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弓

- 姓名:胡仲弓
- 别名:字希圣,号苇航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清源(福建仙游)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胡仲弓,宋代诗人。字希圣,号苇航。清源(福建仙游)人,流寓杭州。诗人胡仲参之兄(《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仲参之弟,误。胡仲参《竹庄小稿》有诗《夜坐与伯氏苇航对床阅江湖诗偶成一首》可证)。四库馆臣据其诗集考知其为进士出身,尝为县令,官于会稽,不久罢归。从其诗《雪中杂兴》“不被功名缚,江湖得散行”、《一第》诗“误入功名网,归来负钓纶”诸句看,胡仲弓鄙薄功名,被罢斥之后,浪迹江湖以终。著有诗集《苇航漫游稿》4卷。《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诗有宋末诗格卑下之弊:“不出山林枯槁之调,如《旱湖》诗,当凶祲流离之时,绝无恻隐,乃云‘但使孤山梅不死,其余风物弗关情’,尤宋季游士矫语高蹈之陋习。”其实,举《旱湖》1首以作定论,似欠公允。胡仲弓的诗在江湖派中并非下乘之作,有些伤时忧国之作亦颇见其爱国情怀。 如《过驼巘岭》:“中兴诸将士,杀身报明主。 生前七十创,死后一丘土。岭上生愁云,纷纷不可数。平生忧国心,气结不能吐。肝胆常轮囷,未知死何所。杯酒酹夕阳,临风泪如雨。”《观中原指掌图》:“月明空照八陵碑,玉馆琼楼失旧基。故国不堪回首处,西风满地黍离离。”
胡仲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从奥朗则布大帝时代到莱克勋爵占领德里》从社会、政治、宗教、种族、历史、地理、气候、环境、习俗等方面追溯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由盛而衰的轨迹,详细描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殖民印度前莫卧儿帝国的大乱局,客观地呈现了自1759年阿拉姆吉尔二世被谋杀到1803年莱克勋爵占领德里的大变局,以翔实的史料揭示了莫卧儿帝国如何在内忧外患——皇帝昏庸无能、国土四分五裂、宗教迫害严重、马拉塔人的崛起、阿富汗人入侵、英法等国殖民者的进攻中走向衰亡的。
白石山房逸稿
明代诗文别集。张孟兼著。孟兼名丁,以字行,故其集子有的署名“张丁”。据《明史·艺文志》载,孟兼文集6卷,焦竑《国史·经籍志》所载亦同。其本久已散佚。到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能见到的张集有两种,一为五卷本,一为二卷本。乃其11世孙思煌重编,徒摭拾他书所载,与同时投赠之作,及后人诗文传志,强充卷数而已。
海内十洲记
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材料,其中对于绝域异物,也不无生动有趣的描写。《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托名为朔作品。
成渝路上
长诗。初载1939年2月13日、14日《大公报》,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成渝路上的所见,以“看”为线索,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把天府之国物产的丰饶与战争年代人民的贫困、抗日的英雄与大发国难财的官僚作对比,表现了强烈的爱憎,并表示相信那征服万壑千山的公路,象征着民族的前途,必将走出幽谷,迎来光明。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原名为《高宗系年要录》或《系年要记》,由《四库全书》定为今名。南宋李心传撰。本书在南宋宁宗宝祐初年曾刊于扬州,流传甚少,今本系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为编年体,记录南宋高宗一朝国内外大事。仿《资治通鉴》例编年纪事,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相衔接。始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书中所收材料较多,条理也较精密。元末修《宋史》时未见此书,可能当时原书已失。今本是乾隆时修《四库全书》而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这是研究南宋时期历史的重要古籍。
十二缘生祥瑞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以十二月一日,各从一有支算起,断种种吉凶事,后说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