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肖

汉肖
  • 姓名:汉肖
  • 别名: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布鲁克林
  • 出生日期:1857
  • 逝世日期:1914
  • 民族族群:

托马斯•W.汉肖(Thomas W. Hanshew,1857―1914),美国作家和演员,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他十六岁时就登台演出,演艺生涯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在伦敦与出版机构合作,开始了文学创作。他使用“夏洛特·梅·金斯利”等笔名,创作了 150 多部小说,其中一些是与妻子玛丽·E·汉修 (Mary E. Hanshew) 合著的。他笔下最著名的人物是汉密尔顿•克里克侦探,这位侦探因为善于伪装而被称为“千面人”。他居住在伦敦克拉格斯街,苏格兰场督察纳科姆经常向他咨询。

汉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增注唐策

增注唐策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魏徵作“魏证”,与《古文集成》同,则亦宋人作也。其集中所录,兼有唐人策论、书状、表奏之文,而独以《唐策》为名者,盖辑以备答策之用,从所重耳。每篇略标其要语於上方,而卷前目录又摘其所标之语於题下,中间注语有“崇曰”、“张曰”、“李曰”、“窦曰”、“董曰”诸目,“崇曰”一处作“王崇”,则是其名,而馀又皆题其姓,均莫详其所自,亦不知诸人为谁。殆当时盛行,其本互相训释,而书贾合刊之耳。所注虽简略,而所录皆唐人名作,持择颇审,非明代坊选,冗滥无序者可比,存之亦足备采择也。

东廓集

东廓集

全称《东廓邹先生文集》。十 二卷。卷首为序跋和目次,卷一至四为序疏说记,卷五、 六为书简,卷七为答问,卷八为杂著,卷九、十为碑传志 铭,卷十一、十二为诗。其中《青原赠处》是最早记载王 阳明“四句教”的文献之一。明邹守益 (1491—1562)撰。邹守益字谦之,安福 (今江西西部) 人。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隆庆初追谥文庄。邹守益传王守仁之学,诗文皆阐发心性之语。其门人陈辰始编录作为东廓初稿。东廓,山名,为邹守益讲学处。诸门人又梓其切要一百二十四篇,名曰摘稿,而晚年著述,则未之备。此编为嘉靖中所刊,题建宁府知府刘佃汇选,同知董燧编次,通判黄文明抡集。又题门人周怡、宋仪望、邵廉续编,孙德涵等十八人重辑。错互颠舛,不知出于谁手。史称世宗欲去与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下狱拷掠。嘉靖二十九年 (1550)九庙灾,守益疏陈上下交修之道,又忤旨落职。其疏具载本传,此集中不载。考 《千顷堂书目》,此集之外尚有《东廓遗稿》十三卷。今未见其本,或别收于遗稿中。

文章例话

文章例话

选一些好的文章给少年们读读……我在后面说些话……就普通文章的道理跟读者谈谈。 我要告诉读者,写文章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的精当一点,话说的确切一点周密一点儿罢了。 这本小书选录了二十四篇文章……我决不说这些文章以外再没有好文章,我只想给读者看看,这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要写好文章绝不是铺一张纸,拿一支笔,摇头晃脑硬想一阵就能办到的事儿:读了这二十四篇之后至少可以悟到这一点。 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读者看这本小书,请不要忘了这一句:养成习惯。

奉时旨要

奉时旨要

清代江涵暾撰。全书以阴阳五行分属,列为七卷。全书共收录了伤寒、中风、温病等六十余种疾病,以阴阳五行为纲,辑《内经》之要言,诸家之正论,并结合著者数十年的实践精华,对所收诸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诊治等进行了阐述。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每一病症之后附有汤头歌诀,便于读者临床使用。

张文襄公选集

张文襄公选集

本书不分卷,张之洞撰。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字香岩;清直隶南皮人。初由进士,屡膺督学典试之命。光绪七年以降,由阁学,外任督抚垂三十年。后入为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襄」。所遗著述,经潜江甘云鹏等辑为「张文襄公全集」,于民国二十六年印行。全集除卷首两卷外,都二百二十八卷。本书就其「奏议」、「公牍」、「电奏」、「电牍」及「书札」中选出关涉台湾各文,依时日顺序,混编成帙。综其内容,区分三部:一为关于对日商务交涉与台湾人事。时在同治甲戌(十三年)牡丹社事件后之六年(琉球亡后一年),张氏以词臣言事,深以保台为急。二为关于中法战争法军侵台前后兵事。时张氏任两广总督,奉命规越援台;凡是涉及台湾之奏稿、文移,均予采入。三为关于甲午、乙未(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割台之役后援事宜。初时,张氏尚任湖广总督;随后,调署两江。由于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以及与唐(景嵩)、刘(永福)有旧交关系,竭力支援台防。书末,并附录「全集」卷首所载张氏「墓志铭」(陈宝琛撰)及两传文

慈悲水忏法

慈悲水忏法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之助,殷重忏悔并以三昧水洗疮,疮乃愈。师为启后人忏悔之门,遂作本书。本书形式亦如其他忏法书,首先对诸佛菩萨归命,其次举忏悔文,对一切烦恼障、业障、四生六道之一切报障等忏悔终了,最后有发愿回向文。众生若依此忏法至诚忏罪,则可消释宿世冤业。此即后世盛传之‘水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