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申芗

叶申芗
  • 姓名:叶申芗
  • 别名:字惟郁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闽县人
  • 出生日期:1780
  • 逝世日期:1842
  • 民族族群:

叶申芗(1780-1842),字惟郁,初号萁园、培根,后号小庚,又号小庚子,晚号瀛蠕词叟,叶观国第七子,福建闽县人。父亲叶观国为清代福建著名诗人,有《绿筠书屋诗钞》十八卷。叶申芗与六位兄长均有声名,其中五人登科。三山叶氏累代世宦相继,创“五世八翰林”记录,在科举、文学、藏书、书画、教育、科学方面显著,绵延至近代,乃福州著名家族。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云南为官近二十年,在浙江为官三年,在河南为官六年,卒于位。最高官职为河南府知府、代理河陕汝道。申芗嘉庆六年(1801)拔优贡生,九年(1804)举人,十四年(180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1811)散馆,历任云南富民、昆明等县知县,东川府巧家同知,署曲靖府、广南府知府,改选浙江绍兴府、湖州府同知,宁波府知府,河南府知府,护河陕汝道,为官以廉明强干称。性情疏狂,嗜好酒与书,自许"词颠"。词学交游甚广,与林则徐、梁章钜、孙尔淮、冯登府等不同词学流派者皆有词唱酬。著有《小庚词存》、《本事词》、《天籁轩词谱》、《天籁轩词选》及《小庚诗存》等。并辑有地域性词选《闽词钞》,开启近代闽中词学先河。由官方主办编纂的《钦定词谱》和由万树个人编辑的《词律》对后世词坛填词创作或撰写词律著作等影响至为深远。他是清代嘉道年间知名的词人、词学家。

叶申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游国恩著,本书列为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之一,1968年初版,1972年二版。全书十八章,首章总论文学之范围及文学史,以后各章从中国文学起源的探讨开始,全面论述了未有文字时之初民文学、唐虞时代之文学、夏代文学、商代文学、周代文学等先秦文学,而对上古谣谚、《诗经》、楚辞的论述是本书的重点。这不仅因为在各体文学的起源中诗歌最早,而且先秦时代朝廷设采诗之官,掌采民间歌谣,藉以观风俗、知得失,“诗三百篇”即由此而来。著者紧扣先秦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详细阐述了《诗》之来源及《南》《风》《雅》《颂》,《诗》之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征。著者特别专章论述了较少为文学史家注意的春秋战国时的杂歌诗,这些杂歌诗流行于鲁、齐、晋、楚、宋、吴诸侯各国之间,十九皆民歌,含有丰富的社会、政治、风俗、人情等内容,是《诗经》之外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著者还详细论述了楚辞兴盛的原因和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概括地总结了楚辞的文学渊源和现存作品所蕴含的宇宙观念、神仙观念、神怪观念、历史观念。全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是一本关于先秦文学的普及读物。

河东记

河东记

传奇小说集。唐薛渔思撰。三卷。原书已佚, 《郡斋读书志》入子部小说家,曰: “亦记谲怪事。序云:续牛僧孺之书。”《太平广记》录有佚文,《绀珠集》、《说郛》本均残,不全。《河东记》就其总体来说,尚未脱尽谲异怪诞之气,应属志怪小说一系。但它又不尽同于六朝那些单纯宣扬物妖的志怪小说,而常常是通过神异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首先,它大胆地讽刺了皇帝和官僚们的昏聩无知以及政治的腐败。

江蓠槛

江蓠槛

明代杰出诗人、词人陈子龙早期(约25岁-29岁之间)词集,收词五十五首。陈子龙词集有《江蓠槛》与《湘真词存稿》二种。《江蓠槛》词努力回归南唐、五代、北宋婉约词之风格,作品以传统的闺情、离别、伤春、咏物等题材为主。明代词艺衰微约两百年,直到明末陈子龙出现,扭转明词衰微局面,开辟清词中兴局面。在明末以至清初词坛上,陈子龙影响巨大。他既是一个共时性词人群体的首领,也是一个历时性词派的开创者。继起的以“西泠十子”为主体的西泠派,直至王士禛的《衍波词》,彭孙遹的《延露词》,皆可见陈子龙的深广影响。

问学谏往录

问学谏往录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全书内容,无论是抒发人生感悟,还是阐述民主宪政,都言之凿凿,情致绵绵,充分体现了一代学人的思想情怀。

清仁宗实录选辑

清仁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系选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嘉庆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二十五年中,台湾所受影响最深者,厥惟「洋盗」蔡牵事变。嘉庆初年,蔡牵曾在台湾洋面活动。九年,牵船至鹿耳门,突人北汕木寨,戕杀官兵。十年,牵船四十余只又自澎湖至鹿耳门,后更攻入凤山县城;又在府城外登陆,号称「镇海王,与嘉义县洪四老等连合,扩大事变。于是清廷劳师动众,并派钦差大巨剿办。此外,海上另有朱濆与蔡牵互通声气,亦尝攻略台湾海口。此等纪载,自为本书主要内容;且蔡、朱以海洋为驰骋场所,究其前因后果,并亦扩及当时东南海上之兵事动熊。蔡牵事变以外,十四年又有漳、泉械斗纪录。至在行政上之设施,则有十六年噶玛兰置厅设官事;随人民发展,再向所谓「山后」有所「扩张」。

合部金光明经

合部金光明经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对志德等合入,共二十四品,彦悰序云。此经有三本。初,凉世昙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今存)。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今亡)。后逮梁世真谛三藏,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重寻梵本,得嘱累品,及银主陀罗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