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毓英

- 姓名:蒋毓英
- 别名:字集公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奉天锦州(今辽宁锦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蒋毓英,字集公,生卒年月不详,本籍东北奉天,生于浙江诸暨。由监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升任福建泉州知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从泉州调升至台湾,担任台湾清治时期的首任知府。就任后,安抚土番,招集流亡,咨询疾苦,振兴文教,捐俸在台南府城东安坊、高雄左营等地,创办官办学校“社学”,后来成为文人结社集会的场所。台湾因得生聚教训,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恰逢清政府通令全国纂修地方志,蒋氏便与凤山知县杨芳生、诸罗知县季麒光合修《台湾府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完成初稿,后又不断增补,但未能及时刊印。四年后蒋氏升迁离台,此部地方志直到1985年才有大陆出版。蒋氏升按察副使,后于湖广,晋江等地担任地方官员,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卒。蒋毓英为清直隶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晚晴漕运改革发起人蒋攸铦之曾祖。蒋毓英为台湾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因其功绩显赫载入史册。多年以后,康熙帝仍然念念不忘他的功绩。今台南市开基灵佑宫内仍供奉蒋毓英之禄位牌。
蒋毓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关帝神武志传》,存明崇祯间刊本,四卷三十三则(目录三十四则)。又名《英烈神武传》、《关帝神武志传》。白话短篇小说集。题穆 氏编辑。均为三国蜀汉关羽死 后为神及其显灵之类故事,不免浓厚的宗教崇 拜色彩。如卷一《当阳灵建玉泉刹》,写关羽死 后其魂不灭,受天台智者大师点化受戒故事。 《解州大破蚩尤神》、《延庆寺助诛淫僧》等,皆写其为民锄害事。有一些明人附会之传说,如 卷二《嘉馀常州三杀贼》,写关公显圣,助官兵 破倭寇。此书正文前收录了大量有关关帝祀庙 碑铭、匾联等资料。有明末刊本。据书中称朱 元璋为“我太祖高皇帝”及晚及崇祯三年 (1630)事,可知为该年以后刊刻。大塚秀高《增 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东汉通俗演义》、《东汉演义传》。十卷一百四十六则。题“金川西湖谢诏编集,金陵周氏大业堂评订”,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清味根堂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清三余堂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
古事新谈
古事新谈,24则,郑振铎著。作者从《史记》中选取24则故事,用通俗的语言叙述,解说,评价。
伏戎纪事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胁俺答内附,且定封贡、互市诸约。因记其前后本末为此书。考之《明史》,把汉那吉既降,总督王崇古上言,宜给官爵,丰馆饩,饰舆马,以示谙达。谙达急则使缚送诸叛,不听即胁诛巴罕牵沮之,又不然,因而抚纳。据此,则封巴罕以胁谙达,乃崇古先主其计,拱第力赞成之。而此书乃谓己先定计,遗书崇古,使之奉行。与史不合。又《明史》本纪谓高拱及张居正同主是议,居正本传亦同。而是书乃略不及居正。亦可见拱之矜功自伐,其所纪未足尽凭也。
佛教律学入门
虚云老和尚讲述,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为戒义。’释尊将涅槃的时候,阿难请问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去世后以何为师?佛说:‘以戒为师’,所以我们佛弟子,能持戒律,方有导师,若无戒行,等于无师传!但是佛教律藏中,关于律学的戒相很多,有在家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等,出家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人轻戒,广见经律,总之皆以五戒为根本。吾人果能基本五戒持得清净,其他枝末就易持了。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三卷,清弘赞会释,外题准提经会释,附五悔仪并持诵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