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

- 姓名:张治
- 别名:字文邦,号龙湖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茶陵(今属湖南)人
- 出生日期:1488年
- 逝世日期:1550年
- 民族族群:
张治(1488年-1550年),明代诗文作家。字文邦,号龙湖,茶陵(今属湖南)人。正德十六年(152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以修《明伦大典》成而擢为赞善,进谕德。以翰林学士宣谕安南,未行遽止。擢南吏部侍郎,后改北。再进南吏部尚书,召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发病卒。谥文隐,隆庆初,改谥文毅。著有《龙湖文集》15卷。其诗风清逸圆润,颇饶有画境,如《江宿》:“移舟下极浦,倚岸即斜曛。淡淡月临水,微微星出云。流萤散高影,暗水聚寒蚊。山雨中宵至,凄然不可闻。”在其诸体诗作中,五律、七律较优。从七律《观湘阁与彭大尹宴别》可以看出他精于构思、勤于锤炼的艺术追求:“湘江东下应千折,一水中分十里洲。岸坼孤台浮地出,窗开双练挂天流。芳蓠春暖生香细,残橹风轻落韵柔。万里未辞孤棹往,一尊聊为故人留。”属对颇为精警。其诗的弱点在于缺乏创造个性,时有陈色。
张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四字,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原本布衣之身的浪人山本勘助,在一次因缘际会之下成为了武田信玄的家臣。彼时,信玄正忙于拓展疆土,开创霸业。山本勘助犹如鬼神一般的军事才能和头脑无疑使他如虎添翼。此主从二人联手,立足甲婓一国,蚕食四邻豪族,并将目标指向了信浓。然而,就在进攻诹访郡豪族诹访赖重的中途,山本勘助遇到了那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女子——由布姬。于是,在他的人生里,除了攻城略地,争霸天下之外,更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愫……山本勘助此人在历史上身份扑朔迷离,其存在的真实性至今在日本也尚未有定论。由作者之手,将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读者仿佛能见到那位面带异相,身有残疾的鬼神军师踏破重重迷雾迎面而来……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长篇小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尤素林是美国空军轰炸员,他所隶属的飞行大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以南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这个地方实际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尤素林一直怀疑别人都在暗算他,企图置他于死地。他千方百计地保全自己的生命,时时刻刻想要逃离战争,一再要求遣送回国。他寄希望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又无法逃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束缚。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只要自己提出申请,皆可立即遣送回国。尤素林为此而称病装疯,以这个理由要求遣送回国。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任何人只要提出自己精神不正常,就证明他是精神正常的。因此尤素林永远不得以精神不正常为理由而被遣送回国。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完成三十二次飞行任务者,可以不再执行任务。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在停止执行任务之前,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不得违抗。而尤素林完成了规定的飞行次数以后,指挥官又命令给他不断增加任务,因此他就得永远执行飞行任务,直至被德军炮火打死。原来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存在的,并没有写在什么文本上的。它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超现实”,代表一种任意捉弄和摧残人的乖戾的力量,象征着统治世界的残暴和专横,象征灭绝人性的官僚化体制,也可以说就是荒诞和疯狂世界里的人生法则。它荒谬悖理,因此显得滑稽可笑;但它又处处与人为敌,折磨人,压迫人,因此令人恐怖,使人觉得无法抗拒。赫勒通过这个非理性的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荒诞的人生状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暗喻着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的生活处境。他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把痛苦和不幸写成可笑的,而在那滑稽幽默的可笑声中响彻着一种令人震惊和可怕的东西,使读者更深刻地意识到现实的荒诞,思索自己的命运。
陶行知教育箴言
《陶行知教育箴言》从陶行知先生诸多著作中精选出最经典的内容,将其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汇集成册,以箴言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全书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处处蕴涵哲学的思辨、教育的智慧。这些经典内容历经数十年的考验,仍保持了极高的学术价值,并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孟祥英翻身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华北新华书店1945年3月初版,列入“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创作小丛书”,内收《序》1篇。1946年9月华中新华书店再版,列入“大众文库”,改收《作者的话》1篇。作品是根据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描写孟祥英9岁时死了爹娘,长大嫁到牛家,忍受着婆婆和丈夫蛮横的压迫和残酷的摧残,满肚子苦水“没伸冤的机会”,曾经“两次寻死,都没得死了”。1942年,村里来了工作员组织妇救会,因她“说话把得住理”,被推选当上了主任,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获得新生。孟祥英响应政府号召,克服困难,带领妇女采野菜度荒,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劳动英雄。作者在《序》中写道,这篇作品本来准备写成“生产度荒英雄孟祥英传”,“可是得到的材料,不是孟祥英怎样生产度荒”,而是她“怎样从旧势力压迫下解放出来”,因此就写成了“一个人从不英雄怎样变成英雄”。
春秋正传
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陆氏认为,《春秋》乃“鲁史之文而列国之报”,与晋之《乘》、楚之《梼杌》属同一性质。所以治《春秋》者,“不必泥之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大其心以观之,事得而后圣之心,《春秋》之义可得”。可惜的是,“鲁史之文世远而久湮,左氏之传事实而未纯,其余皆多臆说耳。自三氏百家以及胡氏之传多相沿袭于义例之蔽,而不知义例非圣人立也,《公》、《穀》穿凿之厉阶也。”因此湛氏乃取诸家之说以厘正之,其书取名“正传”,意即正诸传之谬。其体例是先例经文,再以“正传曰”释义,然后引诸儒三传之说,最后以己意折衷断之,与刘敞《春秋权衡》一书之体例很相近。此书卷首有《正朔月数论》,认为“春王正月为周之春月,但《经》强调王字,可知尚有原因,盖夏商之余民各因其故俗,而列国或各建正朔以自异,容或有不同者。”其说颇近情理。现存明嘉靖刻本、清乾隆二十四年湛氏刻本。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唐中印土沙门那提译。佛在给孤独园,与五百比丘,无央数菩萨,及人天八部俱。离垢慧请问,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佛先示五轮着地,应发五愿。次示十方佛名,次示皈依,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