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维尔

- 姓名:曼德维尔
- 全名:伯纳德·曼德维尔
- 性别:男
- 国籍:
- 出生地:荷兰鹿特丹
- 出生日期:1670年11月15日
- 逝世日期:1733年1月21日
- 民族族群:
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1670年11月15日-1733年1月21日),哲学家、伦理学家。生于荷兰鹿特丹,就学于莱顿大学,学习哲学和医学。16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不久便去伦敦,终生定居于该市。在行医的同时撰写了《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论文集。在书中批判同时代英国伦理学家莎夫茨伯利的伦理学说,认为他关于人们天生具有爱他人的特性的论断没有根据,不能得到经验的证明。日常生活经验揭示的真理是:每人都自私自利而不顾及他人的存在。还认为人们出于利己动机发生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即所谓“私恶即公利”。如酗酒增加了酒的消费量和生产量,最后不仅能增加社会就业人数,而且能增加国家的酒税收入。这种人性纯粹自私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感官快乐”论。基于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常常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作的观察。他的人性完全自私的理论后受到哈奇森和贝克莱等人的批判,但对爱尔维修等人却有一定影响。主张国内外贸易自由,特别是允许进口和生产奢侈品,认为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和国内经济的繁荣。反对对穷人进行文化教育,认为知识会扩大和增加他们的欲望,最终不安于自己的命运。主要著作有《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1723)、《关于宗教、教会和国家幸福的自由思想》(1720)、《对公众的烦恼所作的质朴的辩护》(1724)、《人的来源和基督教的有用性的探索》(1732)。
曼德维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爱丽丝漫游奇境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所著的一部中篇童话。童话的主人公爱丽丝为了追一只穿衣服的兔子而落进了一个洞中。洞中是一个怪异的世界。她走进一个大厅,厅堂四周有许多门,大厅放着的桌子上放着一串金钥匙。她用当中一把打开最小的门,发现里头是一座花园。爱丽丝身体太大,钻不进去,伸手拿一瓶饮料喝了,她立刻变成了10英寸高的小人。桌子太高,她想拿钥匙开门,够不着了。她吃了桌下玻璃盒的一块糕,便一下长到九英尺,这下虽然开了门,可是九英尺的身子更进不了花园了。于是她急得大哭,泪水流成了一个大池子。这时穿衣服的兔子扔给她一把扇子,她拿起扇子一扇又变成了一个小人失足落进了泪池中。爱丽丝好不容易才游到岸边。她来到兔子家,喝了柜子上的饮料,才喝了半瓶,身体就胀得头顶着天花板,胳臂伸出窗外,她的腿太长了,给脚送礼物就只好通过邮局寄去,写上“爱丽丝的右脚先生收”。兔子赶忙扔糕饼给她,她吃一块,身体又缩小了,于是快快钻出门去,来到一片林子里。她吃了林中蘑菇,幸亏这回有蓝色毛毛虫的指点,使自己恢复到了原来的大小。爱丽丝走进了公爵夫人的家,这里她见到一只奇怪的阔嘴猫,它出现的时候,先出现猫的微笑,然后出现猫的头和身躯;消隐时,先尾巴不见,然后身躯不见,然后头不见,最后只剩下猫的微笑。
童学书程
一卷。书论。明代丰坊撰。是书系丰氏为初学书法者而作。是书从论用笔、论次第、论名言、论法帖、论墨迹、论临摹、学书次第之图、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八分等各个角度为学书者指示具体的循序渐进的门径,并举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宜学什么书体,什么碑帖,皆一一写出。
前汉刘家太子传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全文共有甲、乙、丙三卷,但都已首尾残缺。1899年发掘于甘肃敦煌千佛洞石室。原文1卷。又题《刘家太子变》。附有西王母赠桃、宋玉荐友、郑简公作书“举烛”、汉哀帝断袖4则故事,内容与正文无关,有人认为颇似后来“说话”中的“入话”。《前汉刘家太子传》叙写汉朝帝位被王莽篡夺,太子隐逃到南阳。南阳有一张老,其子夜梦太子前来,便按梦中指示接太子来家,假充养子。朝廷悬赏捉拿,太子逃出城外,口中含7粒粳米,并含竹简以呼吸,藏在土中7天7夜得以逃脱。后经耕夫指点,去昆仑山太白星处,得其言教,遂兴兵恢复汉家帝业。此作品被录入王重民等编辑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新儿女英雄续传
《新儿女英雄续传》讲述牛大水与杨小梅这对革命爱侣,面对反动势力对解放区的进犯,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化名为牛刚和杨英,兵分两路前往十分区。牛刚勇敢地打入敌军内部,在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外输送情报,并伺机策反敌军军官;杨英则联合黑老蔡带领的地方武装力量,重新夺回被侵占的解放区,在解放区开展如火如荼的反奸清算与土地革命运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之下,胜利的号角即将在晋中区上空吹响。刻画出英雄儿女们为实现革命解放事业不畏艰险、敢于进取的风貌。
兰盆献供仪
《兰盆献供仪》一卷,宋元照重集,昔孤山法师尝作兰盆礼赞文。三宝目连共为六位。启白忏悔各四句而已。仍用常途罗汉礼请之声。后真悟律师更为天竺祖礼唱之。
不会禅师语录
10卷,清法通说,性灵等编(依驹本印)。序开堂疏,卷第一,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小参,卷第五,小参法语,卷第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辩机缘,卷第七,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参学吟十二时歌分灯,卷第八,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卷第九,杂偈,卷第十,杂偈法派山居船居佛事后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