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绶

- 姓名:吴昌绶
- 别名:字伯宛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868
- 逝世日期:1924
- 民族族群:
吴昌绶(1868—1924),近代诗人。字伯宛,又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官内阁中书。少时随父宦侨寓吴中,为黄彭年所赏。及居京师,以密字自给,未尝干谒权贵以求通达。读书能贯穿古今,精目录、金石之学,诗词笺奏,涉笔即工。辛亥革命后,究心掌故,仿谈迁《国榷》例,辑成《四考》,又刻印《松邻丛书》、《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十六家墨说》。著有《松邻遗集》。生平事迹见《晚晴容许汇》卷一八二。
长于公牍、章奏、启、笺文字,因 而辅佐吴尚书(海襄)、吴侍郎(重熹)为幕客。吴氏好刻书,长于影刻,为清末刻书人。刻有《双照楼词》,影宋本书有吉州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三卷、《醉翁琴趣外篇》六卷、《晁氏琴趣外篇》六卷、《酒边词》一卷、《放翁词》一卷、《可斋词》七卷、《芦川词》二卷、《石屏词》一卷、《梅台诗余》一卷,影元本书有延祐本《和常先生云山集》、凤林书院《草堂诗余》三卷,影明本书有洪武遵正书堂《草堂诗余》前集二卷、后集二卷,正德仿宋本《花间集》十卷,影日本五山仿元本《中州乐府》。值得一提的是,影宋本《于湖居士乐府》四卷,底本为袁寒云夫人刘梅真女士摹写,其所收皆宋元明刊,于宣统(溥仪)三年(1911年)在武昌开始影雕,至民国六年(1917年)书成,纸墨用料选为上等,刻印很精,吴氏亡后,书版归武进陶氏“涉园”,陶氏又有续集刻在一起,更名为《景(影)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新中国成立后,书版归北京中国书店刷印出版,1960年又转为中华书局继续印行。
吴昌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曹子建集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类篇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玉篇》相互参照,所以由王洙等人修纂《类篇》,同《集韵》相辅而行。《类篇》是修纂《集韵》的副产品。《类篇》全书分十四卷,又目录一卷,每卷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实为四十五卷。其分部及各部排列顺序,基本上沿袭《说文》,仍为五百四十部,只个别地方有较少改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修纂,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成书。本书旧版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所刻杨州诗局刊行的楝亭五种本,光绪二年(1876)姚觐元翻刻本(即一般所说的“姚刻三韵本”)。1984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姚刻三韵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出版了影印本,并于书后附加了四角号码索引。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道教经典。简称《灵书紫文上经》。一卷。传说为后圣君命五老上真仙都授青童君,青童君授王远游,使下教世上有仙籍者。有所谓采饮飞根吞日气和采饮阴华吞月精,以及拘三魂、制七魄之法。又谓如能当日、月初出之时,或在床上如法进行修炼,会“面生玉泽”,可以“不老”。收入《道藏》第三百四十二册。
镜花缘
长篇章回小说,清李汝珍撰,全书共100回。李汝珍,字松石,直肃大兴(今北京市)人,一生鄙视功名,仅做过“县丞”之类的小官。平生学识广博,精通音韵、书法、绘画、星卜,弈戏之类也都触手成趣。其作品除《镜花缘》外,还有《李氏音鉴》、《受子谱》、《围棋谱》等书。《镜花缘》是其竭20年心血创作而成。小说写唐武则天时,诏令百花寒冬齐放。因悖于天命,百花神被谪人间,托变为100位女子。百花之王托生为唐敖之女。唐敖科举落第,心绪郁闷,与妻弟林之洋去海外经商游览。沿途所见诸国奇风异俗,后入小蓬莱求仙未返。唐敖之女小山出海寻父得天书一卷。回归后逢武则天开考女科,百位仙子全部被录取,共聚人间,赋诗游戏。尽诉离别之情。作者意在颂扬女子才华,因此笔下人物或文才出众,或武略超群。书中所叙海外景色想象丰富,色彩浪漫,虫鱼鸟兽,乃至花草树木无不赋以神行仙灵。书中人物刻画和讽刺手法的运用较为成功。如吝啬成性的毛国民,因其一毛不拔。结果长了一身白毛。但小说后半部分人物形象性略有不足,且有炫博逞奇之嫌,鲁迅曾评为:“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不能自己矣”。在思想内容上,书中反对男尊女卑,批判了传统的道德思想。但宣扬因果报应等又反映出其落后的一面。此书在清代曾列为禁书。《镜花缘》有道光元年本,光绪14年本。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该书。
国朝献征录
一名《献征录》。明焦竑撰。一百二十卷。作者曾参与修纪传体本朝史,此书即依修国史时所搜集的资料,并在其后继续补续编辑而成。所载为明太祖洪武至明世宗嘉靖时期朝野的名人事迹,体例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庶人无官者,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隐佚、寺人、释道等目分别记载,共六十八门。本书搜集极广,保存了丰富的明人传记资料,可用来校正实录和《明史》之误。缺点是叙述芜杂,兼有前后牴牾之处,不皆可据。所引之书,凡所载神道碑、墓志铭均注明作者,而所载野史、杂文资料等多未注明出处;有注有不注,不免疏略。但仍是一部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书。此书清时列为禁书。有明万历刊本;1965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收入《中国史学丛书》。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