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

吴泳
  • 姓名:吴泳
  • 别名:字叔永,号鹤林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四川潼川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泳,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南宋学者。字叔永,号鹤林。四川潼川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累官直舍人院。轮对时向皇帝进言说:“愿陛下养心以清明,约己以恭俭,进德以刚毅发强,毋以旨酒违善言,毋以嬖御嫉庄士,毋以靡曼之色伐天性。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夫然后移所留之聪明以经世务,移所舍之精神以强国政,移所用之心力以恤罢民,移所当省之浮费以犒边上久戍之士,则不惟可以消弭灾变,攘除奸凶,殄灭寇贼,虽以是建久安长治之策可也”(《宋史·吴泳传》),又提出了“合内修外攘为一事”(同上)的政治主张。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院。其所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切恳动人。权刑部尚书,进宝章阁学士,知泉州,以言罢。曾受学于黄震、魏了翁,“学该百氏,才擅三长”(《东涧集》卷一),“言传伊洛,秀挹岷峨。”(同上书,卷三)主张人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精神,“坎以刚中而亨,屯以居正而利,蹇以能止而硕,否以不苟禄而吉,困以不失其所亨而通……是理本粲然明著于天地之两间,而世人习矣不察,一遇阨穷,不堪流落,卑者煦煦以乞怜,高者婞婞以陨获,内无可乐者,终日命酒赋诗,而平生所学全不能倚靠者,未免参仙翁、释子以添热闹,求其致命遂志,遁世而无闷,进学畜德,盛行而有加。”(《鹤林集》卷二十八,《与魏鹤山书》)认为“天下之理固根于人心,而未尝不形见乎事物。为学之方固当存养于德性,而亦不可不省察乎实行”(同上)。为了纠正当时“俗流失世败坏”的不良社会风气,避免“空谈”,他主张筑堂讲学,其形式如胡瑗所设的“经义”、“治事”两斋,使诸生能“精论熟讲”。师道如朱熹在漳州博采公论,延清恬退老成者以为表率,使后生“少知尊贤尚德之意,却不必侍科名之士而后为之”,这样才能“聚辨有益而精粗不遗,向背既明而趋舍自定。”这是“兴民心,出治道”(同上)的基础。著有《鹤林集》四十卷。

吴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续北山酒经

续北山酒经

宋李保撰。保生平事迹不详,其《读朱翼中〈北山酒经〉》诗末署“朝奉郎行开封府刑曹掾”,小序称与朱“同僚”。此书即为续朱书而作,共记制曲酿酒46种。然今存《说郛》本有目无文。

本草约言

本草约言

4卷,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药性本草》2卷,分草部(134种)、木部(57种)、果部(18种)、莱部(13种)、米谷部(8种)、金石部(26种)、人部(6种)、禽兽部(12种)、虫鱼部(14种)等9部,共收药287种。卷首列“医学启源”“药性要旨”“脏气法时补泻法”“各经引用”“五味所用”“用药各定分两”“药性生熟用法”“药用根梢法”等8个短论,简要介绍药物归经、气味药性、升降沉浮、君臣佐使及药物基本炮制作用等中药基础知识。此后按部属分类,各药先列气味、阴阳、升降、归经、功效主治、炮炙方法及临床配伍使用等,有时也进行一些品种产地、采集时间等方面的讨论。次引前贤对于此药的论述,有时也加以一些按语,发表薛立斋本人的用药经验体会。总之,此书主要讨论药性、用药法及药物炮炙。《食物本草》亦2卷,分水部(34种)、谷部(35种)、菜部(87种)、果部(57种)、禽部(56种)、兽部(38种)、鱼部(58种)、味部(23种)等8部,共载品物385种,多为日常食品。各物品均先注出性味功效,次引前人的论述,偶尔记载此物的形态、产地及优劣选择。如“井水”条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河中渗来者欠佳。又城市人家稠密,沟渠污水杂入井中成碱,用须煎滚,停顿一时,候碱下坠,取上面清水用之,否则气味俱恶。”“粳米”条也指出此米有早、中、晚三熟,而以白晚米为第一。书中还记载落花生的形态为:“藤蔓茎叶似扁豆,开花落地,一花就地结一果,大如桃。深秋取食之,味甘美异常,人所称羡。”

力

二三月里的天气,本是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开,为一年中风景最美丽的时候。黄牛坂在秦岭山脉深处,是由陕西到四川的一条驿路。四围山岭杂沓,气候温和,土地又肥,四时均有佳景。尤其是这春天,更显得水碧山青,风和日丽,佳木葱宠,生意欣欣。当那道旁官柳柔丝千条摇曳春风之中,与左近闲花野草互竟鲜妍之际,忽然变起天来。先是西北方日光之下起了一片灰云,大只如席,停滞遥天空际,似在往外舒展。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汇编成书在一九五五年之夏,迄今已二十七年。今于字句小有修订,重以付印。又随加附录两文。一为人生三步骤,乃一儿七八年十一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之讲演辞。又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乃一九八〇年六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之讲演辞。因同属讨论人生问题,乃以集合成编。虽端绪各别,而大意则会通合一,读者其细参之。书中篇章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本书篇章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全书共分三辑,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聚”;一为“中国人生哲学”。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语句随和,娓娓道来,全然是中国学问切己体察、虚心涵泳的味道,所以本书不仅是为学者所作,更多的是为青年、为每一个对生活寄予期望的普通人所作。开卷之余,于今国人创业垂统,作为于社会将大有裨益。吾全体也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费隐禅师语录

费隐禅师语录

十四卷,明代费隐通容撰,隐元隆琦等编。内容包括上堂、小参、入室、法语、偈、书问、问答机缘、拈古、颂古、判古、赞、杂著、小佛事等,卷末附纪年录。有明崇祯十六年(1643)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