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之

杨显之
  • 姓名:杨显之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显之,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作家。他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凡为文辞,均与其较之,当时号为杨补丁。其生活年代当与关汉卿大致同时,故《录鬼簿》亦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又,贾仲明为其所撰挽词曰:“显之前辈老先生,莫逆之交关汉卿。公未中,补缺加新令,皆号为杨补丁。有传奇,乐府新声。王元鼎,师叔敬。顺时秀,伯父称。寰宇知名。”可知他乃是王元鼎与顺时秀之前辈。王元鼎亦为元曲作家,《南村辍耕录》称其为“翰林学士”,与顺时秀来往密切。顺时秀为著名女艺人,姓郭氏,字顺卿,一作芳卿,《青楼集》中有传。其成名当在泰定年间。曲中既言顺时秀称显之为伯父,则杨氏当长顺时秀三十岁以上,由此可知杨之生活年代当在金末元初。其所作杂剧今知共有八种,现存者二种:《临江驿潇湘夜雨》、《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有存目者八种:《刘泉进瓜》、《黑旋风乔断案》、《丑驸马射金钱》、《报冤二世小刘屠》、《蒲鲁忽刘屠大拜门》、《借通县跳神师婆旦》。由现存剧本与剧目观,题材以民间故事居多。《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瑶台夜月”。其代表作为《潇湘夜雨》,该剧乃描写婚变的爱情剧,曲词清丽,宾白朴实,与关汉卿风格较接近,属于元杂剧中本色一派。其生平创作材料见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懋循《元曲选》。

猜你喜欢的书

淳佑临安志

淳佑临安志

南宋地方志。淳佑十二年(1252年)施谔撰。卷数不详:今残存六卷。临安治今浙江杭州市,为南宋行在。残本仅余城府、山川两类,每类冠以总论一篇,下分细目,叙述详晰。所收诗文金石,与《咸淳临安志》互有详略。清胡敬又由《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四册,后亦散佚,仅存祠庙、寺、院、宫观四类,编为《淳佑临安志辑逸》八卷,刊入《武林掌故丛编》。

敬修堂钓业

敬修堂钓业

清查继佐撰。一卷。成书时间不详。作者曾任南明鲁王政权之兵部职方司郎中,上疏三十余篇,兵败后于杭州敬修堂讲学,将其于弘光元年(1645)至次年五月仅存的十五篇奏疏汇为本书。有浙江图书馆藏抄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

锦身机要

锦身机要

养生类著作。3卷。旧题混沌子撰。鲁至刚注,明·胡文焕校。约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混沌子姓氏不详,似道家,曾作《采真机要》,因虑学道之士不知锦身(即导引),而复作此书。将锦身之事作成绝句36首,分属3类。卷上12首以锦其龙,包括踏地龙,摆尾龙等12式;卷中12首以锦其虎,为跃山虎、出洞虎等12式;卷下12首以锦其龙虎交媾,亦12式。后附大道修真捷要选仙指源篇,天地总图、火候图、天地之根等七幅图谱,及金液还丹捷径等篇。所载为全套与内功相结合的导引法。书成后授予鲁至刚,请以为注,因此,每章之下释以直指,使其方法步骤叙述清晰,易于领会。全书内容条分缕析,循序渐进,虽然贯穿以道家思想,但其锻炼身体、祛病养生之内涵尚为可取。有明正德十年(1515)平阳府刊《医书六种》本、虎林《格致丛书》本。

七俱胝独部法

七俱胝独部法

一卷。唐·善无畏译。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为密教准提法典据之一。又称《七俱胝独部轨》,属于杂部密教。善无畏原译有《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略称《准提陀罗尼经》)一经,其后根据该经略作增删而成本书。内容包含︰坛法、念诵法、成验法、广明自在法、天得大神足法等五类,且另加准提别法。但经中未列出《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中所有的准提陀罗尼。

般若心经注

般若心经注

般若心经注,一卷,宋道隆述。

七女观经

七女观经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述冥缘王七女得道之事。谓七女有一次出城游玩,于冢间见一死尸。姐妹七人绕尸三匝,涕零号哭,各说一偈,认为人命无常,应勤修福德。忉利天下凡,问七女所欲,七女所愿皆属“无想”,后皆得道果。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七女经》(已收入历代大藏经)的主要内容完全相同。据历代经录记载,西晋竺法护译有《七女本经》一卷,西秦圣坚译有《七女本经》一卷,另有失译的《七女本经》、《七女经》各一卷,均佚。现敦煌遗书有收藏,或即上述四本之一。本经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误入疑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