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迩冬

陈迩冬
  • 姓名:陈迩冬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西桂林人
  • 出生日期:1913.01.06
  • 逝世日期:1990.11.16
  • 民族族群:

陈迩冬(1913.01.06-1990.11.16)现代作家,诗人,教授。原名陈钟瑶,曾用笔名沈东、冬郎、蕴庵、皇甫鼎等。1913年1月6日生。广西桂林人,青少年时代在桂林桂山中学、广西第三高级中学读书。三十年代前期开始写作,在桂林、南宁、广州、香港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后入广西大学学习,随陈望道学习语法和修辞学,并从事旧诗研究、新诗创作和在沈西苓指导下从事话剧运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先后任文协桂林分会、重庆分会理事、监事,同时在桂林、重庆的中学和专科学校任教。曾主编《战时艺术》半月刊、《拾叶》诗刊、《风雨》月刊、《大千》杂志,与人创办《诗创作》,还做过《桂林日报》、桂林《力报》、重庆《新民报》等副刊编辑,广西戏剧改进会编审委员。抗战期间,出版诗集《最后的失败》(1939年,桂林生活书店)、剧本《战台湾》(1942年,桂林文化供应社)、传记《李秀成传》(1942年,大千书店)、叙事诗《黑旗》(1943年,桂林《诗创作》)。1942年后,也作旧体诗,与柳亚子唱和。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6月,在桂林主编《大千》杂志,出版短篇小说集《九纹龙》(南京独立出版社)。翌年任广西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广西艺术馆主任,后因避反动派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北京《新民报》副刊主编。后继任山西大学、山西师院中文系教授,兼任山西省文管会委员、山西图书博物馆顾问,为该馆鉴定古代文物。曾当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文联委员。1954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曾兼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学术评议委员。编有《苏轼诗选》、《苏轼词选》、《苏东坡诗词选》,与人合编的有《史记选注》、《康有为诗文选》、《近代论文选》。待出版的还有《韩愈诗选》、《东坡小品》、《宋词略说》和《它山室诗话》、《读红楼梦零札》等。

陈迩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基地与地球

基地与地球

《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6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五部作品,归于“基地后传”,也是年代最晚的基地故事。银河的命运取决于某人一念之间,这个人就是葛兰·崔维兹,而他竟然抛弃了伟大的谢顿计划,选择了盖娅星系。难道谢顿计划有重大缺陷?崔维兹坚信地球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然而这颗源头母星早已不知所踪,茫茫星际间,他要从何寻觅?倘若真能找到地球,他还会选择放弃谢顿计划吗?银河众生又将何去何从……

诗言志辨

诗言志辨

近人朱自清著,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8月出版。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是编由四篇论文组成,即《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初拟书名为《诗论释词》,后因四篇皆以《诗言志》为中心意念,连贯而成,虽分犹合,故易为今名。四篇论文分别研究传统诗论中影响至为深远的四个提法,探讨每一问题的历史发展,根据其在各时代的不同用例,研究、阐释四者的本义和变义、源头和流派。是编为作者历时最久、工力最深的理论力作,以较为进步的文学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几个正统的诗学观念进行辨析,颇能廓清陈见陋说而别创新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脉诀刊误

脉诀刊误

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脉象主病。下卷载内、妇、儿科诸病脉证与治疗。戴氏认为高阳生所撰 《脉诀》 内容虽较通俗,便于记诵,流传甚广,但语意不明,立义偏异,故以 《内经》和《难经》为理论根据,并参照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历代名医有关论述对《脉诀》 予以考订、辨妄,以正本源。明代医家徐春甫说: 戴氏“刊 《脉诀》 之误,辟邪说,正本源,诚有功于医旨也”。《四库全书总目》 说:“是书乃考证旧文,句句为辨原书伪妄,殆抉摘无遗,于脉学殊为有裨。”明汪机又取诸家脉书补其缺,正其讹,撰 《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崇祯六年(1633)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摄生纂录

摄生纂录

唐代王仲丘撰,1卷。《新唐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书书4篇;《导引篇》有赤松子坐引法、婆罗门导引法;《调气篇》载吐纳炼气法、胎食胎息法、食日月精法; 《居处篇》有摄理法、推岁德法、推月德法、埋沙法、老君说河曲父谢天地法、辟盗贼法、居家辟邪杂用方法;《行旅篇》则列举时日方向及吉日选择,列举六十甲子及五兵姓名,使人呼名自卫,以及念咒、佩符诸法。载《道藏》第321册。王仲丘,据民国五年(1916年)《临沂县志》载,为沂州琅玡人。

寻亲记

寻亲记

明代传奇剧本。又名《教子记》。《远山堂曲品》著录。宋元南戏有《周羽教子寻亲记》,据张大复(彝宣)《寒山堂曲谱》卷首《谱选古今传奇散曲集总目》所载,明代梁辰鱼、范受益、王錂、吴中情奴、沈予一等均有改编本。现存本为王錂改编。写宋代富豪张敏,见秀才周羽妻郭氏美貌,欲占为己有,设计陷害,使周羽蒙冤,流落鄂州20余年。周去后,郭氏生子周瑞隆,含辛茹苦,教子成人。瑞隆中进士,授官荣归,得其父在鄂的消息,即弃官寻父。至鄂,知父遇大赦,已启程归乡。父友李员外恐瑞隆不识其父,以周羽诗集赠之,作为寻父的凭证。后因周羽父子同住一旅店,瑞隆思父不能成眠,乃出诗集低诵,父子终于喜得相逢,回家与郭氏团圆。此剧写出真情苦境,曾轰动一时。《借债》、《前索》、《遗青》、《杀德》、《出罪》、《府场》、《前金山》、《送学》、《跌包》、《复学》、《荣归》、《拜别》、《刺血》、《茶访》等出,一直流传在昆曲舞台上,今地方戏中也有据此改编的剧目。今存明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万历间富春堂刊本影印。

西源特芳和尚语录

西源特芳和尚语录

凡三卷。日僧特芳禅杰(1419~1506)撰,宗怡重编。又称西源和尚语录、特芳和尚语录、西源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内容收录大德寺语录、瑞泉寺语录、垂语、铭、像赞、偈颂、道号、疏、拾遗、敕书、传、祭文,及于各类佛事中所说之法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