之节”。所谓“固说”,系指“诗义”的不容置疑性:“如是则为诗,不如是即非诗”。全书以《毛诗·小序》“发乎性情,止乎礼义”和孔子“辞达而已矣”作为基本观点,综论历代诗歌。尤推杜甫为“宗子”。书中所引之禅语,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是补严羽以禅说诗之“未尽处”。如禅语“生路渐熟,熟路渐生”,他诠释成“剿拉字眼,涂抹烟云,诗家熟路也;由志敷言,即言见志,生路也。学者一意为言志之诗,不屑为修词之诗,初时亦觉难入,追琢既久,自觉有阶可升,剿拉涂抹之途荒,而抒情言志之途熟,便可到家矣”。这种见地,自与严羽有异。与严羽相契的王士禛“不甚称垲”(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诗义固说》系“推衍严羽之说,以禅谈诗,转至于支离曼衍”。其实庞垲立论一以贯之,并无“支离曼衍”之病。有《清诗话续编》本。

胡惟庸党案考

胡惟庸党案考

《胡惟庸党案考》是著名史学家吴晗学术方面的扛鼎之作。正是1932年发表于《燕京学报》的这篇独具创见的学术论文,令很多学问大家对吴晗刮目相看,也由此奠定了吴晗在明史界的学术地位。《胡惟庸党案考》通过挖掘丰富的史料,条分缕析,经由缜密的考证和推论,揭示了明朝著名大案——“胡惟庸党案”的真相,首次还该案以历史本来面目。本书除《胡惟庸党案考》外,还收入了吴晗18篇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其中既有他在明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他在元史领域的研究所得;既有普通读者感兴趣的明朝政治史的考察文章,也有吴晗对明朝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学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