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微

陈少微
  • 姓名:陈少微
  • 别名:字子明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少微,字子明,号衡岳真人。唐代道士。撰《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各一卷。

猜你喜欢的书

潜溪集

潜溪集

文别集。明宋濂(号潜溪)著。八卷。本集所收,均为写于元末之文,原本系郑涣兄郑仲舒所辑,由郑涣增补编定。初刊于元至正年间,有陈旅序、至正十三年(1353)王祎序、欧阳玄序、至正十六年郑涣跋。另有明黄溥辑刊《潜溪集》十八卷,与本集内容不同,是宋濂一生著作的选本。据《宋学士文粹》郑济跋,《潜溪集》原本四十卷。但今见此集均只八卷,当为明人所删并。八卷。原刊本已不可见,今存明嘉靖十五年(1536)温秀校刊本。

昆仑河源考

昆仑河源考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其为石园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以布衣身份参编《明史》,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庙制图考》、《石经考》、《历代宰辅考》、《石园文集》等多种。本书共一卷。作者以为元笃什言《河源昆仑》与《史记》、《汉书》不合,《水经》所载亦有谬误,故而历引《禹贡》、《禹本纪》、《尔雅》、《淮南子》及各史之文以考证之。旧说如张骞言河源出盐泽、司马迁言河源出于阗等。后来诸书,都无异说。《唐书·吐谷浑传》,始有李靖望积石山览观河源之言,而亦未确有所指。潘昂霄等以鄂敦塔拉之潜行复见者,指为河源,以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即古积石山,指为昆仑,《元史》将其观点采入《地理志》中。万斯同对上述旧说一一考辨,得出河有两源之说。今天看来,万氏之言也并不确切,但所引史料颇多,可验证古人之河源观。《昆仑河源考》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史地类》,见第九册。

雍录

雍录

陕西地方志。南宋程大昌撰。 十卷。大昌字泰之,安徽休宁人。绍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转知泉州,著有《禹贡论》、 《诗论》、《考古篇》等书。程氏以《三辅黄图》、 《唐六典》、 《长安志》、 《长安图记》及绍兴间秘书省诸图互相印证,于绍兴年间(1131—1161)成书。因关中为《禹贡》雍州地,故名。其时陕西已被金兵所占,兼含不忘故土,恢复中原之意。约十万字。杂记关中周、秦、汉、隋、唐、五代之城苑宫殿,山水、郡县、庙陵、苑囿、事物、寺观等类,以及汉唐用兵攻取守备要地和职官、军制的变迁。附有地图,并作说明,颇足参考。

苗疆风云

苗疆风云

民国“北派”武侠名著。在普洱西南方,紧邻缅甸的那一道边疆,正是葫芦野夷界,在野夷界之南,后来便是所谓猛连宣抚,但在清初时节,那地方似乎尚未经宣抚,一片全是蛮苗交错,可说一句是化外之地。在猛连与葫芦野夷界之间,有一带山脉,那是属于金沙江以北的云岭山脉的一支。此间地广人稀,尽为葫芦野的一种苗人所集居,其族世以勇武为荣,若干年、若干代下来,相沿成风,因此小孩子秉了祖先强悍的体气,生下来就与他处的人不同,发育既极坚实,练武尤为他们的天经地义……

万柳溪边旧话

万柳溪边旧话

一卷。元尤玘撰。尤玘字君玉,号知非子,无锡(今属江苏)人。宋著名诗人尤袤之后,官至户部尚书。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尤氏先世事,其中所记尤袤事迹颇多,可补正史之缺误。有清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知不足斋丛书》(第十集)本、《学海类编》(集余一)本、《锡山尤氏丛刊》(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 (文学类) 本等。

咒小儿经

咒小儿经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