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运

- 姓名:王鹏运
- 别名:字幼霞,一作佑遐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西临桂人
- 出生日期:1849年
- 逝世日期:1904年
- 民族族群:
王鹏运(1849年—1904年),因其父王必达号霞轩,故字幼霞,一作佑遐,自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又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人。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同治九年(1870)举人。十三年,授内阁中书。迁侍读。光绪十九年(1893),授监察御史,升礼科掌印给事中。居谏垣十年,抗直敢言,疏上数十,大多关系政要,弹劾无所规避,尤以甲午之战时三争和议,上书拒和而闻于朝。倾向维新变法,屡代康有为上疏。又列名京师强学会,奏请讲求商务、开办矿业以求“民生自富”,请开京师大学堂等。二十二年,为光绪帝奉慈禧驻跸颐和园事,疏陈值此“财匮民离、敌骄国辱”之时请暂缓,几遭严谴,赖翁同龢为请得免。戊戌政变起,虽获自保而终怀郁郁。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与朱祖谋、刘福姚集宣武门外寓宅,填词以寄悲愤,成《庚子秋词》二卷。二十八年请南归,居扬州,主仪董学堂。三十年,道经苏州,病卒。
王鹏运毕生致力于词。初问词学于端木埰。复精研晚唐、宋、元诸名家词,浸淫王沂孙、辛弃疾、吴文英诸家。自谓“私心窃比,乃在南宋诸贤”(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朱祖谋以为其词“导源碧山,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化”(《半塘定稿序》)。而身处时艰,不得用世,“当沉顿幽忧之际,不得已而托之倚声”(《味梨集后序》),故所作多关时事,叹国势陵夷,悲遭际坎,“幻眇而沉郁,义隐而指远”(钟德祥《半塘定稿序》),遂“冶众制于一炉,运悲壮于沉郁”(龙榆生《清季四大词人》),自成一家。其于词论倡“重、拙、大”之说。又汇刻《花间集》迄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自鹏运以大词人从事于此,而后词家有校勘之学”(同上)。其成就于晚清词学中兴影响甚巨,朱祖谋、文廷式、郑文焯、况周颐均受其引导。龙榆生称“其词学承常州词派之余绪而发扬光大之,以开清季诸家之盛”(《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叶恭绰亦谓“幼遐先生于词学独探本原,兼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广箧中词》),为清季四大词人之冠。著有《袖墨词》、《虫秋词》、《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九种,总名《半塘词稿》。晚年删定为《半塘定稿》二卷、《半塘剩稿》一卷。校刻《四印斋所刻词》二一种,另辑《宋元三十一家词》、《梦窗甲乙丙丁稿》、《樵歌》、《草窗词》四种。生平事迹见况周颐《礼科掌印给事中王鹏运传》(《碑传集补》卷一○)、龙榆生《清季四大词人》(《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第一集)。
王鹏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春放浪
《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是日本文学大家井上靖的一部自传作品,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部回忆录。这部回忆录由《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我的自我形成史》三部分组成,记述了井上靖从幼年时代到学生时代,再到工作成年这期间的人生故事。
全蜀艺文志
地方诗文总集。六十四卷。明周复浚编纂。周复浚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周氏曾官四川按察副使,以为宋代所编《成都文类》所收未备,故重编蜀中文献,广收博采有关当地之诗文,自汉魏以降,止于明。三至二十四卷为诗,其他为文。包括风谣、楚辞、都邑、城郭、楼阁、宫苑、江山、学校、陵庙、亭馆、寺观、怀古、纪行、时序、题咏、赠送、杂赋、道释、哀挽等类,分类极为不伦。所录并非全部为蜀人作品,其他流寓在蜀如杜甫等人有关蜀地诗作也在采录之列。此编本为《四川总志》艺文之部,故明嘉靖刊本附“总志”以行,前有巡按四川监察御史谢瑜重修《四川总志》序,又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周复浚后序,后总志散佚不传,而艺文志则独自刊刻行世。嘉靖中有两种刊本,一为大字本,一为嘉靖谭言蔼所刊小字本。另有万历间刊本,题杨慎所编,杨慎序谓此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受四川巡抚刘东阜(大谟)委托而编纂,仅用二十八日即完成,以详远略近,同时年近大老之作概不收录,有集盛行于世者(如杜甫、苏轼)百取其一。以杨氏所述体例,揆之此书亦大体相合。可知两者本为一书。因杨慎以待罪之身,故嘉靖时刊刻不便署名,至万历刊刻方恢复其编纂资格。
颐园论画
画学论著。清松年著。一卷。其内容为论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山水、工笔与写意、人物、花卉、师法临摹、品评赏鉴与杂论,书后附诗。强调以造化为师,认为“凡天地间奇峰幽壑,老树长林,一一皆从一心独运。虽千幅百尺,生趣滔滔。文章之境如此,而画境亦如此也。”书前有作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原序。《中国画论类编》以俞剑华于1925年从友人关松坪处借得原本付梓石印收录,《画论丛刊》据俞氏本收录。书后均有俞剑华于1925年所作跋。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和璋注评《颐园论画》,书前有潘絜兹所作序言。
治世龟鉴
一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师事安熙,吴澄、虞集。泰定元年 (1324),擢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0),参修《武宗实录》,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武统二年(1334),参修《文宗实录》,迁翰林待制。后任吏部尚书、中书参议,官至江浙行省参政。著有《滋溪文稿》、《名臣事略》、《文类》、《辽金纪元》等书。此书采宋以前的事迹和先儒的议论,其宗旨在于以历史为龟鉴,培养元气,以巩固封建统治。
桃花扇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六回。今存翰香楼刻本,刊于乾隆初年(约1740),封面题“竹窗斋评”, “翰香楼梓”,未署作者,亦无序跋,不知作者姓氏。据其整理的排印本收在《古本平话小说集》 (人文版)中。此系据孔尚任同名传奇改编成小说,叙明末复社名士侯朝宗于南京遇名妓李香君,互相爱慕,遂成欢好。成亲之日,香君得知婚资妆奁均出阉党阮大铖,鄙其为人,愤而却奁。阮怀恨在心,诬侯勾引左良玉就粮南京,侯为避祸投史可法幕下。
信佛功德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庵罗园中,舍利弗叹佛种种最胜功德。长阿含自欢喜经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