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冠卿

- 姓名:杨冠卿
- 别名:字梦锡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江陵(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1139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冠卿(1139-?)南宋诗人,杨一作扬,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宋史》无传,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考证,知其曾举进士,知广州,以事罢职,侨寓临安。与范成大、陆游、张孝祥、姜夔等皆有交游。嘉泰三年,陆游撰《杨梦锡集句杜诗序》,时冠卿年六十六。才华清隽,四六文尤流丽浑雅。《贵耳集》卷上载其馆于九江戎司,赵雄罢相帅荆南,道由九江。守帅合宴,杨作致语云:“相公倦台鼎,喜看衮绣之东归;浔阳无管弦,且听琵琶之旧曲。”范成大答书称其“诗词趣高有韵,甚不易得”,尤袤答启称“集工部之诗,恍如己作;诵客亭之稿,大慰心期”。张孝祥《题杨梦锡客亭类稿后》称其文“精深雅健”,不拘一律。则冠卿以诗文有声当时,集杜诗更负盛名。京镗极称其集杜之工,已佚,据陆游序,知其别行。词中《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集杜浑成,可窥一斑。冠卿词,小令清秀婉雅,有五代北宋婉约词之馀韵。长调豪放,如《水调歌头·次吴斗南登云海亭》、《水龙吟·金陵作》、《贺新郎》(薄暮垂虹去),可见其襟抱。今存《客亭类稿》,有宋刊残本,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补为十四卷,附书启一卷,收入《四库全书》,又有《湖北先正遗书》本。《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三十六首。《全宋诗》卷二五五四至二五五六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六一一九至六一二六收其文八卷。事迹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杨冠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印度文学
许地山编著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印度文学》共分为吠陀文学或尊圣文学、非圣文学、雅语文学和近代文学四期。其内容丰富,并有着浓重的印度气息,对中国的印度文学研究和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如季羡林先生评价的,“小说家和梵文学者许地山对印度文学有特殊的爱好……他的《印度文学》篇幅虽然不算多,但是比较全面地讲印度文学的书,在中国这恐怕还是第一部”。
千字文
童蒙读物。南朝梁周兴嗣撰。该书是周兴嗣奉梁武帝萧衍指令,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而成,故称“千字文”。据《梁书·周兴嗣传》记载,梁武帝“次韵王羲之千字,并使兴嗣为文”。而《宋史·李至传》云:“《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钟繇书破碑千余字,命周兴嗣次韵而成”。其说不同。书中四字一句,对隅押韵,便于记诵,后来便成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千字文》成书后,陆续有人为之作注,如《千字文释义》、《千字文考略》等,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千字文》的续编本、改编本以及以“千字”、“万字”命名的同类性质的书,有《百体书千字文》、《万字文》、《集千字文》、《续千字文》、《广易千字》、《增寿千字文》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大多已亡佚。可参阅顾炎武《日知录》卷21“千字文”一节。侍其伟的《续千字文》收入《四库全书》。
前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此为四库全书版。
兰盆献供仪
《兰盆献供仪》一卷,宋元照重集,昔孤山法师尝作兰盆礼赞文。三宝目连共为六位。启白忏悔各四句而已。仍用常途罗汉礼请之声。后真悟律师更为天竺祖礼唱之。
信力入印法门经
五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佛在普光法殿,文殊请问清净初地之法。佛以六十余种五法答之。次问普贤菩萨,云何诸佛无障碍智?乃至无障碍身?普贤叹其难见难知,文殊再请,乃具答之。答已。较量功德殊胜。能灭重罪。其不信者。罪亦无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此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也,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二藏明义,菩萨藏收。渐顿悟入,此即顿教。从如是,讫清净业处,为序分。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为正说分。尔时阿难白佛下,讫经。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