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惺

李惺
  • 姓名:李惺
  • 别名:子伯子,号西沤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川省垫江县
  • 出生日期:1785
  • 逝世日期:1863
  • 民族族群:

李惺(1785—1863),子伯子,号西沤,四川省垫江县(现重庆市垫江县,1997年重庆成直辖市垫江县随之划归为重庆)城南郊冯家湾人。有《西沤外籍》10卷、《可邡诗稿》传世。


李惺,清代教育家。字伯子,号西沤。重庆市垫江县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三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散馆。二十四年(1819)后,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国子监习业、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深感朝廷腐败无能,国事难为,遂以祖母年老为由,辞官归蜀,掌成都锦江书院达20年,前后从教34年,矢志培育英才,从不懈怠,时有“天下翰林皆弟子,蜀中进士尽门生”的美谈。咸丰十年(1860)朝廷许以五品卿衔督办四川团练,以年老力辞不就。著述甚丰,后人辑为《西沤全集》10卷、《西沤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惺嗜古力学,在文学、哲学、书法等方面,造诣宏深。一生著有《药言》、《冰言》、《药言誊稿》、《冰官补》、《掘修补》、《老学究语》、《试帖》、《钢狍馆郄书》、《郄书补》等著作,由学生辑为《西沤外籍》10卷,《西沤外籍》卷刊印行世,共50万余字。留下了许多饱含哲理,颇启人心智的格言警句,如“公生明,廉生威”、“见勤忘劳,习逸成惰”等,至今仍被人当作座右铭。但亦有“妇人多无识见,以故其言多不可听”等侈谈封建礼教之言。《可邡诗稿》收录他创作的古体诗、近体诗近480首,多旅游、感怀、赠答之作,也有不少指斥清廷时弊,反映民间疾苦的佳作。风格清空高淡,一扫诗坛的浓纤之习。他的书法,行笔高雅,飘逸洒脱,苍劲有度,今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有其遗墨。

李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骑马出走的女人

骑马出走的女人

本书收入劳伦斯 中短篇小说十二篇,涵盖了他创作的各个时期,体现了劳伦斯从早期的写实主义直到中晚期的现代主义和实验文体的创作历程。《英格兰,我的英格兰》对英格兰民族性格进行解剖,对民族国家命运深度思考;在《普鲁士军官》里描写了军官与士兵之间的紧张对峙,沉重且压抑;在《骑马出走的女人》里指望寻找一种原始宗教来替代堕落的欧洲文明;在《狐》里以一只狐狸作为象征,表现人物隐秘的潜在意识……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兼证析义

清·张倬撰。成书于1665年。全书3. 3万字。 书凡1卷。该书不以六经分篇, 而专以伤寒兼杂病立论。其将伤寒常见兼证 如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素患咳嗽、宿病咽干 闭塞、头风、心腹诸痛、亡血家、多汗家、积聚动气、疝证、淋浊、泻利、 胎产等, 分作17大类, 以问答形式, 而发明之。尤对各兼证之病因、病理、 证候、治法、鉴别等作了详尽阐释。案《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 止言六 经兼证而不及杂病, 医家不明兼证之意, 往往脉证参差之际, 或顾此失彼, 或治此而妨彼, 为害颇深。张倬于此一一剖析, 使治病者, 不拘于一隅, 不惑于多岐, 亦可谓有功于伤寒矣。另书末所附十二经、奇经八脉、五运 六气、方宜诸源之论, 于伤寒学说研究亦具参考价值。本书不足之处在于 “其所用方药, 亦多偏僻, 恐难取正也” (汪琥语)。此书有清·金阊书业堂 刻本、《四库全书》本, 《伤寒大成五种》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及《张 氏医通》诸种本。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六年丁 未(1667) 金阊书业堂刻本;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藏有 清·康熙间刻本; 北京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版本。

大鹤山人词话

大鹤山人词话

郑文焯撰,龙沐勋辑。大鹤山人郑文焯为近代词学大家,批校宋人词集甚多,朱黄满纸,颇具新意,然散落海内藏家。1933年龙沐勋附记:“友人唐圭璋君,方议汇刊词话,属为搜辑遗佚,因拟汇录先生批校各集,兼及遗札中之有关于词学者,为《大鹤山人词话》若干卷,以报唐君,并先揭载本刊(《词学季刊》),为海内治词者之助云。”是编辑录《东坡乐府》(据《彊村丛书》本)批校语二十五则,如《永遇乐》(天末山横)一首,文焯按:“此词又见《石林词》,元刻既无之,毛本又以意题作‘眺望’,当据元刻及叶梦得词,删去此阕。”有的则用评语,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评语云:“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另有附录“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五通、“大鹤山人词集跋尾”十一则、“大鹤山人论词遗札”二十四则,还有戴正诚辑“大鹤先生手札汇钞”十九则等,对研究郑文焯词学观点皆有助益。《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辑入。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

未曾有因缘经

未曾有因缘经

凡二卷。南齐昙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遣目犍连至迦毗罗城,说服耶输陀罗,令其子罗侯罗出家;及佛陀为波斯匿王与群臣宣说听法之功德,为四石女阐说业报,为只陀王子说五戒开遮之方便等。并将此经付嘱阿难,令其宣布教化,以度众生。

无言童子经

无言童子经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