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绶

吴昌绶
  • 姓名:吴昌绶
  • 别名:字伯宛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868
  • 逝世日期:1924
  • 民族族群:

吴昌绶(1868—1924),近代诗人。字伯宛,又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官内阁中书。少时随父宦侨寓吴中,为黄彭年所赏。及居京师,以密字自给,未尝干谒权贵以求通达。读书能贯穿古今,精目录、金石之学,诗词笺奏,涉笔即工。辛亥革命后,究心掌故,仿谈迁《国榷》例,辑成《四考》,又刻印《松邻丛书》、《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十六家墨说》。著有《松邻遗集》。生平事迹见《晚晴容许汇》卷一八二。


长于公牍、章奏、启、笺文字,因 而辅佐吴尚书(海襄)、吴侍郎(重熹)为幕客。吴氏好刻书,长于影刻,为清末刻书人。刻有《双照楼词》,影宋本书有吉州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三卷、《醉翁琴趣外篇》六卷、《晁氏琴趣外篇》六卷、《酒边词》一卷、《放翁词》一卷、《可斋词》七卷、《芦川词》二卷、《石屏词》一卷、《梅台诗余》一卷,影元本书有延祐本《和常先生云山集》、凤林书院《草堂诗余》三卷,影明本书有洪武遵正书堂《草堂诗余》前集二卷、后集二卷,正德仿宋本《花间集》十卷,影日本五山仿元本《中州乐府》。值得一提的是,影宋本《于湖居士乐府》四卷,底本为袁寒云夫人刘梅真女士摹写,其所收皆宋元明刊,于宣统(溥仪)三年(1911年)在武昌开始影雕,至民国六年(1917年)书成,纸墨用料选为上等,刻印很精,吴氏亡后,书版归武进陶氏“涉园”,陶氏又有续集刻在一起,更名为《景(影)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新中国成立后,书版归北京中国书店刷印出版,1960年又转为中华书局继续印行。

吴昌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汉尼拔

汉尼拔

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雅各布·阿伯特写给青少年的世界历史通识性读物。本书讲述了迦太基名将、军事家——汉尼拔辉煌壮丽的人生。他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长大后他率领大军深入罗马腹地,给予罗马沉重打击,终因远离后方,深陷敌境,最终大败而归的历史。

董贝父子

董贝父子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董贝是伦敦大商行董贝父子公司的老板,为人傲慢,心肠如铁石。妻子死去,为他留下女儿芙洛伦丝和儿子保尔。董贝认为女儿与公司无关,对她非常冷酷;而对儿子则关怀备至,把他当成公司的继承人。不料小保尔体质娇弱,经不起父亲的“关照”,没有多久就夭亡了。董贝把儿子之死看作是对自己事业的致命打击,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让她给生养一个继承人。但后妻受不住他家那种阴森可怕的气氛,终于离开了他。第二次婚姻的失败,使董贝深受刺激。他从此对公司事业开始冷淡,公司日趋衰落,终于破产。董贝变得孤苦伶仃,越来越感到绝望。就在他决定自杀那天,已婚的女儿芙洛伦丝带着一周岁的儿子回到伦敦,主动与父亲和解。董贝便愉快地与女儿生活在一起。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

元始天尊劝人诵经呼名,使人长生益寿。

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明人文言韵语短篇小说,丛书集成本《杂纂》收“游戏文”八种,而《会仙女志》即为其中之一。云系“据宝颜堂秘籍本排印”。文不长。题曰“高寄斋订正《会汕女志》”,“明会稽哪唬仲玉撰”。文前有二《序》,其一署“赐进士第养吾陈士元嘉靖癸丑(1553)秋九月十有六日”;其二署“赐进士第监察御史斗南祝乾寿撰,嘉靖丙辰`1556)五月望日。一《序》后是《刻<会仙女志)题辞》,署日“嘉靖壬子,(1552)三月五日会稽玄阳仙史邮唬题”。文末有《后序》,署“隆庆元年(1567)三月四日宝姿小渔唐子汝揖为,玄崖兄书于留都牛首四华山房”。小说所叙:玄阳仙史年甫弱冠,读《易》于玄阳洞天。忽有一女子,年方十六七岁,飘然至焉。自谓处子,“乃天府英灵.会自蓬液,与子凤缘,愿执栉巾”。仙史始疑其不贞,为“暮夜淫奔”,以自己已聘陈氏女未娶,辞而逐之。仙女不以为恼,反认作此人不凡,为可.与言者。遂与仙史“谈子午之窟,泄天地之秘,阐阴阳之精。”二人问答歌赋一通。仙女因与仙史有夙缘,·愿化作清风一袭,入于陈氏之躯,“终身为子执箕帚。”仙女去。不久陈氏病,仙史往探,见其容貌言谈宛然仙女。待其病廖,即完礼成婚云云。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长篇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作。系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和某些有关传说资料创作而成。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又对嘉靖本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并合二则为一回,以对偶标目,成为现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至王濬平吴结束,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近百年间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反映人民在动乱时代所受灾难和痛苦,暴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提供许多生活斗争经验和策略。作者“拥刘反曹”,始终以蜀汉为全书主导方面,把刘、关、张和诸葛亮当作小说中心人物。在一百二十回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五十一年间事占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仅写十六回即草草结束。所写四百余人物,多栩栩如生,曹操、关羽、诸葛亮、张飞等形象尤为我国人民所熟悉。作品善于表现战争,千变万化,各具特点,如“温酒斩华雄”、“空城计”、“安居平五路”等许多故事都脍炙人口。文字用浅近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但作品诋毁黄巾起义,描写人物亦有“夸过其理”之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明嘉靖壬午刊本和1973年排印本等。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宋法天译。二卷。瑜伽密教经典。述金刚手为精进授王和印捺啰部帝王说金刚大乘的故事。上卷说佛在广严城庵罗树园为印捺啰部帝王说佛教四乘及金刚乘要义,以及金刚手曾在最上城为南印王精进授王说金刚乘的故事。下卷说金刚手在曼誐罗补大城为印捺啰部帝王等演说金刚乘的故事,并说金刚手在乞乞那山说金刚乘法要,包括事师八法、二谛、弟子四相、五补特伽罗、灌顶曼荼罗次第及四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