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

- 姓名:卜商
- 别名: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
- 性别:男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南阳温邑
- 出生日期:公元前507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400年
- 民族族群:
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孔门丧乱,前往魏国西河郡教学育人,收李悝、吴起为弟子,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卜商,字子夏,春秋卫人(一说晋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文学见称于世,与子游并列入文学科。在孔门弟子中,其行辈较颜渊、仲由、端木赐等为后。他家境贫寒,在鲁国做官时,为莒父宰;孔子逝世后,曾讲学于西河,为魏文侯师。晚年丧子,因痛哭而失明。孔门弟子中,他的著作传世最多。传说《论语》为他与仲弓合撰。《毛诗》、《仪礼·丧服篇》均传自于他手。《诗序》、《易传》一卷也为他所作。汉人徐防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可见卜商在孔门诸弟子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萧统曾将卜商的《诗序》编入《昭明文选》中。其《诗序》中关于诗的起源及作用的论述,为历代文学家所称誉和引证。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葬于温县。名列“孔门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追封为魏侯。
卜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汇通的综合性医著。三十卷。近人张锡纯撰。刊行于民国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18—1934年)间,先后共七期七册。张锡纯,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医家。张氏幼时读经,喜天文数学,青年时遵父遗命专研医理,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有精深研讨,曾先后在奉天创办立达医院、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中年以后自学西医,试图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其学求思想之代表作。本书内容包括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部分,总计约八十万字。其中医方部分,主要介绍治疗阴虚劳热、阳虚、大气下陷、喘息、痰饮、肺病、吐衄、心痛、癫狂、痫风、小儿风证、内外中风、肢体痿废、膈食、呕吐、霍乱、泄泻、痢、燥结、消渴、癃闭、淋浊、伤寒、温病、瘟疫、瘟疹、疟疾、气血郁滞肢体疼痛、女科、眼科、咽喉、牙疳、疮科等等病证之方剂,计一百七十六首,一方一论,颇有实用价值;药物部分,则撰有石膏解、人参解等七十九种药物的临证应用心得,一药一论,亦颇有见地;医论部分,则刊载医学论文九十篇,所论病证治疗心得,匠心独具,颇具效验;医话部分,则收录临证随笔及问题解答计四十四则;医案部分,则包括虚劳喘嗽、气病、血病、脑充血、肠胃病、头部病、肢体疼痛、肿胀、黄疸、痢疾、大小便病,不寐、痫痉癫狂、伤寒、温病、疟疾、霍乱、妇女病等十八门一百三十七个病例,且病案记录较为完整,辨证准确,处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颇有参考价值。
灊山集
灊[qián]山集,诗别集。宋人朱翌撰。三卷,附补遗。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之,谪居韶州十九年。后充秘阁修撰,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侍制。《宋史·艺文志》记其有文集四十五卷,诗集三卷, 文集不可见,诗集亦无传本,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仍厘作三卷。卷一古体五言四十八首,七言三十三首,卷二律诗五言五十首,七言百三十一首,卷三五言排律七首,七言绝句五十七首,凡三百二十六首。翌父载上,曾从苏轼、黄庭坚游,翌承家学,诗源出苏、黄,五七言古体,句势矫健纵横,才力特为富儌,近体诗也伟丽伉壮,喜以成语属对,多妥贴自然,与南渡后靡靡之音,潦倒之习迥然不同,实足睥睨一时。《后村诗话》称其“满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楼”之意,为前人所未发。补遗为清鲍廷博辑,有赋一篇,词五首,赞二篇,铭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排印本,有附录八则,皆为诸家评论之语录。另有《四库全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内有《灊山集》遗诗十三首。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 (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 《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 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后历游高季兴钱缪间,晚乃八蜀依王建。终身实未入梁,旧本所讲实属误载,陶岳五代史补,称释贯休《西岳集》四十卷,吴融序之,然而集末载其门人昙域后序,编次歌诗、文赞为三十卷。则《西岳集》亦误载。此本为南宋嘉熙四年(1237)兜率寺僧可灿所刊,毛晋得而重刊,仅诗文二十五卷,佚其文赞五卷,补遗一卷,也是毛晋所辑,然而所收佚句,如“宋门当大道,风雨立多时”一联,乃《赠乞食僧》诗,今在第十七卷之首,但道作路雨作雪,是毛晋不辨而重收之,实为失检,《文献通考》,别载 《宝月集》一卷,也说为释贯休所作,今已不传。《四库全书》将其编入别集类。《四部丛刊》据徐氏藏影宋精抄本影印,是本书较常见的善本。《四部丛刊》本卷首有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吴融序。卷一为乐府古题;卷二至六为古风;卷七至八为五言律诗;卷十九至二三为七言律诗;卷二四为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卷二五为七言律诗。卷末有前蜀乾德五年(967)昙域序,南宋嘉熙二年(1238)周伯奋跋等文字。据序跋可知,释贯休诗集原名 《西岳集》,四十卷。后改题为《禅月集》。有明人毛晋汲古阁刊本。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二卷,清俞行敏重辑并序及劝修净土启,文琇序,弘礼序,史大成序。又龙舒净土文张孝祥序,吕师说序,操守经序。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简称《般若菩萨念诵仪轨》、《修习般若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般若法。末附《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无尽藏陀罗尼”一段。见载于《金藏》、《高丽藏》及日本《大正藏》。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与大乘流转所有经同本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