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

老莱子
  • 姓名:老莱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先秦
  • 出生地:荆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生卒年待考。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荆州人。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鲁哀公六年(前489),孔子应楚昭王之邀来楚国,会见老莱子,请教如何辅助国君。老莱子要孔子改变那种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表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忘却善恶、顺乎自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其言论在战国时期多为各国策士征引。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长期隐居山林。楚惠王十年(前479),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世乱,他携妻子逃至纪南城北百余里的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著席,衣缊食薮,垦山播种”。楚惠王曾亲自驾车前往蒙山迎接老莱子出任官职,辅助国政,老莱子婉言谢绝。为避免楚惠王再来聘求,他舍弃茅屋,渡过长江,至荆州南部地区栖身,过着“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的生活。楚惠王末年卒。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


【典故】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于楚王,王于是驾至莱子之门,莱子方织畚,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鈇钺。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仲尼尝闻其论而蹙然改容焉。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今佚。人莫知其所终也。”相传老莱子行年七十,父母犹存,常身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后以老莱子斑衣彩戏作孝养父母至老不衰的典故。

老莱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续小五义

续小五义

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一百二十四回。系《小五义》续书。书叙众义士大破铜网阵,焚毁冲霄楼,查获襄阳王谋叛盟单,襄阳王潜逃宁夏国。庞吉门生李天祥收买亡命之徒邢如龙、邢如虎兄弟行刺包公。智化识破阴谋,将计就计,活捉二邢。白菊花晏飞夜盗皇帝冠带袍履,众义士侦悉赃物置于南阳府恶霸东方亮家藏珍楼中。经查访取得此楼图纸,众侠齐力捕杀群贼,取回皇上衣冠并得一鱼肠宝剑。后襄阳王自宁夏国搬兵来犯,众侠和宋兵全力合击,生擒襄阳王。随后消灭白菊花等群贼。本书在思想内容上与《小五义》难分轩轾,在艺术上则略胜一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三侠五义》、《小五义》和《续小五义》三书“疑草创或出一人,润色则由众手,其伎俩有工拙,故正续遂差异也”。有光绪十六年(1890)文光楼初刊本,次年重印。另有珍艺书局铅印本、天宝书局石印本等。近有198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本。

玉井樵唱

玉井樵唱

元代诗别集。3卷。尹廷高撰。据顾嗣立《元诗选》,本集又名《玉井樵唱正续稿》。目前能见到的《玉井樵唱》善本,主要是数种清抄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尹廷高自撰《玉井樵唱自记》,但自记反记叙了他的父亲尹栋的作诗经历,他或许想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诗学自有来历。卷上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卷中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下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他的七言近体都较其他体裁为佳。他的诗作以抒写个人感受为主,羁旅行役、宦游思归、吊古伤今、人生遭际构成这3卷诗的主体。他的诗比较平易近人,比较率真,也相当生活化。《客中秋社》中说:“故乡田土荒芜尽,枉向他州说岁丰”;《秋夜旅怀》这样写道:“梦绕家山旧菊丛,芭蕉叶叶又秋风。闲愁一夜深如海,只在空阶雨滴中。”这些诗句相当耐人寻味,是尹廷高发自内心的咏叹。他的诗风清淡,往往表现出一种寂寞感。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春秋经解

春秋经解

北宋孙觉据《左氏》、《公羊》、《榖梁》及历代诸儒所说之长,解《春秋》之义的著作。今本13卷,与《宋史·艺文志》所载15卷不符。清纪昀等认为:王应麟在《玉海》 中所载《春秋学纂》13卷,“注曰: 其说以《榖梁》为本,及采《左氏》、《公羊》历代诸儒所长,间以其师胡瑗之说断之,分庄公为上下云云,与今本一一相合,然则《春秋学纂》即《春秋经解》之别名” (《四库全书总目》) 。《春秋经解》力主抑霸尊王,认为: “幽王遇祸,平王东迁,平既不王,周道绝矣。观夫东迁之后,周室微弱,诸侯强大,朝觐之礼不修,共赋之职不问,号令之无所束,赏罚之无所加,坏法易纪者有之,变乱礼乐者有之,弑君戕父者有之,攘国窃号者有之,征伐四出,荡然莫禁,天下之政,中国之事,皆诸侯分裂之” (《春秋经解·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周麟之云: “莘老 (孙觉字) 发明圣人之奥,举 《三传》以断得失,反复折中,著为通论” (《春秋经解·后跋》) 。邵辑说: “凡先儒之是者从之,非者折衷之,义例一定,凡目昭然,诚后学之指南也” (《春秋经解原序》) 。有《四库全书》本。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九卷,宋宗镜述,明觉连重集并序,道灯跋,原十卷,第十卷会入注解,有题记。

法华经会义

法华经会义

法华经会义,十六卷,明智旭述并序跋,内题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