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亚维利

- 姓名:马基亚维利
- 全名: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 性别:男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佛罗伦萨
- 出生日期:1469年5月3日
- 逝世日期:1527年6月21日
- 民族族群: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语: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1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出身律师家庭。曾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十人委员会秘书,参与外交、军事工作,后退隐郊外农庄,潜心著述。主要著作有《君主论》、《佛罗伦萨史》、《战争的艺术》等。
马基雅维里是近代政治理论思想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政治的目的在于夺取王国和保有王国。他把国家利益视为政治伦理行为的准则。把政治行为的功利作为权衡道德价值的标准。他反对政治受神学理论的束缚和道德的规范。主张手段从属于目的,目的说明手段的正当,善的目的可采取恶的手段,恶的手段不能否定善的目的,完成目的就是成功。提出在政治行为中采取策略和权术,政治要以武力作后盾。马基雅维里提出了政治无道德论和目的决定手段论。这就是所谓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人的性恶论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性自私、伪善,忘恩负义,反复无常,占有欲和权力欲是普遍的人性要求。他劝告君主:要兼备狮子的凶狠和狐狸的狡黠;宁蒙受残酷的谴责而不要行仁慈之道,仁慈会导致社会混乱和凶杀,而残酷却可带来秩序与忠诚;君主宁要使人畏惧而不要被人爱戴,恩惠买不到忠诚,而惩罚的恐怖却可收安全之效;守信是美德,但守信不渝却会导致败亡,轻守信的君主会建立丰功伟业;君主要貌似仁慈,人道,虔诚、正直,并见之于行动,但要审时度势,准备随时改弦更张,反其道而行之;君主要保障人民财产人身安全,决不可侵占臣民的财产和妻女,人们易于忘记父亲之死,而难以忘记遗产之丧失。
马基雅维里推崇共和制,但他主张暂时地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采用他的政治伦理学说,扫除意大利各邦王公的野心和腐化,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国家的愿望。他的学说在伦理学史上占极重要地位。他的政治无道德论被法西斯政客推上罪恶的高峰。马基雅维里把开展政治伦理的社会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政治道德水平,加深国际和人际关系间的友谊。
马基亚维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1826年出版,标题为“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关于谷物价格、土地肥力和征税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在1842年再版时定为《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的第一卷。《孤立国》由3卷组成,第二卷主要讲述了自然工资、利率与地租的关系,第三卷则讲述地租原理和其他相关问题。其中,第二卷第二章以及第三卷由德国经济学家H.舒马赫(Herman Schumacher)根据杜能的遗稿整理加工完成,于1863年在德国罗斯托克市出版。杜能假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全境的土地都是沃野平原,土壤肥力完全相等,均适于耕种。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平原中央。离城市最远的平原四周是尚未开垦的荒野,从而切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供应整个国家所需的金属和食盐的矿山与盐场,都位于城市附近。城市必须供应全国民众需要的工业制成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靠四周农村提供。农村除了向城市运送农产品以外,不向其他任何市场运送任何产品。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运价要小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在此基础上,他认真研究了孤立国的产生布局:不仅充分考虑了农业、林业、牧业的布局,而且考虑了工业的布局。他根据当时德国农业和市场的关系,摸索出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布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对各种作物的区位有着大量的数学计算,通过计算农作物在离城市中心不同距离时的收入以及支出确定农作物的纯收益,从而确定农业生产的区位。杜能在《孤立国》中重点解释了“杜能环”,其对“杜能环”的解释也是采用了数学计算,并没有建立数学模型。现在的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主要来源于杜能的思想。
女红余志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题元龙辅撰。二卷,有《诗词杂俎》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书首有作者丈夫常阳所作小引,称“细君女红中馈之暇,辄细阅之(指藏书),择其当意者,编成四十卷,时置几头,命曰《女红余志》。”后择其最佳者,录为上下二卷,即为今传之本。明钱希言《戏瑕》谓本书为好事者所依托, 《四库全书总目》从其说,仅将本书收入存目。今本均为从各种书籍中征引的与妇女生活有关的辞章故实,以辞意尖新者居多。凡八十余则,均不注出处,多数仅为片言只语,较简略,仅《佳次妇》、《香丸妇人》、《侠妪》等数则叙事较详,情节也较曲折,其故事不见他书引录,是较珍贵的小说史料。卷下均作者自作之诗。
扬州芍药谱
植物谱录。北宋王观撰。1卷。观字通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一说高邮(今属江苏)人。嘉祐进士。累迁大理寺丞。熙宁八年(1075)知扬州江都县事。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遂在前人旧作基础上撰为此书。全书分三部分。首论扬州芍药之盛,肯定人力的精心栽培可“盗天地之功”,故芍药奇容异色出于人间。又叙栽培之法,认为其花须二三年一分,分时以清水洗净,削去老硬病腐处,用新土施肥培植,可使花蕊繁盛,颜色多变。中评品等,大致本刘攽《芍药谱》而略易其次第,凡分上之上至下之下六等31品。此外又新增8品,不列等。后论芍药名于宋初,前人皆未及之。又指出新增8品系得于民间最佳者,然“花之名品,时或变易”,后世或有“出兹八品之外者”。此书为现存较早的芍药专谱,对研究芍药品种、培植等有一定价值。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扬州丛刻》、《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书录
又名《皇帝书录》。三卷、外篇一卷。史传。宋代董史撰。史,字更良,自称闲中老叟。生平里籍不详。是书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中收录,署作“董更撰”。全书记宋代书家姓氏,分上、中、下三篇。与《书小史》相衔接。上篇记帝王书,载宋太祖至高宗,中篇载北宋书家一百一十人,下篇载南宋书家四十五人。不分人品高下,采摭对每人的评论皆列于名下。另有外篇,记能书女子六人,计章友直女煎、状元胡氏黄由妻平江号惠斋、悟空道人、蓬莱女官徐清字静之、妓王英英、妓楚珍。是书所记,虽不算赅备,但征引典核,考察精神还是可取。所载书家及所辑评论,间有为他书所未见,为研究者提供了资料。《书录》中所纪丛杂,虽未为赅备,然征引典核,考据精审,亦殊有体裁,非泛滥采寻者可比。是书成于宋理宗淳玦壬寅(1242)。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1265),重加修校。原本书末有“至正丁未三月录办”一行,盖元时华亭孙氏所抄时增益。该书辗转传录讹脱十分严重,自序已残缺不全,不可读,故现存书中阙文较多。《收录外篇》后有 《书录后跋》,仅五行字,却阙文两处;记述了修校复成经过。该书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一部主要的断代书家汇编,具有重要的资料性价值。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钞本,《四库全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续命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先敬礼观音,祈愿救助娑婆世界重罪者,安著涅槃解脱地。次谓念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一佛两菩萨名号,可离生死苦,永不入地狱。再次发十愿,均属“风雨顺时行”、“国王寿万岁”之类社会人事方面内容;又发四愿,希眼、耳、口、手不触恶业。最后总发一愿:“总愿当来值弥勒,连臂相将入化城。”本经最初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历代大藏经均未收载,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罣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总持空法藏不舍志意行无色想。从法行无所归依。亦不造行。说经法无所著。为一切故自观本法。以忍凡行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