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

和凝
  • 姓名:和凝
  • 别名:字成绩
  • 性别:
  • 朝代:五代
  • 出生地: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聪敏好学,形神秀发,才思敏赡。年十七举明经,十九登进士第。初为后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瓌从事,历郓、邓、洋三府从事。后唐明宗天成时,拜殿中侍御史,历礼、刑二员外郎,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寻充翰林学士。迁主客郎中。长兴四年,知贡举,所取皆一时之秀,时议以为得人。后历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皆充学士。后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转户部侍郎,复入翰林充承旨学士。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后晋开运二年,罢相,为左仆射。后汉高祖时,拜太子太保,封鲁国公。后周显德二年卒,官终太子太傅,年五十八,赠侍中。凝好延纳后进,士无贤不肖,皆虚怀以待之,故颇有时誉。善文章,尤长于短歌艳曲。少时即好为曲子词,流传汴洛。及为宰相,专托人收拾焚弃。时有“曲子相公”之称。有集百卷,自行雕板,模印数百套,分赠于人。其著述有《演纶》、《游艺》、《孝弟》、《疑狱》、《香奁》、《籝金》六集,均已佚。其《香奁》与韩偓《香奁集》同名,故沈括疑韩偓《香奁集》为其伪托。所疑非是。《花间集》选录二十首,多为香艳之作。其中《渔父》、《柳枝》(“软碧摇烟似送人”)二阕,较为清新可诵。其诗《宫词》百首,描述宫中生活情景,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演论集》三○卷、《游艺集》五○卷、《红药编》五卷,均佚。《全唐诗》卷七三五编其诗为一卷,卷八九三又录其词二四首。《全唐诗补编·续拾遗》卷一○又补收一首一句,《续拾》卷四二又录一句,重录二首二句。文六篇,见《全唐文》卷八五九及《唐文拾遗》卷四七。生平事迹见《北梦琐言》卷六、《旧五代史》卷一二七、《新五代史》卷五五本传。

和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睡美人

睡美人

《睡美人》(1961)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性自我完善,表现了人性升华的美;小说以丑为题材,但能化丑为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丑恶堆中复活出来的人性之花。它叙述一位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先后五次到一家秘密妓院过夜 。这家妓院是丑恶的,它专门为那些丧失了性能力的老人而设。睡在妓馆里的美人,服了药,处于昏迷状态,夜里发生了什么事,全然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老人走后,她们才会苏醒过来。小说开头,在江口老人还未见到睡美人之时,那位妓馆女人再三说明:“到这里来的客人都能够令人放心。”她把江口老人也看成是丧失了性能力的人。“然而,江口老人打年轻起就乐道此事,所以并不像这女人说的是可以放心的客人”。江口老人也自认为要破坏这家妓馆的“禁忌”,“他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国文化的出路

中国文化的出路

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源自1933年作者在中山大学所作的一次同名演讲,经过充实完善而成,7章,既包括作者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也有对当时流行的文化观批评和对作者文化主张的重点论述。此书旨在比较研究文化学和中西文化,探求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对作者在中山大学演讲中的“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为中国的前途计,我们要为它寻找一条出路”的展开和深化。同时,此书也坚持了对于晚清以来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3种主要主张的划分,即以张之洞为主要代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折衷派”;以梁漱溟为主要代表、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尊孔复古”)的“复古派”;以作者(包括胡适等人)为主要代表、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全盘西化派”(“西洋派”)。作者分篇对前两种主张进行了剖析和批评,指出前者“昧于文化的一致与和谐的真意”,后者“昧于文化发展变化的道理”。并基于其文化观念和对中西文化之构成、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坚决主张中国文化必须要走全盘西化的道路,这不仅是因为“欧洲近代文化的确要比我们进步得多”,而且因为西洋现代文化是“现世的趋势”。陈序经关于中国文化出路之“全盘西化”的主张,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激进的观点,在因悠久的传统文化骄傲的中国自然会招致诸多争议和批评,甚至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带来一场“中西文化论战”,“全盘西化”的主张至今也依然主要是批评的对象。

养疴漫笔

养疴漫笔

笔记。宋赵溍著。所记内容颇杂,奇闻异事、医术药方、市井传闻、两宋君臣轶事,皆见卷中。其中有较多文字涉及宋代文人及文学创作,如宋太祖与李煜谈诗,靖康难后中原某驿壁所题爱国诗,金人翟钦甫之诗才等等。然亦带有较多传说成分,如记苏轼知贡举泄试题与李方叔而为章惇二子所得,记陈亮与辛弃疾交而陈惧辛害而盗其骏马以逃事等。今有《续百川学海》、《古今说海》、《说郛》(宛委山堂本)、《学海类编》等本。

济南纪政

济南纪政

《济南纪政》不分卷,明徐榜撰。徐榜,白水(今陕西白水县)人。万历进士。初官工部主事,出守济南,官至浙江右布政。作者在济南任太守四年,置社学,建明湖书院,有惠政。本书是作者在济南时所记治政事,但其中“杨化记”类小说体。本书有《泾川丛书》本,兹据以标点整理。

大道通玄要[敦煌本]

大道通玄要[敦煌本]

道教类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原书约三十卷,八十一品。敦煌本七件,约存六卷、二十七品左右。(1)P.2456(属卷一)。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后半部首题“大道通玄要卷一并序”,尾部残缺,存一百三十三行。(2)P.2466(属卷五)。首有标题,尾部残缺,存一百一十行。(3)P.2456(属卷六)。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前半部分卷首残缺,尾题“大道通玄要卷六”,存一百六十余行。(4)S.3618、北地17(属卷七)。前者保存较好,首尾完具,有标题,存二百零六行。(5)P.2363(属卷十二)。首残尾全,有标题,存四十九行。(6)S.3839(属卷十四)。首尾均残,存八十四行。(7)贞松堂藏本(属卷十四),首残尾全,有标题,存一百二十行。以上各写本《正统道藏》均未收。为佚失的重要道教类书,现存部分摘录道书精要,分品纂录,引书达五十六种。

唯识义

唯识义

日僧真兴撰,六卷分本末。明历四年出版,收入《大正藏》第7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