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复

李明复
  • 姓名:李明复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合阳 (今山西安泽)人
  • 出生日期:1174
  • 逝世日期:1234
  • 民族族群:

李明复(1174~1234)南宋经学家。原名俞,字伯勇。为合阳 (今山西安泽)人,南宋嘉定中为国子监太学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在安泽东南部置合阳县,北齐废,并入冀氏县(今安泽县冀氏镇)。


李明复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嘉定元年(1208)取得国子监太学生资格,从已知的史料看,李明复一生致力于《春秋》经传的研究,在名师的指点下,博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载、朱熹、吕祖谦等各派学说,写成《春秋集义》50卷、《春秋纲领》3卷,深受南宋皇帝宋宁宗的赞许与推崇。南宋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兼直学学士院、督视京湖军事兼江淮督府,福建安抚史。著述后收入《四库总目》经部春秋类。

李明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时间机器

时间机器

英国小说家H·G·威尔斯在1895年写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写一个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时间机器,可以自由穿行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有一天,他向来他家里吃饭的朋友们讲述了他的冒险经历。他坐上这架机器,飞向80多万年以后的遥远未来。他降落在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有两种人。一种人住在地上,叫哀洛伊人,他们生活优裕,但身体萎缩,不会做工,也不能繁殖; 另一种人住在地下,叫莫洛克人,他们怕见光,连划一根火柴都可以叫他们害怕,但是他们像蚂蚁 一样能干,繁殖也快。工程师很快就发现这两种人之间充满着斗争,并且哀洛伊人面临着失败。因为他们不会做事,只知玩乐,他们一个个都被拖进莫洛克人的地洞,被当做鲜肉吃掉。工程师的时间机器在当天晚上也被莫洛克人偷走。经过一番战斗,他夺回了它,回到人间。

绝命辞

绝命辞

陈天华著。发表于《民报》1906年第2号。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曾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留日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八千名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限止学生从事反清斗争的“规则”,举行停课,陈天华为唤醒同胞爱国心,洗刷日本报纸的污蔑,于12月8日蹈海自杀。本文是作者临死前所写的一封遗书。信中首先分析留日学生的情况,指出大多数学生“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国家以后将“转危为安”。但也有少数同学或以留日“为终南捷径,其目的在于求利禄”,或“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并指出,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是“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在停课学潮中,希望全体学生团结一致。对于日本新闻界诬蔑学生“放纵卑劣”,作者认为,一要反对,二要引以为戒。接着说明自己决心“身投东海”,目的是为了勉励同学“坚忍奉公,力学爱国”,“养成实力,振兴国家”。最后阐述自己对某些革命问题的看法。全篇充溢着对祖国命运的深情关注,对留日同学的殷切期望,对日本反动当局的蔑视,渗透着悲愤难言的隐痛,字字血泪,读来感人至深。但其中也流露出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南宋王应麟撰。为作者读书杂记,凡二十卷。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诗文评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千余条目。考订典籍,言必有据,多发人所未发,于宋人同类书中向称精审。关于河渠、漕运、田制等方面记载亦颇有史料价值。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颇有价值的工具书。全书贯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伦理思想,倾向陆九渊心学,认为仁义道德为人心所固有,“人者,天地之心也。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天地之心不立矣。为天地立心,仁也。”卷首有自叙云“幼承义方,晚遇艰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当成于入元后。其论学无门户之见,故所考切实可据,为时所重。

男女丹工异同辨

男女丹工异同辨

竹阳女史颜泽寰晏清纂述
仙井女史贺为烈全贞参校
皖江陈撄宁重校订
集说
孙元君坤诀注曰: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老阴,阴极阳生,顺承乎天,则生人生物;顺承乎己,则成道成真。

续西游记

续西游记

长篇小说。佚名著。一百回。清袁文典《明滇南诗略》卷一称明初人兰茂曾作《续西游记》,毛奇龄《季跪小品制文引》又谓其友季跪作《西游续记》(《续西游》),是否本书,均系孤证,难以信从。《续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其内容是写唐僧师徒第一次取经见如来佛后,在漫长的返回东土道路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仍为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原书所叙妖魔大多以要吃唐僧肉为目的,给唐僧造成八十一难。本书之妖魔则是要抢夺经卷,因为经卷能消灾去病,增福延寿。唐僧师徒东回时,如来佛因悟空等来时降妖灭怪,杀伤生灵,违背佛规,提出回东途中应以诚心化魔,经棒不可同行,强行收缴他们的武器。孙悟空很不满意,一气之下说出八十八种机心,于是,便在归途中遇上了八十八种魔难。因孙悟空等没有兵器了,无法战胜妖魔,如来佛又另派优婆塞灵虚子和比丘僧沿途护送,并赐他们二人菩提珠八十八颗,和木鱼梆子一个,让其在途中净心驱魅。小说情节曲折,魔难丛生,引人入胜。本书原流传甚少,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元杂剧剧本。亦名《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简称《合同文字》。末本。无名氏撰。剧写刘安住的伯母为了独占家财,不认从远乡归来的侄儿,还把安住带回来的当初分家时的合同文书骗取到手,拒不承认。后经包拯用计,赚回合同文书,终使安住得以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