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三

戴丽三
  • 姓名:戴丽三
  • 别名:字曦,号馀生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云南昆明人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68
  • 民族族群:

戴丽三(1901—1968),字曦,号馀生。云南昆明人。省立中学毕业后随父显臣学医,历时四载。继承家传,精研医籍,学有心得,医术日进。1950年曾出席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历任云南省卫生厅总门诊部主任,中医进修班、中医学校、云南中医学院教师,省卫生厅副厅长,全国血防科研委员会委员。为九三学社昆明分社委员,云南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临证经验丰富,尤长于内、妇科。善于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灵活变通,师古而不泥古,证不执一家之见。


戴丽三幼承庭训,跟随其父清代名医戴显臣学医,自1919年开始悬壶昆明,药简效专,医德高尚,声名远播。建国初期,他放弃私人诊所,创办云南省卫生厅总门诊部(云南省中医院前身)并出任主任,是我省中医界第一个参加政府工作的医师[1]。在担任省中医协会主任、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务期间,他团结全省同道,创办中医学习班,并亲自讲授《内经》《伤寒论》等课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员,所创验方姜桂苓半汤、小白附子天麻汤、附子桂枝独寄汤等被争相传抄。由于他对中医事业的贡献,连续当选为云南省第一至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以下简称《经验选》)为戴丽三生前写好初稿、由学术继承人整理出版的临床医案集。该书收录《调和营卫与桂枝汤》《麻疹论治》《阴阳五行之研究》等学术论文7篇,医案部分介绍了75种病证100余例医案的详细诊疗过程,为其临证40余年丰富医疗经验的总结,是研究其临证特色与经验最为宝贵的资料。另有戴丽三在全国医学辨证法讲习会上的讲稿《中医学辨证原理》,全书论述了中医学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戴丽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无敌舰队

本书以1587年初到1588年底西班牙与英格兰之间的海战为线索,讲述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揭示了16世纪欧洲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书中涉及“三亨利战争”、圣巴塞洛缪大屠杀、巴黎暴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苏格兰女王玛丽为何被送上断头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如何运筹帷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缘何执意攻打英格兰?法王亨利三世因何被杀?实力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什么会惨败而归?这场海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西班牙无敌舰队以上帝的名义起航,为何又被上帝抛弃?本书将一一揭晓答案。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撰。成书于1144年。全书14.1万字。书分10卷,22篇。该书以王叔和撰次的《伤寒论》为蓝本,从辨脉法始,至辨发汗吐下后终,逐条注释,故名曰《注解伤寒论》。其注释有这样一些特点:①以经注论,以论证经。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语,以客观朴实的态度,始终运用《内经》、《难经》理论去注解《伤寒论》条文方法,以求尽可能地反映著作者原意,这便是“以经注论”;另一方面,这种注释也正好从临床角度证明了《内经》等书基础理论的合理性,这便是“以论证经”。②辨证明理,鉴别异同。正如严器之所说:“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别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这一特点在他的《伤寒明理论》中得到更充分的反映。③方药解释,注重性味。他对每一首方、每一味药的注释都是以《内经》性味学说为依据。不过,成氏对《神农本草经》未作充分联系。④朴实无华,简约扼要。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随文顺释,有自相矛盾之处。此书未及问世,成氏却巳逝世。后来士大夫张孝忠于绍兴庚戌(1190年)重获此书,传于医者王光庭家,亟为梓版,乃得流传。此书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等版本;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现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元初刻本(附《图解运气钤》一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步月楼梓行《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单行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贵文堂重刻本等版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等藏有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信元堂刊本、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嘉靖汪济川本影印四部丛刊本等版本。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许慕羲专著的《宋朝宫廷秘史》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在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地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对于喜爱追寻历史的读者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本书运用生动的笔法,再现宫廷中帝后臣妃的悲欢离合和宠辱浮沉,暴露封建宫廷的荒淫糜烂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念佛百问

念佛百问

念佛百问,一卷,清悟开著并序,江沅序,贝墉跋。悟开 (?—1830)。字豁然,号水云道人,住苏州灵岩山下宝藏寺。悟开学法专一,颇有灵气。可以说通达经论,尤专以净土法门。著有《莲宗九祖传略》、《净土知津》、《念佛百问》。此书就净土宗修持学法,尤其是往念极乐净土,念佛功德,方法等问题,开释闻法者疑虑,导引信众知念佛方法,坚信念佛功德必随念佛勤勉而增助获益。对念佛有代表性的疑虑看法,循循劝化,指拨迷津、分晓利害得失大小。此书对净土宗的弘扬有一定影响。现见载版本有 《清史·艺文志补编》。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一卷,清周思仁辑,已见甲十四套西归直指,出安士全书,见新编续藏。

诸星母陀罗尼经

诸星母陀罗尼经

密教经典。唐法成译。一卷。谓释迦牟尼应金刚手菩萨之请,先论说供养星法与八星秘密心咒,然后宣说诸星母陀罗尼及其功能、供养法。又谓依法持诵满九年者,无死畏,无星宿堕落怖畏,亦无月宿作恶怖畏;能供养诸星,诸星亦随其愿而授予之。本经历代经录均未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入,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二十一卷。异译本有唐法天译《圣曜母陀罗尼经》一卷,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