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葭村

许葭村
  • 姓名:许葭村
  • 别名:许葭村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山阴(今绍兴)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许葭村(生卒年不详),字思湄,浙江山阴(今绍兴)县人,生活在道光、咸丰年间。名不经传,事迹已难查考。其作品仅得《秋水轩尺牍》流传至今。《秋水轩尺牍》 历来被认为是清代三大尺牍经典之一,与袁枚《小仓山房尺牍》、龚未斋 《雪鸿轩尺牍》 并列,尤为民国雅士所推重,以为文辞简洁雅丽,雍容有致,尽显文言书信特质。


许葭村出身贫寒,屡次试科举,但始终无法及第。为了糊口,他“弃书读律”,务刑名之学。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他加入成为河北的幕僚,任职达四十多年。从此游食于幕府之间,“为人作嫁”“仰人鼻息”。“内而顾家,外而应世”,“砚田所入,难补漏卮”,常常“一囊秋水,顾影生寒”,“探我行囊,惟有清风明月耳” 。


后迫于生活无奈,他凑足款项,希图捐得一个“为五斗米折腰之吏”。但由于“赋性介介,不工趋附”只得到一个九品以下的小官,处境更为艰难。老母死于馆中,停灵庵寺,长年得不到入土为安。一儿二女在四十天内因天花相继夭亡。“廿四年蓬飞萍荡,向以贫也非贫,所自慰者,膝前一块肉耳。不期疾雨倾巢,竟无完卵!” 可见这一行年五十的噩耗,对他的打击之重!于是“每于灯昏漏转时,觉人生泡幻,百念俱灰,早不知披发入山,得以万缘都净也。” 四十多年的游幕人生,思湄“不愿以铮铮者作绕指柔”。半生浪迹于天津及冀鲁、辽西一带,饱尝社会势利的冷眼和失意的苦味。“酒酣耳热之余,狂歌当哭,雨晦风凄之候,搔首自灰也。”

许葭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红囊经

红囊经

阴阳地理山家卦。总是闲言话。更向山頭指拨砂。都是眼前花。休说闲星并禄马。谩言灾祸阴阳卦。休说六秀水,恰似眼前花。自言誇道会星辰,都是要传名。连山鬼运固为妙。究竟亦非好。又向山頭指贵人颠倒转家贫。天星鬼卦都无用。诸星壶中空说道黄泉十二路。的是无真趋番,见绝命诸卦,财一动见殃灾。不晓红囊经坐穴。下后人丁绝。却将说惑愚蒙圣术岂知踪。九天玄女真口诀。逐一为君说。山合红囊青囊便得真。救得世间人。合得九星宗妙诀。五行要分别。七十二龙分五音。仔细认天星。六十甲子循环布。认得吉凶处。四十八局是分金。逐位细推寻。明穴明山明水路。寻取五行布。金木水火义精通。番值八山奇。分局布局排星卦。五行通用也。番山番值五行踪。世间少人逢。但将牢记取。祸福灵如鬼。不信但覆古人坟。处处合神文。此是杨曾真口诀。匪人休浪泄。有人传得值千金。便是当年司马身。

唐宋词欣赏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唐宋词欣赏》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这三十九篇小文,大半是怀霜同志当年记录整理的。夏先生的说词,潇酒从容,举重若轻,能入而能出,能放复能收,如东坡这作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有水流云起、触处生春之妙。

丽人行

丽人行

二十一场话剧。田汉著。1947年3月9日抗敌演剧九队在江苏无锡首演。修改本初刊于《剧本》月刊1957年5月号,1959年7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社版。剧本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上海为背景,写了三个女性的不同遭遇。刘金妹是纯朴善良的纱厂女工,不幸遭日寇强奸,丈夫又被打瞎了眼睛,她借高利贷摆地摊又遭没收。为了生活,无奈以出卖肉体来维持一家的生活,她曾二次企图自杀,幸得中国共产党人的关怀和帮助,重新走上新的生活道路。梁若英是个曾倾向革命,但又贪图安乐的知识妇女,摇摆于革命和堕落之间,最后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又重新回到革命的怀抱。李新群是为革命艰辛工作,英勇奋战,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坚强战士。她们有各自不同的命运和遭遇,但共同遭受的民族苦难,使她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当时还没有一个剧本对帝国主义、汉奸和反动派的揭露、控诉有这么强烈,也没有一个剧本对党的领导表现得这样鲜明” (朱琳等:《愿将忧国泪,来洒丽人行》)。当时正是北平发生美军强奸沈崇案件和上海发生驱逐、逮捕和杀害摊贩事件之后, 《丽人行》的演出,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继无锡首演后,又在上海、北平、天津、长沙和武汉等地上演,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剧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探索借鉴我国民族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和发扬街头剧的形式,采用多场次,突破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简练明快,引人入胜,受到戏剧界和各阶层人民的好评。

宋辽金夏元史

宋辽金夏元史

《宋辽金夏元史》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原为作者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讲义,本书以纪事本末体为主,通过辑佚的方法梳理了宋辽金夏元的史实、制度、学术、文学、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历史,辅以图表,内容丰富,体大精深,厘清了从宋至元这一时期多民族间不断融合的进程。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种值一切善根,能满一切意愿。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