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

- 姓名:皇甫谧
- 别名:幼年名静,字士安
- 性别:男
- 朝代:魏晋
- 出生地: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
- 出生日期:215年
- 逝世日期:282年
- 民族族群: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年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魏晋间著名医家。
年20岁而不好学,游荡无度。后感奋学习,勤力不怠。家贫,躬自耕稼,携书劳作,于是博通经典百家之言。后患风痹疾,虽委顿不起,犹手不释卷。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从坦席学儒,博综典籍百家之言,从事著述。终身以著述为务,不慕荣利。朝廷屡征太子中庶子、议郎、著作郎等职,皆不应,终身不仕,武帝曾赠书一车。晋时许多名臣如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等,皆出其门下。
皇甫谧一生著述甚丰。《晋书·皇甫谧传》谓其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并重于世”。今多已残佚,仅存《高士传》和一些序、论文字。《高士传》较有影响。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所载87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所载96人。而皇甫谧自序谓“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可见陈氏所见已有残缺。自序作《传》宗旨是:“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所以他要“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为之立传。另所作诸论,多为阐述玄理,受魏晋玄风影响较大。《隋书·经籍志》著录皇甫谧有文集2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其中以《针灸甲乙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该书问世后,一直被认为是学习针灸必读的古医籍,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早在日本奈良朝,就规定了《针灸甲乙经》为医学教育的必读教材之一。当今日本、朝鲜、法国等研究针灸学,仍以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针灸甲乙经》对生理、病理、诊断、俞穴、治疗等针灸基本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论述,它的产生,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确立与临床医疗实践的结合,奠定了皇甫谧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浮溪文粹
十五卷。宋汪藻撰。此集乃明胡尧臣刊,至于何人所编则无可考。所载仅诗文八十五篇,未能尽窥全豹,但所载多为诗文中精华,颇足以资讽诵。昔欧阳修有《文忠全集》,而又有《欧阳文粹》;黄庭坚有《山谷全集》而又有《山谷精华录》,谈艺家俱两存不废。今用其例,说明《浮溪集》三十六卷与《浮溪文粹》十五卷一并著录之目的,使读者有所选择,“见一斑以知全豹”也。《浮溪文粹》十五卷有 《四库全书》本。
大清一统志
全国总志。清代官修。五百六十卷。目录二卷。康熙朝命廷臣效仿元明修纂《一统志》,雍正朝重加编辑,乾隆八年草成,初不分卷。乾隆二十九年(1764)奉命续修,四十九年(1784)乃成。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三百四十二卷,而外蕃及朝贡诸国,别附录”,一题五百卷。嘉庆朝,命国史馆总裁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1856)主持重新修订, 嘉庆二十五年(1820)完成,道光二十三年(1842)刊刻。故又题《嘉庆重修一统志》。前后共修3次。初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乾隆八年(1743)成书,342卷,徐乾学等主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再次重修成书,500卷,和珅主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3次重修成书,560卷,穆彰阿主修。目前通行本有《四库全书》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宝石斋石印本和1934年上海涵分楼的《四部丛刊》续编的影印本。
素问悬解
医经著作。13卷。清黄元御(坤载)撰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作者认为“先圣传经本以起死,讵知下工学古反以伐生,良由文义玄深,加之编写凌乱”使然,故力纠错简。于是按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将《素问》的主要内容重新予以编次,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并将已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书末附冯承熙《校余偶识》1卷。
袌碧斋诗话
清陈锐撰。锐,字伯弢,一字伯涛,号袌(bào)碧,湖南武陵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人。其父春坞是读书人,曾为谭延闿、谭延泽兄弟塾师。陈锐是长子,从小聪明,深得父亲宠爱,经常被带在身边,教习诗文。陈锐少年时诗词就有相当功力,其父曾对门生谭延闿说:“吾诗不如吾儿,汝可为讲习”。之后,陈锐又在其父的介绍下,师从晚清拟古诗派的泰斗王闿运。光绪十一年(1885),陈锐和时已46岁的父亲分别以拔贡和优贡的身份,同时被考选人京。不久,陈锐先后出任湘潭训导、桂阳州学正,又应聘充湖北学使赵尚辅、浙江学使李荫銮的学幕。光绪十九年(1893),乡试中举。翌年,拣选知县加同知衔,候补江宁(今南京),充两江营务处提调。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江南乡试同考官,次年任受卷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江苏靖江知县。辛亥革命后,陈锐回常德,任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国文教员。1915年受谭延闿之聘,出任湖南省长公署政治顾问官。1916年春再回常德,任常、桃、汉、沅四县联合公立中学校长。同年秋,出任湖南省通志局分纂。1919年.再任政治顾问官兼湖南省教育会会长。1920年归里,修建藏书楼,续编所著诗文。陈锐工诗文,是著名的湘西“三才子”之一,与易顺鼎、王以慜齐名。江西诗派首领陈三立称“湘西并世三才子,吹泪西风易哭庵”,“袌碧不知何处去,古伤遗稿落天南。”并评价陈锐“深湛好思,奇芬洁旨,抗古探微”。钱钟书更认为陈锐的诗歌成就远远高出一代宗师王闿运,“袌碧斋之精湛”,“智过其师,青出于蓝”.陈锐在晚清词坛有很高的地位,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等人齐名,被推为一代词宗。同时,他在词学理论上也有很高成就。陈锐的主要著作为《袌碧斋集》,包括诗五卷,词一卷,文一卷,诗话词话各一卷。被刊印过的著作还有《袌碧斋箧中书》二卷。另著有《说文解字校勘记》、《读经史札记》、《梦鹤庵诗集》、《秋出吟词稿》等,惜未刊行。
太平天国战记
太平天国战记,清季野史掌故大家,有多种笔记行世,此即其中的一种,其主要资料来源据称得之于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嫡子韦以成所秘撰的《天国志》,史料价值较高。民国时曾被编入《满清野史四编》,今据此整理。《李秀成供状》,亦为罗氏原书所附,现一并汇入。
长阿含大本经讲话与游行经直译
『阿含经」在佛教的藏经里,应该是一部最为有价值的经典。学佛的目的,在于学佛的为人,而『阿含经』即为和佛陀有着直接关系的典籍。佛陀降世,度化众生的一切事迹,均在『阿含经』里面,是一切经典的母胎、根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