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钦立

- 姓名:逯钦立
- 别名:字卓亭,笔名祝本
- 性别:男
- 朝代:当代
- 出生地:山东钜野人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73
- 民族族群:
逯钦立(1910-1973)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字卓亭,笔名祝本,山东钜野人。幼时曾学作旧体诗。1929年考入山东省菏泽第六中学,开始接触白话文。高中时期受学生会委托,主编《六中月刊》,发表抨击时政的文章。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先后赴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就读。1939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在导师罗庸、杨振声指导下研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同时期文学史。1942年毕业后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为助理研究员。先后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学原》、《现代评论》、《说文月刊》、《中央图书馆馆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代《学原》审阅稿件。1948年初,赴广西大学中文系任教,被聘为副教授。次年晋升为教授。1951年赴长春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又担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1973年8月因病逝世。
逯先生对古诗造诣殊深,最主要表现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编纂上。一九四○年,他感到明人冯惟讷所辑《诗纪》、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虽然“搜括靡遗”,有功于世,但仍存在有严重缺点,遂在前书基础上,重新摭拾上古迄隋末的歌诗谣谚,另谋新编,历时二十四年,终于于一九六四年编成这部百卷巨帙。
和冯、丁二书比较,逯书有五项明显的优点:一、取材广博。 凡先秦两汉间歌诗谣谚,除《诗经》、《楚辞》而外,悉数编入。 二、资料翔实。书中每一首诗都详细标著出处,既有利征引,亦备覆查,大大提高了本书的价值。 三、异文齐备。凡各书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甚至前人校勘成果,均予记录。为便于研究,不避繁琐,间指摘他本误字。 四、考订精审。如所谓苏武、李陵的一组别诗,古人已有疑辞, 而冯、丁二书仍以为苏、李自作,收诸前汉卷内。逯先生就其内容、主题和修辞用语方面加以分析,判定为后汉人所作(详见所著《汉诗别录》一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六本)。在前汉卷内仅录《汉书》本传所载“经万里兮度沙漠”歌一首,其余《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统编入后汉卷内。五、编排得当。本书不取《诗纪》分为前集、正集、外集、别集的体例,与《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各代必以帝王宗室为首卷也大不相同,而是严格按照作者卒年的先后加以编次。这样做不仅能显示出同期作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易于比较不同的诗风和流派,为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外,近年又出版了逯先生一本《汉魏六朝论文集》,全书近四十万字,以其资料翔实,考核精审,见解独到而受到学术界的好评。集中第一编的《〈古诗纪〉补正叙例》(1942年)、《汉诗别录》(1945年)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后记》(1964年),则记录了逯先生在校辑那部巨著的漫长历程中辛勤跋涉的足跡。在《〈古诗纪〉补正叙例》中,逯先生对古诗校勘材料的鉴别和校勘方法的运用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如关于校勘方法,逯先生在文中列举了八种类型的实例:(甲)作者姓名似异实同例;(乙)题目窜乱例;(丙)章法可以互校例;(丁)依韵校勘例;(戊)句法校勘例;(己)拟作原作可以互校例;(庚)以用事校勘例;(辛)就用辞习义校订例。校勘中出现的疑难多种多样,逯先生主张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校勘方法。 逯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管是一篇具体作品写作年代的考证,还是某一种文学现象的解说,他都是从大量的史料考订入手,通过一书印证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 例中《汉诗别录》“辨伪”一节中,他就苏、李诗的用语,涉及的地点,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风气等,多方考核,指出苏李诗当是“东汉末年文士之作,而与当时避地交阯之士大夫,且极有关,决可定其出于灵、献之际也。”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一千古疑案。
逯钦立治学重视资料的准确,力求在占有详尽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精深而独到的见解。所编选《陶渊明集》曾多次增删,几易其稿。长达2百多万字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则耗费了30余年的心血。此外,逯钦立还先后发表有《诗经“溯回”“溯游”考》、《陶渊明行年简考》、《陶潜里居史料评述》、《跋老子化胡经玄歌》、《跋嵇康集第一卷诗》、《钟嵘诗品丛考》、《古诗纪补正叙例》、《汉诗别录》、《说文笔》、《形影神诗及东晋佛道思想》、《述酒诗题注释疑》、《陶渊明年谱稿》、《文赋撰出年代考》、《洛神赋与闲情赋》、《四声考》、《屈原离骚简论》、《在文学史上应该怎样评价曹操》、《关于胡笳十八拍》、《曹操与三国演义》、《文心雕龙三解》、《读陶管见》等论文和著述。
逯钦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不中用的狗
《不中用的狗》中的11个短篇,是从伯尔遗著中精选出的珍品,均创作于1949年前,从纳粹上台、二次大战、战后饥荒到经济重建,每个时期的社会现实都在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也可以窥视到作者思想发展的轨迹。 战争结束已经多年。那遥远年代的烟雾,伴随着这些短篇小说,再一次冒出地面。同这股烟雾一同升起的,是战前一个年轻人崇高的期望和理想,他满怀希望,却在徒劳地反抗着当时的世界;同这股烟雾一同升起的,是回忆和解释,恐惧与幻想,这一切恰好构成这些作品仍在蔓延着的活力。从文学方面看,一切都没有完结。
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作品之一。80年代末期,由于莫泊桑思想上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加强,以及法国文学艺术中颓废倾向对他的影响,不仅他的作品中的批判力量锐减,而且他观察研究社会现象的兴趣也日趋淡薄。他变得越来越内向。因此,社会的主题消失不见了,而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现象乃至病态心理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如《皮埃尔和若望》、《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以法国上流社会的沙龙为描绘背景,反映了男主人公马里奥尔和女主人公比尔内等上流社会男男女女的感情生活,堪称爱情心理小说的杰作。
周文集外短篇小说辑佚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包括《文人们》《吃饭》《在军需室里》《接风之夜》《一幢房里》《怒火》《我的一段故事》七篇。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著。作于1933年12月,收于《平屋杂文》,见《中国现代散文》下册。五四运动落潮后,作者于1921年返回浙江上虞家乡,怀抱着教育理想在白马湖畔创办春晖中学。由于此地环湖绕山,只有北首有一空隙,故冬天多风而特大。一刮风,天未夜,“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到了大风寒时,“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文章通过写白马湖的冬景,反映出作者当年参与创建春晖中学的艰难和寂寞的情怀。一家人“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之中。”松涛如吼的夜晚,作者“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移情于景,情意真切感人。
词林典故
八卷。清乾隆时官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翰林院落成,高宗案临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本书。十二年成书。专记翰林院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全书共分八门,依次为:“临幸盛典”,记乾隆九年燕饮诸礼,以为本书所缘起;“官制”,记翰林院所设各官之品级、员额,上起西汉,下至清朝,因待诏之选,写字之官,皆自汉代肇起端,故始于汉;“职掌”,记翰林院各官之职掌,亦始于西汉;“恩遇”,记唐朝至清朝,历代皇帝宠渥之典,下设“优眷”、“迁擢”、“侍宴”、“赉予”、“词科”、“考试”、“议叙”、“赠恤”八子目,分述历朝右文之举;“艺文”,收录唐朝以来御制及应制诸作,而词馆唱和之作不录;“仪式”,记述唐朝以来有关翰林之礼仪;“廨署”,记载唐朝以来官署规制;“题名”,只列有清一代翰林院官。本书对翰林院之设置、职掌、沿革,记述甚详,且追本溯源,颇便读者。自唐朝李肇撰《翰林志》,后有数种,然或属杂记之类,或专记一代之典。本书之撰,实有超逾前书之处,故颇具史料价值。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金刚寿命经
有二部:一具名佛说一切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佛在殑伽河侧对四天王说延寿之陀罗尼,唐金刚智译。一本名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报身佛自色界顶下须弥山,应一切如来之请,说延寿之陀罗尼。唐金刚智译。而此经更有二本:一云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一云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比前经少有具略耳。常称寿命经者,指前之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