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炤

李文炤
  • 姓名:李文炤
  • 别名:字元朗,号恒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
  • 出生日期:1672
  • 逝世日期:1735
  • 民族族群:

李文炤(1672—1735)清经学家。字元朗,号恒斋,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授谷城县教谕。五十六年(1717)起主讲长沙岳麓书院,订《岳麓书院学规》8条。与同邑熊超、宁乡张鸣珂、邵阳车无咎、王元复等友善,相与切磋问难,湖湘理学兴盛一时。六十一年(1722)冬游学豫章(今南昌),答应次年应聘为书院山长,赴任途中作《续白鹿洞书院学规》(又叫《豫章书院续规》)7条:循小学大学之序以定科级,择经史子集之书以正学术,辨圣贤才术之品以立趋向,察刚柔缓急之偏以变气质,专教养礼刑之业以酬知遇,距异端俗学之非以一归宿,尽博学详说之功以造返约。后因故未到任。其学广博,除考订五经,“论纂宋五子书”外,“其他子史百家舆地象纬,莫不淹贯”,人称“湖南自王夫之以学术闻天下,文炤继起,名与之埒”。主讲岳麓时,逐节解说《大学》、《中庸》,成《大学讲义》、《中庸讲义》传世,(后称《学庸讲义》,道光三十年再版时改称《岳麓讲义》)。著《太极通书拾遗后录》、《西铭拾遗后录》、《正蒙集解》、《近思录集解》、《语类约编》、《圣学渊源录》、《增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详说》、《恒斋文集》、《学庸讲义》《地理八书》等。

李文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天才雷普利

天才雷普利

“雷普利系列”共五本,是黑色犯罪小说的颠峰之作。 在最著名的《天才雷普利》中,主人公汤姆·雷普利还是个出身平凡、生活也毫无值得炫耀之处的年轻人。他受到一个富商之托,到意大利去游说他放荡不羁的儿子迪基重回他的家乡美国。但是当雷普利一到那里,就深深地被迪基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和他美丽温柔的 女友迷住,最后这样的欲望竟扩张成想要将迪基取而代之,他缜密的心思、冷静的犯罪手法教人措手不及。就在雷普利陶醉于亲手打造的美梦中时,一次意外的巧合却害他露出了马脚,于是他开始引起警方的注意和调查…… 此后的四本续篇,雷普利继续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这个人物,是20世纪犯罪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和心理历程,不仅在类型小说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其文学价值对此后的小说,尤其是所谓黑色的“邪典小说”,影响深远。

烟

《烟》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烟》写于1865年11月至1867年1月,发表在《俄国导报》杂志1867年第2期,同年出单行本。列特维洛夫出国学习农业,在德国的游览胜巴登等待他的未婚妻塔吉亚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十年前热恋过的伊莲娜。他们曾热烈相恋,但伊莲娜为追求豪华生活而抛弃了他。她现在是位将军的妻子,在社交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重新相遇,使她又燃爱火,列特维洛夫经不起诱惑,残酷地撕毁了与未婚妻的婚约,要偕伊莲娜出走。但十年的豪华生活使伊莲娜中毒太深,放弃了出走的机会,为了贵族式的虚荣豪华生活她再一次抛弃了他,而列特维洛夫只好只身回国。

马普尔小姐探案

马普尔小姐探案

《马普尔小姐探案》侦探小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该小说讲述了关于马普尔小姐的八个故事,其中包括两个灵异故事。马普尔小姐不愧是人性专家,在所有的案子里,她都能通过对人性的分析,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如果你还未读过她的任一本书甚至一个案子,那么希望本简介将对你在阅读《马普尔小姐探案》这部作品集的时候有所帮助。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三人为从祖孙三代,吴兴祚为楚材从父,调侯为楚材侄。本书成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选录历代散文(包括骈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共十二卷,二百二十篇。作品按时代先后为序,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本书包括的作品时代久远,虽数量不多,但所选文章却广收博采,照顾到了各个时代,各个作家、各种体裁和风格,从中精择佳制,多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七个时期,每个时期都选有重点作家作品,因而能够反映出历代散文发展的概况,是清代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几乎可与《昭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媲美。本书目的在于“正蒙养而裨后学”(吴兴祚序),每篇文章的中间和末尾,都随有精当的评注和分析;其中对文章特点的分析,尤其精辟,富有启发性,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义和把握章法。编成后风行海内,成为历代读者学习古代散文、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范本。但此书亦有失当之处,如先秦文未选诸子,汉文未选《汉书》,因而不能反映中国散文发展的全貌。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本,中华书局1959年版本,后又有多种白话译注本。

寓意草

寓意草

医案医论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撰。书成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书名含义是指该书寄寓了喻氏对医学的某些初步的见解。全书共记有喻氏医论、医案64则(一作66则)。除开首两则为医论之外,余62则为医案,共记所治患者70余人次,所治病证多为伤寒危证和内科疑难重症,治多奇中,议论纵横。开篇即倡导“定议病式”和“先议病后用药”,详列病历各项内容,突出了临床辨证要点,先议病后用药这一主张,强调识证辨证的重要性。同时,喻氏在书中的立法处方案例表明,他时时注意据理立法,并顾及用药前后的病机转归。书中对肿胀治法,立下培养(补益元气)、招纳(升纳阳气)、解散(开鬼门、洁净府)三法。治痢7案,治法各异,尤以“逆流挽舟法”治痢尤为后世乐道陈修园称此法“可补《金匮》之未逮”。此外,书中运用麦冬、阿胶、生地、人参、梨汁、竹沥之类的生津养阴药,对后世温病学派用药也有一定的影响。该书现存有明崇祯原刊本,此后的单行本和合刊本尚存有50余种左右。建国后上海卫生出版社曾予铅印(1958年)。清代光绪年间谢甘澍撰《寓意草注释》,对喻氏之说有不少阐释。

关窍要旨

关窍要旨

曰 " 如是 " ,盖谓所授功诀也。曰 " 我 " ,无名氏之自谓。其曰 " 闻 " 者,盖明得自口授也。授道而隐姓氏,品高而志谦也。得取寂体而精味之,仙道人道,剖示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