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英

- 姓名:释英
- 别名:字实存,别号白云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钱塘(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释英,字实存,别号白云,钱塘(今属浙江)人。俗姓厉。幼而力学,稍长喜为诗,为一时名公所知赏,壮益刻苦,慕贯休、齐己。从知旧走闽、浙、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弃官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泰定元年(1324)住阳山福严精舍,卒年八十七。清四库馆臣据赵孟頫序,认为他是厌弃世事而遁入空门,与遗民之托迹释氏者不同。但其《寄刘仲鼎山长》诗有“我已浮图隐,君仍冷掾游”句,既是以浮图为隐,则当是有所托,而所托何事,现已无考。四库馆臣又谓诗中罕睹兴亡之感,而《陌上花》的“美人一去几斜晖,城郭空在人民非”,《湖上晚步》的“一叟相逢双鬓雪,向人犹自话前朝”,《家则堂大参南归》的“故国衣冠已变迁,灵光此际独依然。……江南遗老如公少,青史名高万古传”等,都有山河迁变之感。其诗多闲适之作,受江湖派影响。赵孟頫称其诗“超然有出外之趣”,顾嗣立也认为“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元诗选》),牟瓛称其诗“园活而清雅”。著有《白云集》三卷。生平事迹见集前赵孟頫诸人序、《白云上人悼章》(《居竹轩诗集》卷二)、《元诗选·初集》小传、《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三。
释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著作。清包三鏸撰述。一卷。三鏸,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长于喉证。其子包岩等将所述加以编次,刊于宣统二年(1910)。书凡五篇,首列“攻洞天文”篇,以纠《白喉忌表抉微》之偏。次列“咽喉总论”,提出喉证多火的观点。后叙辨证,详用药,别类证,并附内服和外用验方若干首。末载“咽喉七十二证考”。叙述简明,条理清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九年经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重新整理编订,并易名为《重纂包氏喉证家宝》,对原作中所引《内经》原文增注,补辨证分治项中之缺,增入包氏验方,对原作所录古代咽喉七十二证考,分别加以补充,较之原书更为完备。
真假之间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去年圣诞之夜,我曾被一个消闲的集会,邀去说故事,他们跟我约定,在今年的同一夜晚,他们仍旧要我担任这个节目。凑巧得很,我在说事的时候却又意外地获得了故事的资料;本来,我预备留下这点资料,以便今年践约;但,我自己知道我的脑子,有个健忘的毛病,我觉得演讲而备一份演讲稿,在气派上比较来得大一点,因此我便提前把它写上了原稿纸。假使今年能有机会,我就预备把后面这段离奇的事情,当着某几个角色的面,亲口再说一遍。这一年的圣诞之夜,老天爷虽然没有制造雪景,为富人添兴,但是天气特别冷,那些时代的骄子们,血旺,脂肪多,他们在各种暖气设备之下,可以通宵达旦,追求狂欢。
成渝路上
长诗。初载1939年2月13日、14日《大公报》,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成渝路上的所见,以“看”为线索,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把天府之国物产的丰饶与战争年代人民的贫困、抗日的英雄与大发国难财的官僚作对比,表现了强烈的爱憎,并表示相信那征服万壑千山的公路,象征着民族的前途,必将走出幽谷,迎来光明。
最后的胜利
四场剧。田汉著。列为“大时代文库”第五种。汉口 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4月初版。作品宣传军民合作,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主要情节是:抗战爆发后4个月,南京失守,西南各省壮士东下杀敌。农村青年宝生、大毛等在村子被敌人占领后,联合群众,开始了保卫家乡的斗争。
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
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宋处谦述并序。
三时系念仪范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称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为三时系念佛事之仪范。内容初为举咒、云集赞、登座偈、提纲、缘起等,次列三时佛事。第一时佛事诵大阿弥陀经上卷,第二时诵大阿弥陀经下卷,第三时诵观无量寿经,或三时皆诵弥陀经。各时皆依提纲、讲演、举念、忏悔、发愿、西方赞和念之顺序。第一时佛事与第二时之间,行斋佛仪式,第二时与第三时之间,修弥陀忏仪。书末附有劝人念佛与念佛正因说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