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道人

- 姓名:蔺道人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 出生日期:约790
- 逝世日期:850年
- 民族族群:
蔺道人(约790~850年),唐代骨伤科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道家,精于骨伤科的理论和治疗技术,热衷于为伤折者服务。九世纪中,唐室日趋衰竭,统治者试图解决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决心改变“不务农桑,空谈彼岸”的“僧徒日广,佛寺日崇”的状况,于公元845年下令佛僧道尼二十六万多人还俗生产,拆寺四千六百余所,收上田数千万顷,这个措施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破坏了当时僧、道人士和寺院的医疗救治活动。蔺道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长安逃避到江西宜春县钟村,怀着悲观厌世的思想,盖茅屋、种田亩、隐名埋术,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一次,经常帮助耕耘的彭老头,对他讲起儿子因砍材坠折颈椎、肱骨,因为得不到很好治疗可能造成残废。蔺道人才重操旧业,用自己精巧的正骨技术,为这位骨折十分严重的患者治愈了伤痛。从此,远近知名,求者甚众。蔺氏即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彭老头,并将自己珍藏的骨伤科专著《理伤续断方》,无代价地赠送给这位老人,自己却另寻安静环境去度残年了。从此,彭老头得蔺道人的传授,成为当地一位知名的正骨专家。当时江西的一位统治者,知道这条事的来龙去脉后,便派人四处寻找蔺道人,很想发挥其才学技术,不料已无踪影,人们便传出蔺道人是一位神仙下凡的故事。因此,书名也被改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实际上是一位杰出的骨伤科专家。他在晚年将《理伤续断方》传授给彭老头并流传后世使千百年来无数伤折病患得到相当科学的处理而恢复健康,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蔺道人的《理伤续断方》,在我国正骨伤科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骨伤治疗常规:强调正骨麻醉、清洁伤口、检查诊断、牵引复位、敷药固定、定期复查、换药及其次第运用等,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在治疗技术上如改进骨折固定的方法及原则;创造性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粉碎性骨折;创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臼等,都是很突出的成就。后世正骨多宗此书。
蔺道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孟德斯鸠:政治与历史
《孟德斯鸠:政治与历史》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生前出版的部著作,也是他的一部代表作,是他进入理论成熟过程的里程碑。它不仅以精微深刻的阐释成为研究孟德斯鸠和现代政治科学诞生的一部经典,而且也包含着贯穿作者毕生思想的众多主题的开端,尤其是他独特的文本阅读方法和“理论迂回”的战略。
花里活
三卷。明陈诗教撰。著有《花里活》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往今来的花卉故事。全书按朝代分编,内容大多因袭陈言,特别是在考证方面疏漏较多。至于《花里活》的书名,来源于唐李贺《秦宫诗》中“秦宫一生花里活”之句,秦宫本是梁冀的奴才,这里引以自比,既有失作者的身份,也见陈氏失考之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列为存目。
灵枢经脉翼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枢》经脉之旨者,更加演绎,自成一家之言,复疏《灵枢》有关原文于下,并以滑寿《十四经发挥》注文列于后,意在羽翼《灵枢》,而有功于医道,故名。书中图文互解,通俗易懂。十二经脉以流注次序为先后,均分别绘图作注,并附歌诀。歌有“总歌”、“穴歌”、“是动所生歌”等。末附音释。成于弘治十年(1497),未见刊行,一九八四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抄本影印出版,收入《中医珍本丛书》。
燕丹子
《燕丹子》作为一部现存的汉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是以战国末期,强秦将吞并燕国为历史背景,叙写了燕太子丹为雪秦耻、拯救国祚,延请刺客荆轲去秦国行刺秦王,终致失败的悲剧故事。《燕丹子》流传至今,原貌已不可见,今本是清人纪晓岚从明代《永乐大典》中全文抄出后,授学者孙星衍校订、整理出来的。《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李晄(1450年—1469年),即朝鲜睿宗(조선 예종),朝鲜王朝第八任君主(1468年—1469年在位),字平甫,又字明照,是朝鲜世祖李瑈次子,母为贞熹王后尹氏。初封海阳大君,天顺元年(1457年)其兄懿敬世子李暲(朝鲜德宗)亡故后被立为王世子,成化四年(1468年)继位,成化五年(1469年)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同年去世。死后庙号睿宗,明朝赐谥号襄悼,朝鲜加谥为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葬于昌陵。侄子李娎即位,是为成宗。
癸巳论语解
亦称“南轩先生论语解”。南宋张栻撰。十卷。成书于乾道九年(1173年),是年岁在癸巳,故名。此书在写作过程中,曾与朱熹往复商讨。考《朱子大全》集中备载与栻商订此书多至一百一十八条,又订其误字二条。张栻改正者仅二十三条,余则悉仍旧稿。学术论辩,相互开益,不必以朱子为是以栻为病,何况有始异而终同者。全书按《鲁论》编次,每卷解两章。重在讲义理,贵在诠解孔子“仁”的思想。如解“人不知而不愠”时,曰:“盖为仁在己,岂与乎人之知与不知乎!”解“巧言令色鲜矣仁”,曰“此所谓巧言令色欲以悦人之观听者,其心如之何?故为鲜矣仁。若夫君子之修身谨于言辞容色之间,乃所以体当在己之实事,是求仁之要也”。书中多处援引程子之言来阐发其理学思想。如引程子“四箴”来解“克己复礼”。并认为“学者果欲从事于圣门,则可不以颜子为准的哉”!解“樊迟问仁”,谓“仁者视万物犹一体,而况人与我同类乎!故仁者必爱人。而其所以爱人者,乃仁之所存也”。此论与程颢思想如出一辙。虽其中杂有维护封建礼教,主张安贫乐道的诠解,但不失为一本具有自己思想特色的诠解《论语》的著作。有《四库全书》、《丛书集成》本。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d/file/books/7345bacfd1f97ea3b1e4712000f4281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