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农

坎农
  • 姓名:坎农
  • 全名:沃尔特·坎农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威斯康星州
  • 出生日期:1871.10.19
  • 逝世日期:1945.10.06
  • 民族族群:

沃尔特·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 1871.10.19-1945.10.06),美国生理学家。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897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96年当他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时,就根据著名生理学教授鲍迪奇(Bowditch,H.P.)的建议,应用当时刚发现的X射线,对消化管的运动情况进行了观察。他在哈佛医学院毕业的前一年即任该院动物学讲师,毕业后转为生理学讲师,1902年晋升为助教授;由于他出色的教学能力,于1906年继退休的鲍迪奇担任乔治·希金森(George Higinson)纪念讲座教授,此后领导该生理系36年之久,直到1942年退休。坎农在消化管方面的工作,详细描述了吞噬和胃的蠕动过程,不同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时间,以及幽门的控制和小肠的蠕动等,这些研究都总结在《消化的机械因素》(The Mechanicalfactors in Digestion,1911)一书中。在研究消化管运动期间,坎农注意到实验动物在情绪兴奋时常出现胃肠运动的抑制,这促使他进行了强烈情绪激动影响机体功能和疾病状态的研究,注意了交感神经系统在体内所起的作用,他在1911~1915年期间提出了交感神经系统“应急”功能的概念,并主张肾上腺髓质只在疼痛、寒冷、情绪紧张时、缺氧和外伤等紧急状态时才大量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Bayliss,W.M.)等合作,从事创伤性休克的研究;他最初着重于休克时酸中毒的治疗,后来证明酸中毒是由于休克时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致。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在《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1923)一书中。战后坎农又转入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1921年,大约在洛伊证明迷走神经通过化学介质影响心脏活动的同时,坎农以去神经的在体心脏为观察指标,发现刺激支配肝脏的神经可引起去神经心脏的跳动频率加快,并发现此效应在切除两侧肾上腺后仍然存在。这一发现被认为可以与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洛伊的实验相媲美。坎农对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逐渐导致他提出一个后来在生理学中广泛被使用的概念——稳态(homeostasis)。在延续近十年的工作中,他发现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使体内液体环境保持在某种恒定的状态。这被认为是伯尔纳关于内环境恒定概念的一个发展。关于稳态的概念,坎农在《躯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Body,1932)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目前,稳态一词已发展成为近代生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机体整体以及体内某一功能系统、器官甚或一个细胞或细胞器在各种调节和控制机制作用下所保持的功能和结构上的动态平衡,是机体或任何一个有生命系统的根本特征之一。在三十年代,坎农和罗森布卢兹(Rosenblueth,A.)等合作,在神经作用的化学传递方面作了重要的工作。他们在1937年提出,交感神经末梢可能释放两种称之为交感素(sympa-thin)的物质,一种是兴奋性的,一种是抑制性的,后来经人证明,这实际上就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坎农除积极从事科学活动外,还关心社会和政治。他曾在1935年到中国,在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 他还曾热情声援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的斗争;他和同时代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密切交往,同情苏维埃革命。

坎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黑夜天使

黑夜天使

黑色悬念小说代表作。一名男子因谋杀情妇被判处死刑,然而,妻子却相信他是无辜的。随着死刑期渐渐临近,她开始了为丈夫洗净嫌疑的行动。凭着手头掌握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证据,她闯进了应招女郎和流氓地痞的黑暗世界,经历了一个个生死考验,最后成功地找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

康熙新昌县志

康熙新昌县志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志,清康熙《新昌县志》。共十八卷,约18万字。知县刘作梁、邑人吕曾柟修纂。康熙辛亥(1671)成书。刊本存浙江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有抄本及光绪重刊本。康熙志以《万历县志》为底本,调整纲目,加以补充,但仓促成书,错讹较多。

松亭行纪

松亭行纪

游记。清高士奇(1644—1703)撰。一卷。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官礼部侍郎。撰有《塞北小钞》、《春秋地名考略》、 《扈从西巡日录》等。康熙二十年(1681),帝奉太皇太后行幸温泉兼巡塞外,士奇扈从。三月二十日自北京出发,出喜峰口至承德围场、察汉城等地,五月返京。是书记其始末并道里见闻,约一万余字。记及河北、 内蒙山川、城邑、名胜古迹、道路、关隘、温泉、风俗等颇多,足资参考。有《四库全书》本。 《说铃》本等。

续蟹谱

续蟹谱

续蟹谱,一卷,褚人获撰,记述螃蟹的专著。《昭代丛书》本。

胜鬘经义记

胜鬘经义记

佛典注疏。隋慧远撰。两卷。是对《胜鬘经》的论释。本书认为《胜鬘经》第一至第四章明“大方便”,亦即一乘之因;第五章明“一乘”,即一乘之果。因果相合,所明为一乘之行法。自第六至第十三章所明为“大方广”,亦即一乘之理法。理法、行法相合,显一乘之体。第十四章明“信顺之益”。前十四章总阐“自利行”。第十五章即“胜鬘师子吼”,阐“利他行”。本书历代大藏经均未收载,日本《卐字续藏》收有上卷,下卷久佚。今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下卷,系伯2091号,首残尾全,尾题:“胜鬘义记卷下,释慧远撰之也。”并有题记:“大隋大业九年(613)八月五日沙门昙皎写之,流通后世,校竟也。经疏卷之下。”

释摩诃衍论记

释摩诃衍论记

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