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诚

释德诚
  • 姓名:释德诚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释德诚,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中唐时期。号船子和尚,因于吴江朱泾(今上海市金山)泛一小舟,垂纶舞棹,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者,故有是号。与道吾宗智禅师、云岩晟禅师均为药山惟俨禅师法嗣。据记载德诚传法于夹山善会禅师后,覆舟入水而逝。《祖堂集》卷5、《五灯会元》卷5、《景德传灯录》卷14虽都有其小传,但有关其生平所记多语焉不详;《佛光大辞典》“船子德诚”条曰:“(德诚)唐代禅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以下据禅史记载对其籍贯、生卒略作考订。德诚姓氏等今已无从考起,但籍贯并非如《佛光》所说之“不详”。现存较早的禅史《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只言及德诚常活动于吴江朱泾、秀州华亭一带,只字未及里籍,幸而有南宋僧人居简(1164-1246)的记载里涉及到有关情况。释居简《西亭兰若记》曰:“诚禅师号船子,蜀东武信人(今四川遂宁西北)。在药山三十年,尽药山之道。”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关于德诚籍贯的记载。

释德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Un Billet de loteri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作品写于1885年,共20章。小说的女主人公于尔达手里有一张彩票,这是她的未婚夫奥勒在渔船遇险时装在瓶子里,被人们在寻找遇难者时从海上捞回来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奥勒对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尔达将它视为珍宝,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肯脱手。但狠心的高利贷者风闻这张彩票的号码有中奖的可能,便以向于尔达的母亲汉森太太索还她所经营的旅店押金为由,不择手段地把这张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开彩那天,于尔达一家却福星高照:于尔达的未婚夫奥勒从海上脱险意外地回来了;她家那张果然中了头奖的彩票事先已由为图报救命之恩的国会议员、法学教授霍格先生以一万五千马克从高利贷者手中赎了回来,霍格先生还把中彩的十万马克奖金连同那张非同寻常的彩票,一起还给了由他通过海军千方百计从海上搭救回来的奥勒本人,从而使于尔达一家得以幸福团圆。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子。后以魏观《上梁文》 事,与高启一齐被诛。是集本名 《三近斋稿》。系弘治中都穆所编,凡四卷,其中文三卷、诗一卷。刘廷璋、浦杲又辑补遗一卷。而世所传钞本,又有续补遗一卷,不知何人所辑。有清张蓉镜跋。但考其体例与全集相符,不似伪作。王彝之学出于天台孟梦恂,孟梦恂之学出于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金履祥,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持论谨严,甚至有些过于偏激。因此其文学观较为保守,将元末较有生气、已成雄奇怪丽风格的杨维桢诗文,指斥为文妖。王彝诗文较为平淡,间或有精警之作。后人评价亦有不同。有人认为“其古文明畅英发”,王士祯《香祖笔记》则称:“今观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坠入恶道,余体亦不能佳,安能与高、杨相颉颃乎!”此评价贬抑较甚,不可为据。平心而论,其文大致淳谨,诗亦时有清畅之作,并非无可取之处。是集有明弘治刻本、清抄本存世,亦被收入《四库全书》。

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

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

越南黎有卓著,谢雄峰 校注,《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系越南钞本医书,专论先天水火,即肾中之水火。撰者遵从“命门为一身之主”的基本理论,推崇八味丸、六味丸,立论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书中多引中国历代医学文献,又根据撰者自己的临证经验,正其讹误,逐条辨解,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价值。越南医圣黎有卓的医论集《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对中国明代医学的"肾命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黎有卓对著名医家赵献可医易理论的完善和诠释,使"肾命学说"在越南得以传播和接受。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论证了"命门"的地位;二是严格辨别了相火和龙雷火的差异。这为研究医易思想提供了新文献和新视野,同时也符合东亚古典文献研究模式所提出的文献"缺位"现象,为东亚古典文献的传播研究理论构建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黎有晫又作黎有卓,乃是18世纪越南后黎朝的名医,其著作《海上医宗心领》因内容丰富,对越南医学造成很大的影响。

会匪纪略

会匪纪略

金钱会匪起于咸丰八年。有卖笔者金华周兆荣,流寓青田,粗识字,能卜卦,取妻于青田小溪,以妖术教人吃菜。入其教者,出钱二百五十,投沸汤中煮,焚以符咒,取汤饮之,刀棒不能伤,谓之“铜钱壮”,聚于永嘉青田之山中。是时粤贼已陷处州,村民惧引寇,一夕纠众掩之,毁其巢。而青田令亦名捕兆荣甚急,兆荣遂走温州,流转至平阳钱仓镇,易名曰周荣。

遗教经论

遗教经论

全一卷。印度天亲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此论乃释论‘遗教经’之书。分七科释之,以阐述菩萨所修之教法。依此论释,遗教经乃属大乘部。注疏有遗教经论记三卷(观复)、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元照)等。

虚舟省禅师语录

虚舟省禅师语录

沩山谓仰山云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夫小释迦惧遇风而止之识不难转身以续临济正宗其操心立行为何如耶而沩山若犹有未足者则行履亦岂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