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

- 姓名:希区柯克
- 全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英国伦敦
- 出生日期:1899年8月13日
- 逝世日期:1980年4月29日
- 民族族群: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美国电影导演。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商人家庭。1955年加入美国籍。早年在电报公司和广告公司任职,后为影片设计字幕,担任助理导演、编剧和美工师。1925年独立导演第一部影片《娱乐场》。在英国第一部有声片《讹诈》(1929)中初显其巧妙的故事设计、多变换的摄影角度、蒙太奇及音画对位等方面的精湛技艺。1940年,赴美国,以《蝴蝶梦》一片开始了在好莱坞的辉煌事业。40年代的杰作《春闺疑云》 (1941)、《疑影》(1943)和《爱德华大夫》(1945),奠定了无人能够取代的“悬念大师”的地位。50年代,他进一步致力于将作品主题和风格融为一体,着眼于影片的结构,使之没有一个多余细节,每个细节都是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出独特的电影表达方式。杰出作品有《列车上的陌生人》(1951)、《后窗》(1954)、《晕眩》(1958)和《西北偏北》(1959)等。60年代以后,他试图拓宽自已的表现领域,但取得成功的依然是表现极端强烈恐怖和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作品,如《精神病患者》 (1960)、 《群鸟》 (1962)和《玛尔尼》(1964)等。构成他作品的基本成分是恐惧、性欲和死亡。他在电影美学方面受到德国表现主义和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影响。1992年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评选世界电影史上十位最佳导演,希区柯克在评论家和导演两大投票系列中均榜上有名。主要作品还有: 《山鹰》 (1926)、 《房客》 (1926)、 《下坡活》(1927)、《不正经的女人》 (1927)、《耳环》(1927)、 《农民之妻》 (1928)、 《爱尔斯特里的呼声》 (1930)、 《裘诺与孔雀》 (1930)、 《谋杀案》(1930)、《欺诈》(1931)、《怪僻的富翁》(1932)、《来自维也纳的华尔兹舞》(1933)、《知道太多事情的人》(1934)、《三十九级台阶》(1935)、《破坏》(1936)、 《年轻的姑娘》 (1937)、 《失踪的女人》(1938)、 《牙买加旅店》 (1939)、 《外国记者》(1940)、《史密斯夫妇》(1941)、《破坏者》(1942)、《救生船》 (1944)、 《美人计》 (1946)、 《绳索》(1948)、《舞台上的决斗》(1950)、《我承认犯罪》(1953)、《电影谋杀案》(1954)、《捉贼记》(1955)、《哈里的纠纷》(1955)、《弄错的罪犯》(1957)、《撕破的帷幕》 (1966)、 《黄玉》 (1969)、 《暴怒》(1972)、《祖坟》(1976)。
希区柯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逆我者亡
资深警员卢克在乘火车前往伦敦的途中,偶遇了来自乡村的平克顿小姐。这位老小姐声称自己正准备前往苏格兰场,去揭发几起命案的真相。令人诧异的是,她随后便惨遭车祸离世。卢克决定冒充作家前往乡村一探究竟。他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每起案件似乎都介于“意外”与谋杀之间,而另一位劳小姐韦恩弗利特似乎掌握着某些关键信息,却对卢克欲言又止……就在此时,“意外”再次发生了,陷入困局的卢克能否拨开迷雾,让村庄恢复到以往的平静之中?
彤园初集大方脉
又名《伤寒杂病心法集解》,综合性医学著作。6卷。清郑玉坛编撰。《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成书于1786年。是书卷一、卷二为《伤寒心法集解》。其中卷一为三阳伤寒篇、三阴伤寒编; 卷二为伤寒辨证篇,含两感全篇、辨别诸证、类伤寒门、同伤寒门、伤寒附法。因 《伤寒论》头绪繁多,未易领会,故节录《伤寒总注》系于篇首,以便学者熟读默记,明其大旨,然后对伤寒各证条分缕析,予以发挥。卷三、卷四为《幼科心法集解》。其中卷三列伤寒、感冒、瘟疫、暑症、伤湿、发热、汗症、咳嗽、噤乳、痰饮、头痛、腹痛、积滞、癖积14门; 卷四列霍乱,疟疾、呕吐、泄泻、吐泻、痢疾、淋症、便门、消渴、麻疹10门,附痘中杂症。对各病证衍其奥旨,分经论治,诸家方书有似是而非者概不入选; 不仅可运用于幼科,予以施治大、小、男、妇均无不可。卷五、卷六为《伤寒杂病医方合编》,乃与前4卷相辅而行之作。其中卷五列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7门; 卷六列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补养、明目、救急13门。两卷载方700余首,为历代名医有关伤寒治疗药方精华汇集,复循其法,酌其量,阐释发明,以俾时用。
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
同昌公主外传
《古今说海》说渊部收录此篇,不著撰人。实出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亦即《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七所引《同昌公主》条。叙唐懿宗女同昌公主,最得爱宠,咸通九年下嫁韦保衡,穷奢极侈,把内库珍宝都给她陪嫁。公主不久死去,又举行了盛大的送葬仪式,超出常规。本篇记载非常详尽,也有夸张描写,《四库全书总目》说《杜阳杂编》“铺陈缛艳,词赋恒所取材,固小说家之以文采胜者”,大概即指此而言。同昌公主盛葬事,见于《新唐书·懿宗纪》及《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懿宗为公主病死还杀了医官韩宗绍等,并贬谪了谏阻的大臣刘瞻等一批人,成为一大事件。《杜阳杂编》详记皇亲国戚的骄横奢侈,有一定讽刺意义。
东坡书传 [四库本]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王安石《书》说多所驳议。王书不传,难考苏、王之同异。苏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且长于议论,其书主要内容以阐释《尚书》义理为主,于兴衰治乱之理多所揭示,分析精辟;对名物制度也有所考据,句读也有独到之处。该书问世之后,在当时影响颇大,林之奇作《尚书全解》、蔡沈作《书集传》,于此书皆有所取。朱熹评价此书,以为是当时诸家《尚书》说解中最好的一种(见《朱子语录》)。唯该书考核水道,附益之以味别之说,颇遭后人非议。该书版本有明万历间刻本,明刻《两苏经解》本,明朱墨印本,《津逮秘书》零本,清顺治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相宗八要直解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