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寻

- 姓名:成寻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11
- 逝世日期:1081
- 民族族群:
成寻(1011-1081),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人称善慧大师。日本高僧。参议藤佐理之子。藤佐理后来出家,法名真觉。成寻生于宽弘八年,当中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七岁入岩藏大云寺为僧,事石藏文庆。受显密法,诚修专一,感验入神。后获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之位。阿阇梨,原指佛教中教师之通称,后专指密宗中传授真言秘法之取位。日本三条天皇延久四年,当中国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成寻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裔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同其弟子赖缘、快宗、圣秀、惟观、心贤、善久、长朋一行八人,搭乘宋商孙忠船入宋。在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圣迹后,达汴京。向宋神宗进献了银香炉等物,宋神宗在延和殿召见了他,赐予紫衣、绢帛等物,并敕馆于京都太平兴国寺传法院。熙宁六年(1073)赐号“善惠大师”。留宋九年,于白河天皇永保元年,当宋神宗元丰四年,即公元1081年圆寂于宋都开宝寺。成寻朝台,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冬天的事。十月一日从京都出发,行程。1452里路经二府八州十九县二十驿五十六个马铺七座寺庙,用了27天时间,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到达繁峙县宝兴军。始见东台顶,感泪先落。夜宿宝兴驿,灯下供养文殊金银、绢、发、镜、文等物。二十八日,换乘真容院送马八匹,登山顶北台傍路,先下马拜北台,遥望西台。后抵真容院文殊宝前。供养砂金、银等物。晚上,成寻榻于文殊像前,终夜于禅床睡。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朝礼了真容院的四重文殊阁、宝章阁、集圣阁和太平兴国寺的文殊阁、浑金藏经、万圣阁、金佛阁等。还礼拜了金剐窟文殊密宅和大华严寺等。然后于十二月二日,过华严岭至宝兴驿,循原路返京。十二月二十六日,回到京城太平兴国寺传法院。
成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语与算盘
日本现代企业家涩泽荣一著。作者投身实业界就打出“以《论语》为商业上的圣经”的旗帜,认为“仁义道德与生产谋利绝不矛盾。故如何坚持仁义之原则,又不失营利之根本,是我们要充分研究的。如能践行此道,抵制腐败堕落,相信对国家或对个人,都能增进其正当的财富”。因此这本书力图把讲仁义道德的《论语》与以算盘所代表的经商、从事实业的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分处世与信条、立志与学问、常识与习惯、仁义与富贵、理想与迷信、人格与修养、算盘与权利、实业与士道、教育与情谊、成败与命运等十个主题分节论述,作者根据自己经商的经验来讲述对《论语》中孔子教诲的体会,针对社会上和自己经商中的问题,谈应当怎样根据《论语》提出的准则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书中颇多故事,文章夹叙夹议,文字通俗易懂,但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体悟,能给人以启迪,在日本有很大影响。
字母杀手俱乐部
本书是幻想小说大师科尔扎诺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以哲学、语言学和科学为基础展开沉思。“字母杀手俱乐部”是一个秘密社团,他们为保护其观念的纯粹性,拒绝把任何东西写到纸上。每周六,成员们会在一间摆满空书架的房子里见面,发展其愈发不太可能也愈发完美的观念:一位随角色消失的演员排演的哈姆雷特;被服饰变化所打乱的中世纪教士的双重生活;一个囚禁人的心灵并征用其身体的机器世界;一个已死的罗马抄写员被困在冥河的此岸……俱乐部成员们相互之间充满了猜疑,陷入观念中无从脱身。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宋史•艺文志》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方法类。此书论述养生延年之道。谓人乃天地至灵,所贵「莫重乎性命」,长生之道可学而得之。又称柔弱畏威则神强而长生。鼓怒骋志则气强而短寿。又述养生之要数十条。大抵以清心寡欲为主,其次则饮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禁忌,常行吐纳导引,咽气补泻,服药治损等等。书中所述,大多抄袭《彭祖摄生养性论》、《抱朴子养生论》等书。
清风亭稿
八卷。明童轩(1425—1498)撰。童轩,字士昂,鄱阳 (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15)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任寿昌知县、云南提学佥事。成化初,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后又进南礼部尚书。著有 《梦要览》、《清风亭稿》、《枕肱集》等。据《千顷堂书目》载《清风亭稿》十卷。而此集共八卷,其中骚赋一卷,诗七卷。为其门人李澄所编,刘珝、张弼评之。后有魏骥、杨守陈、沈周诸人题词。较《千顷堂书目》少三卷,未知为原本佚脱,为黄虞稷误记。戴冠濯《缨亭笔记》称童轩性寡和,不妄取予。居南京日,家人衣食或不给。惟王恕馈以米及白金,或不受。毗陵(今江苏常州)王与知其介,不敢致馈。有以礼币求文者,导使诣童轩,童轩亦不纳。其人品本为高洁。其诗亦雅淡绝俗。然在明代不以诗名。殆正德以后北地、信阳之说盛行,寥寥清音,不谐俗尚故。朱彝尊 《明诗综》仅录其忆金陵五言律诗一首,未尽所长。又引周吉父之言,称其“九日诗 ‘黄菊酒香人病后,白苹风冷雁来引’。草堂诗‘草堂夜雨生科斗,花径春风唤栗留’两联。亦非其至。”或朱彝尊偶未见其全集,亦未可知。童轩别有 《枕肱集》二十卷,又有 《海岳涓淡》、《谕蜀稿》。《千顷堂书目》尚著录,但未见。其存佚盖莫之详。四库已存目。
灵瑞尼祖揆符禅师妙湛录
明末清初 揆符禅师(尼)说,师炤、岳嶙等记录。五卷。卷首收密庵居士李模序,卷一收录住秀州妙湛园语;卷二收住秀州妙湛园语;卷三收住秀州妙湛园语;卷四收拈古;卷五收颂古。是书最早收录于明末清初之“嘉兴大藏经”(又称“径山藏”)中,半页十行二十字。近年来再版《明嘉兴大藏经》,收入第三十五册。
须摩提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三十之异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