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雪轩

许兰雪轩
  • 姓名:许兰雪轩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563
  • 逝世日期:1589
  • 民族族群:

许兰雪轩(1563~1589)朝鲜王朝中期诗人。原名楚姬,号兰雪轩,又号景樊。生于文化氛围比较宽松的两班贵族家庭,父亲许晔和哥哥许筬、许篈是当时文坛知名之士,弟弟许筠是著名小说家。自幼聪慧多才,8岁作汉诗《广寒殿玉楼上梁文》,传达了想摆脱身为儿童和女性的诸多枷锁,前往仙界的想法,受时人称道,被传为神童。得益于父亲的通达,自幼和弟兄一起接受教育。在哥哥许篈的引荐下,跟随当时蜚声文坛的诗人李达学习诗文。


15岁嫁于南人名门家庭出身的金诚立,开启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后生活。夫家思想保守,受过良好教育,有着非凡才华的许兰雪轩不但得到婆婆的理解,还经常受到虐待;固执又不知变通的丈夫也对其敬而远之,经常以科举考试为由,流连在外。与此同时,许兰雪轩的父亲许晔和最喜欢她照顾她的哥哥许篈相继离世,家世逐渐衰落。后来,她的两个孩子又相继因病夭折,自己又流产。各种忧伤愁苦折磨着孤独郁郁不得志的许兰雪轩,她的健康也渐渐受到了影响。悲伤之余她写诗预言了自己的死亡——“碧海浸瑶海,靑鸾倚彩鸾。芙蓉三九朵,红堕月霜寒。”一语成谶,她于27岁时离世。许兰雪轩离世后,金诚立和南阳洪氏再婚,不久后战死于壬辰倭乱。


许兰雪轩临终之前,让人把她所有的诗作都烧毁,传说中足有满满一屋子的作品全都付之一炬。但其弟弟许筠感慨于姐姐的非凡才华,觉得被烧毁的诗作过于可惜,所以将姐姐留在娘家的诗作,以及他平时心中暗记的作品整理成《兰雪轩集》出版。生活的坎坷以及不能接受自己才华的社会和家庭造就了许兰雪轩抑郁、伤感的气质。她的诗多写别离、相思、怀旧,处处透露着凄苦的心情。也不乏有感慨社会现实中种种问题的诗文。其诗文中出现的筑城役夫和练兵习武的边防将士形象,描述的贫苦农民悲惨遭遇,以及表达的对统治阶级无能抵御外敌的忧虑,都表现了她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贫女吟》中写贫苦的少女,寒冬深夜,两手冻得僵直,还在为别人做嫁衣裳,表达了她心中的不平。还有的诗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此外,还有一些诗篇吟咏了男女爱情和山水景物。作为朝鲜时代的天才女诗人,她的才华也得到了朝鲜后期士大夫们的认可。


许兰雪轩的作品很早就传来中国。1598年明人吴子鱼随军东援朝鲜,从许筠处得其诗200多篇。1606年,许筠在朱之蕃出使朝鲜之际将《兰雪轩诗集》予以馈赠。朱之蕃看后颇为惊叹,遂将《兰雪轩集》带回明朝,附上明朝使臣梁有年的序文刊行,引起当时文人的轰动。沈德潜认为她的一些作品“风格意度俱好”。进入18世纪,许兰雪轩的诗又经东来进行贸易的日本人传到了日本,在日本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也有人发现许兰雪轩的部分诗文疑似参考了中国唐诗。无论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女诗人能留下这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才能还是毋庸置疑的。

许兰雪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方苞集

方苞集

十八卷。清方苞撰。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分读经 ,读子史 ,论说 ,序 ,书后题跋 ,书 ,赠送序 寿序 ,传 ,纪事 ,墓志铭等。

桂隐文集

桂隐文集

别集名。元代刘诜作。此集为其门人罗如篪所编,前有虞集、欧阳玄二序,收入《四库全书》,采用明嘉靖间刘诜族孙刘志孔所刊本,共有文4卷、诗4卷。据欧阳玄所作墓志,称其有古文、诸体诗、骈俪书札各若干卷,今集中不载骈俪书札,疑重刻时已有所散佚。罗如篪跋称先梓其诗有14卷,而今本只有4卷,当是编次者所合并。而文集中首载赋13篇,其《兰亭赋》怀古抒情,名动一时。其余则为记、序、志铭、墓表、祭文、书札、杂著等。欧阳玄称刘文根柢六经,属餍子史,躏跞百家,液古融今,自执其鞲,未尝露其儁杰廉悍、踔厉风发之状。又谓刘诜文温柔敦厚似欧,明辨雄雋似苏。清人评刘诜为文宗旨主于自出机轴,而不以摹拟字句为古。

金液大丹诗

金液大丹诗

金液大丹诗,撰人不详。从内容上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五律诗九十余首,论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似为内丹法。其说宗承《参同契》,谓「龙虎还丹本,夫妻喻药基」。其修炼次第为:「一正药根源,二关龙虎门,三凭日月化,四炼魄与魂,五拔阴阳力,六调寒暑喧」。谓三年丹成,即可飞升。辞旨颇隐晦。

人间词话讲疏

人间词话讲疏

民国许文雨著,初版于 1937 年 2 月。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对《人间词话》91 则的讲解,每则都进行了适当的注解,对王国维论词之意多有发明。例如,在讲解 “境界说” 时,会深入剖析王国维对于 “境界” 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诗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等。同时,书中附录了《人间词话补遗》《王国维先生生平及其学说》以及《王国维年表》,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国维的生平经历、学术思想及其《人间词话》的创作背景等,增进对《人间词话》的理解与体认。

梅花喜神谱

梅花喜神谱

木版画集。宋代宋伯仁编绘,刻工姓名不详。原刻于南宋嘉熙二年 (1238年) ; 后有景定二年 (1261年) 刊本。共分上下两卷,书为画梅花蓓蕾以至就实的各个程序。卷上计分蓓蕾四枝、小蕊一十六枝,大蕊八枝、欲开八枝、大开十四枝。卷下计烂熳二十八枝,欲谢一十六枝、就实六枝等一百个花品。每画梅花一态,即配以诗。作者以粗壮的笔毫,作了对梅花次第开放的描写,刀刻浑沦质朴,雕版精工。编绘者宋伯仁在画谱前作序文: “余于花放之时,满口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捋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其态冷冷然清奇俊古。……余干是与其自甲而芳,由荣而悴,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止留一百品。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之……。” 足见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并加以意匠剪裁而创作。

兴禅护国论

兴禅护国论

凡三卷。日僧荣西(1141~1215)着。为日本最早之禅书。荣西系将临济宗黄龙派之禅宗自中国传至日本之第一人,虽受南都北岭诸宗所迫害,然荣西未曾屈服,且以‘镇护国家、兴禅护国’为旨趣,而着兴禅护国论昭示于世,终令传至日本之禅宗得以肇端。本书内容分为十门,即:(一)令法久住门,(二)镇护国家门,(三)世人决疑门,(四)古德诚证门,(五)宗派血脉门,(六)典据增信门,(七)大纲劝参门,(八)建立支目门,(九)大国说话门,(十)回向发愿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