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世

- 姓名:道世
- 别名:俗姓韩,字玄恽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原籍伊阙(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道世(?—683),俗姓韩,字玄恽,避唐太宗讳,以字行。原籍伊阙(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祖上为官,久居长安。十二岁于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参与玄奘译场,后被召入西明寺,与道宣同传律宗。总章元年(668)编纂《法苑珠林》一百卷。又著《诸经要集》、《大小乘观门》、《四分律僧尼讨要略》等。
释道世,字玄恽,姓韩氏,厥先伊阙人也。祖代因官为京兆人焉。生且渥润,渐而聪敏,俄厌众沙,思参救蚁。二亲钟爱,遏绝其请,久而遂心。时年十二,于青龙寺出家,从执德瓶,止临欣鉴,律宗研核,书籍钻寻,特慕上乘融明实性。于时籍甚,三辅钦归。显庆年中,大帝以玄奘师所翻经论,未几诏入内,及慈恩寺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世亦预其选。及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时道宣律师当涂行律,世且旁敷,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人莫我及,道望芬然。复因讲贯之余,仍览甚深之藏。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蔔,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总一百篇,勒成十帙。始从劫量,终乎杂记,部类之前,各序别论。令学览之人,就门随部,检括所知,如提纲焉,如举领焉。世之用心周乎十稔,至总章元年(668)毕轴,兰台郎李俨为之都序,此文行于天下。
又著《善恶业报》及《信福论》共二十三卷,《大小乘禅门观》及《大乘观》共十一卷,《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十部都一百五十三卷。世颇多著述,未测其终。名避太宗庙讳,多行字耳,故时称玄恽焉。
猜你喜欢的书
畏惧与颤栗
是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日兰·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品之一。1843年出版。克尔凯郭尔认为,对于人个人来说,自我疏远主要是一个发生在个人自己的自我之中的过程,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以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为基础。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位心理学家,或是作为分析自我疏远的精神病理学家,把异化状态(自我疏远)描绘为焦虑(恐惧)而宣告焦虑时代的到来。焦虑(恐惧)这个词的丹麦原文是Angest,在德语和现代丹麦语中,这个词是Angst。英文把这个词译成dread,即恐惧、害怕和不安。这个词译成焦虑要确切些。焦虑是对某些即将来临的灾难或痛苦的神秘恐惧,是对某些并没有出现,而是未来会出现的东西的神秘的恐惧,是对某些并不在我们心中的东西的神秘恐惧,是对一种异己的力量的神秘恐惧。克尔凯郭尔这样描述恐惧,它是一种“带有同情感的厌恶和带有厌恶感的同情”,也是一种“对一种甜蜜的恐惧的渴望”。克尔凯郭尔比较了恐惧和失去自由的眩晕。他认为,恐惧就是一种以死亡威胁我们的异化力量使我们的存在为一种恐惧状态所统治。他说,如果我们要问,构成恐惧的对象是什么,那么答案是:它是虚无。恐惧和虚无是不可分的。因此,恐惧是关于虚无的经验的必然结果。任何没有领悟到恐惧的人,无疑终将不能成为信仰义士;进而每一个感悟到恐惧的人都不会否认,他没有勇气去理解恐惧。
秦梦记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作于太和初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引有此文,但文字稍异。《唐人说荟》、 《唐代丛书》、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均收有此篇。《秦梦记》是现存沈亚之传奇中的最有特色的一篇。他使用第一人称手法,自叙梦入秦国,先以雄辩之才而受到秦穆公的赏识,后又率兵出征,连下河西五城。凯旋后,穆公嘉奖其功,把寡居的公主弄玉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享尽荣华。不久弄玉死,沈亚之哀伤不已,作挽歌、 墓志铭以寄哀思。后辞公还家,临行前作别辞二篇。穆公送行,一直到函谷关。
苏门四学士词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海外寄霓君
现代诗人朱湘写给夫人刘霓君的书信集。北新书局1934年出版。朱湘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书信展示了他对妻子的真挚的思念,对自己的解剖与忏悔,以及对末来生活的天真憧憬。
胜饮编
郎廷极撰。郎廷极字紫衡、又字紫垣,号北轩,汉军镶黄旗广宁 (今辽宁北镇)人,是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自幼聪颖,十九岁时开始步入宦途,初任江苏江宁府同知,1705年授江西巡抚,任期达七年之多。他长期任江西巡抚并十分关注景德镇瓷业,致使制成一种被人称之为“郎窑”的瓷器。由十他十分热心于瓷业,遂将自己的文集定名为《陶人心语》。著有《集唐要法》一卷、《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一卷、《师友诗传录》、《北轩集》等。《胜饮编》是一部杂纂之作,是杂辑有关经史书籍中以酒为内容的语句,汇辑成编,取“不饮而胜于饮”之意,以定书名。书凡十八卷,依次为“良时”、“胜地”、“名人”、“韵事”、“德量”、“功效”、“著撰”、“政令”、“制造”、“出产”、“名号”、“器具”、“箴规”、“疵累”、“雅言”、“杂记”、“正喻”、“借喻”。每卷内各有子目。杂录历代有关酒的人物、故事、物品、习俗、著作等,内容颇丰。有《粤雅堂丛书》及《笔记小说大观》本。
闲燕常谈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录有王安石、杜衍、薛昂、吕大防等人轶事。是书记两宋士大夫遗闻轶事,凡21条,可资补史。收入《历代小史》,《丛书集成初编》据以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