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

东方朔
  • 姓名:东方朔
  • 别名:字曼倩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
  • 出生日期:约前161年
  • 逝世日期:约前93年
  • 民族族群:

东方朔(约前161年—约前93年),西汉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字曼倩。武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东方朔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其文辞不逊,自我称誉,武帝认为他很奇伟,让他待诏公车。后又以为常侍郎,常随武帝左右。东方朔诙谐滑稽,但也时常观察武帝的脸色而直言切谏。建元三年(前138)武帝要起上林苑,东方朔上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东方朔因此而被升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但武帝还是修了上林苑。后来东方朔又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为想求得武帝的起用,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上书中多引商鞅、韩非之语,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辞数万言,但终于没被擢用,而只是在武帝身旁以被诙啁而已。于是,东方朔又写了《答客难》,认为生在武帝时代,贤与不肖没有什么区别,“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此外他还写有《非有先生论》。东方朔是西汉比较重要的辞赋家,他的《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是较有名的散文赋,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是托名于他的作品。东方朔又是一个玩世不恭,以滑稽著称的人物,《汉书·东方朔传》说:“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於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滑稽之雄”。

猜你喜欢的书

高常侍集

高常侍集

诗文集。唐人高适撰。十卷。适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少贫寒,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为哥舒翰掌书记。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原集二十卷,已佚。今有《四库全书》所收影宋钞本,存诗二百余首。或反映个人早年坎坷遭遇,如《别韦参军》、《蓟中作》等;或反映人民苦难,如《封丘县》、《东平路中遇大水》等;而最为世人称道者则为边塞诗,虽为数仅占十分之一,却能深刻揭露唐代边防政策的弊病,表现出对士兵的同情,对将帅的讽刺,对战争的评价。代表作为《燕歌行》。诗多为古体,尤以七言歌行擅胜。殷璠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或“岑高”,同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此编有诗八卷,分一百八十九题,二百二十五首,不分体;文二卷,其中一卷为赋、赞、记、序、祭文七篇,一卷为表九篇。该本比较精审可靠,但缺《塞下曲》(“结束浮云骏”)、《酬庞十兵曹》、《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哭裴少府》、《赠杜二拾遗》、《逢谢偃》等七首。另有明代刻本亦为十卷。卷一至卷四为赋、五言古诗,卷五为七言古诗,卷六为五律,卷七为五言排律,卷八为七律、五绝,七绝,卷九为表,卷十为赞、记、序、祭文。该本系明人在影宋钞本基础上增补而成,混有伪作七篇,另少一首真作《淇上别业》。又有明刻《唐十二家诗》本,八卷,即割取该本前八卷而成,篇目次第别无二致。又有明铜活字本八卷,明张逊业辑二卷本,杨一统辑一卷本等。适诗文向无注本。一九八一年,中华书局出版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书前有刘所编《高适年谱》,书后附有《论高适诗》。校勘精审,较可信赖。

丹道九篇

丹道九篇

气功著作。1卷。明·伍守阳撰。本书兼用道、佛两家气功理论论述最初还虚、真意、真丹幼丹、火候足采大药天机、七日采大药天机、大药过关服食天机、守中、出神及神法、末后还虚、丘祖秘传、小周天歌诀等内容。收在《重刊道藏辑要》与《道藏精华录》中。

唐祝文周四杰传

唐祝文周四杰传

长篇历史小说。程瞻庐著。大众书局1932年初版。作品共100回,以唐伯虎卖身相国府、追求丫环秋香的故事为主,同时描写了周文宾和王秀英,文徵明和杜月芳、李寿姑的几桩姻缘以及祝枝山的巧谋妙算;情节生动曲折,充满趣味,基本取自苏州评弹《三笑》和有关民间故事。行文流畅自然,诙谐风趣,有才子格调。

石点头

石点头

明末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共14卷,每卷一篇,作者题名天然痴叟,字浪仙,生平事迹不详。“石点头”取义于东晋和尚生公说法使顽石点头之意。小说寓意“推因及果,劝人作善”。书中题材多取撷历史故事,也有当代人实录。对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揭示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中的“吾剥皮”不择手段聚敛钱财。在任船运官吏时,凡过往船只一律赋税,为了夺取民财不惜制造冤案,将王大郎一家3口暴打致死。《侯官县烈女歼仇》中的方六一也是一个强夺人妻害人死命的地痞恶霸。作品还塑造了一批孝子、烈妇的形象。《王立本天涯求父》写王立本寻找失散的父亲,飘泊12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感动鬼神,使父子得以团圆。其他还有以卖肉屠身抚养婆婆的宗二娘,有驯服卑顺被丈夫抛弃仍驻屋守节的青姐。还有宣扬因果报应和读书作官的篇章。小说意在劝世说教。大多文章都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的伦理道德,其中还掺杂着宿命论,因果报应等迷信色彩。艺术上,小说善于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对于心理描写也有独到之处,语言较为流畅。《石点头》最早刊刻于明崇祯年间,其他还有光绪乙未(1895)年上海书局石印本。1935年上海杂志公司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再次刊印该书。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1版。

石湖词

石湖词

词别集。宋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据《永乐大典》所引,宋本《范石湖大全集》载有词。但旧本今已不可见。明鲍廷博辑录八十九首,刊入《知不足斋丛书》中。然鲍本疏于校勘,《彊村丛书》本(附补遗一卷及校记)据王鹏运校《知不足斋丛书》本,并用韩氏读有用书斋藏汲古阁抄本校订,最为精审。《全宋词》则据武进陶氏影印汲古阁抄本录入,增补三十余首,共存词一百零二首,断句三则。孔凡礼又从《诗渊》中补入八首,刊入《范成大佚著辑存》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范石湖集》,载词一卷,附《补遗》,该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他本,又将各本间重要异文作校记附录于后。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同本。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