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

皇甫谧
  • 姓名:皇甫谧
  • 别名:幼年名静,字士安
  • 性别:
  • 朝代:魏晋
  • 出生地: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
  • 出生日期:215年
  • 逝世日期:282年
  • 民族族群: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年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魏晋间著名医家。


年20岁而不好学,游荡无度。后感奋学习,勤力不怠。家贫,躬自耕稼,携书劳作,于是博通经典百家之言。后患风痹疾,虽委顿不起,犹手不释卷。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从坦席学儒,博综典籍百家之言,从事著述。终身以著述为务,不慕荣利。朝廷屡征太子中庶子、议郎、著作郎等职,皆不应,终身不仕,武帝曾赠书一车。晋时许多名臣如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等,皆出其门下。


皇甫谧一生著述甚丰。《晋书·皇甫谧传》谓其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并重于世”。今多已残佚,仅存《高士传》和一些序、论文字。《高士传》较有影响。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所载87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所载96人。而皇甫谧自序谓“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可见陈氏所见已有残缺。自序作《传》宗旨是:“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所以他要“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为之立传。另所作诸论,多为阐述玄理,受魏晋玄风影响较大。《隋书·经籍志》著录皇甫谧有文集2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其中以《针灸甲乙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该书问世后,一直被认为是学习针灸必读的古医籍,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早在日本奈良朝,就规定了《针灸甲乙经》为医学教育的必读教材之一。当今日本、朝鲜、法国等研究针灸学,仍以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针灸甲乙经》对生理、病理、诊断、俞穴、治疗等针灸基本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论述,它的产生,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确立与临床医疗实践的结合,奠定了皇甫谧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人豹

人豹

公司职员神谷芳雄如同交上了恶运,他相识的美丽女友一个接一个被劫持、奸杀、困惑中,他请私家侦探明智小五郎帮助,于是,小五郎及其妻子也被卷入了一声可怕的是非斗争之中……

匹马嘶风录

匹马嘶风录

本书是石评梅的作品选集。《匹马嘶风录》是一部表现“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它以主观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革命与爱情的抉择上选择了革命,离开心爱恋人的故事。小说非常诗性化地表达革命信念与生命激情之张扬,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成长故事抒发得淋漓透彻,在同类题材中颇具特色。石评梅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故事,写进发人深省的感情中,写在生命鲜血的挥洒里,让人看到了女性血写的成长超越。

陈辅之诗话

陈辅之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陈辅著。此书成于北宋,亡佚已久,今人郭绍虞自曾慥《类说》、张鎡《仕学规范》、陶宗仪《说郛》中辑得25则,编入于《宋诗话辑佚》。就所得见者观之,书中记杂事,录诗句,间附评议。作者论诗较重内容,于杜甫的“乃心王室”及范仲淹的“兼济加泽”均有褒扬。《陈辅之诗话》,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卷数不详。旧有《说郛》本,存十二则,《类说》本,存十三则,均系节本。

史剡

史剡

司马光的《史剡》(载《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七十三),内容虽然只是对史籍所载的八个历史人物的十件史事作出评论和判断,但其中的史料学思想相当丰富,堪称是司马光鉴择史料的典型示范。

正德明会典

正德明会典

记明代典章制度。官修。前后修撰共三次, 弘治时成书, 180卷。 正德时重校、刊行。大抵以1393年 (洪武二十六年) 诸司职掌为主,参考有关典制史籍12种, 记述明初至弘治之典章沿革科条改易。 首卷为宗人府, 2~163卷皆六部职掌, 164~178卷为诸文职, 末2卷为诸武职。南京诸曹不另立条目附北京诸曹,与北京异者乃另立条目。 嘉靖时续修明 《会典》 53卷, 未颁行。万历时重修成 《万历重修会典》, 题申时行等撰。凡228卷。载洪武至万历间各项典章制度。增加正德至万历间事例。 以六部为纲,分述诸司职掌与事例, 冠服、礼仪等附有插图。 内容丰富, 于一代典章甚为详备, 凡诸史志之所未详, 皆具始末, 可资考证。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全一卷。又称受用三水要法。唐代义净(63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揭示僧俗日常所用三种水之性质及使用法等。三水,即:(一)时水,指沙弥俗人以手滤漉,观知无虫,而于午前任受饮用之水。(二)非时水,指时与非时皆可任情受用之净水。(三)触用水,即指洗涤手足、大小便处之水。书中又述及因受用、准备、贮藏等之不当,将触犯六种罪乃至一万五千四百八十罪。义净博采圣教,以十诵律、有部毗奈耶之律,及自己游学印度时之实地见闻为依据而撰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