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

侯外庐
  • 姓名:侯外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山西平遥人
  • 出生日期:1903年2月6日
  • 逝世日期:1987年9月14日
  • 民族族群:

侯外庐(1903年2月6日—1987年9月14日),哲学家、史学家。原名玉枢,山西平遥人。五四时期曾接受新思潮影响。1924年在北平大学法学院修法律,同时在师范大学兼修史学。1925年结识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主编《下层》秘密刊物,宣传革命思想。1927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国旅法语言组支部书记,并开始《资本论》的翻译工作。1930年回国,在哈尔滨法政大学任教,讲授经济思想史。1932年在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任教,讲授唯物史观、经济学。同年,译出《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1934年回山西太原,继续翻译《资本论》,于1936年出版中译本《资本论》第一卷。并研究哲学和中国古代史。1938—1947年在四川重庆主编《中苏文化》杂志。1941年出版《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在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1942年写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的发展。接着又写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了自明清之际到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1946年与罗克汀合著《新哲学教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同年,与杜国庠、陈家康、赵纪彬拟定写作《中国思想通史》的计划,1949年完成前3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1950—1954年任西北大学校长(后兼任至1959年)。195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继续主持编写《中国思想通史》,至1960年完成(5卷)。为中国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论述中国思想的通史。1977年主持编写了《中国近代哲学史》。1984年与邱汉生、张岂之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自撰学术传记《韧的追求》。

侯外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异闻总录

异闻总录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 共四卷。通行的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 《笔记小说大观》题作宋人,据卷四《汪尹师男》 “乾道戊子岁……予宗仁光基时为房陵尉,亲见此事”云云,应是宋孝宗前后的人。但据卷一《林行可》、 《上官士平》、 《胡雨岩》、卷二《韩元英》等则,所记均金元间事,则最早应是元时人,或谓此书本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随手剽掇,取充卷帙”,亦是一说。本书共收鬼怪故事一百则,无标题,约三万余字。大多事涉唐宋,少量涉及金元间事。内容均是谈鬼神报应,荒诞不稽;文字简略粗疏,也没有严格的诠次标准。但透过谈鬼说怪的荒诞外衣,也可窥见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些故事也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喻意义。如《萧注》等则,谈的都是被主人私自杀害的侍婢变鬼索命或作怪的故事,暴露了唐宋时阶级压迫的残酷和主奴关系的紧张。 《新城县村渡》一则,写鬼卒摆渡还照例主动付钱,而“平时兵卒经过,未尝有也”,似寓有“人不如鬼”的深意。《岳珂》写岳飞之孙岳珂深夜至谯楼访“鬼”使鬼魅息影的故事, 也能发人深思。另外,还有一些篇章,则借鬼写人,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坚贞。如《贾知微》、 《韦子卿》写人神之恋,颇有人情味。 《齐推女》一则,是书中最长的一篇,约二千多字,写湖州参军韦会与齐推女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曲折离奇,韦会耿直不信邪和对爱情的忠贞均有较好的表现;韦会为使妻子复活去求田先生而忍辱负诟的情节,似对《聊斋志异·画皮》后半部的构思有所影响。另外,像《李濯》写冥官希望转生时智慧不致泯灭,若作为探讨人脑积累知识的连续化的“科幻小说”看,也颇有趣味。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一卷。唐智通译。永徽四年(六五三)出〔开〕。亦称《多唎心经》。密教经典。属持明密教观世音部经典,说多罗菩萨(多唎)陀罗尼法。唐玄奘亦译有《观世音菩萨随心咒》,集入《咒五首》。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法华经玄义节要

法华经玄义节要

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明智旭节并跋。

净土承恩集

净土承恩集

淨土承恩集,一卷,清芳慧编并跋,心永序。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十诵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比丘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为萨婆多部所传之比丘戒本。内容系随布萨说戒之仪例,列有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九十波夜提法、四波罗提提舍尼法、百十三众学法与七灭诤法,共二百六十三戒,卷末并载有过去七佛之略戒、流通偈。与广律之十诵律相比,其数目及顺序稍异。敦煌出土之藏卷中,有此戒本之古写本一卷,系西凉建初元年(405)所书写者,今藏于大英博物馆。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另于库车发现此戒本之梵文本,其后遂有梵本与罗什译本之比较翻译校订本之出版。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