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琳

- 姓名:俞琳
- 别名:字德彰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河北遵化
- 出生日期:1454
- 逝世日期:1529
- 民族族群:
俞琳(1454~1529),字德彰,忠义卫(今河北遵化)人,戎籍,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少保。成化年间,俞琳的父亲携俞琳及兄俞瑄补戎籍。俞琳五岁丧父,自幼聪慧不凡,伯父奇之,曾说:“此儿必大吾家,当脱此籍。”长大后,从名师游,学问大进,俞琳的母亲钟氏追念舅言,乃越过俞瑄而以俞琳从戎。 成化十三年(1477),在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行人,授命册封晋王。 弘治初年,典周王府丧礼,舟至归德,感疾危甚,俞琳念即不幸母氏谁为养者,仰天大恸几绝,忽梦五老人谓曰:“尔勿忧尔,福寿当不止此”。醒来后询问当地人,乃知有睢阳五老祠。疾愈,人皆以为孝感。 弘治四年(1491),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多建白。 弘治六年(1493),按行畿辅,得到都御史屠庸的重视。正好鸿胪寺丞出现空缺,铨部举荐俞琳,而俞琳非常高兴,准备上任,屠庸大怒道:“君才乃安此耶?吾即当论列。”俞琳推辞说:“琳母老独,念此可得常居,为禄养计,非有他也。”屠公于是作罢。 弘治十四年(1501),升鸿胪寺少卿。弘治十七年(1504),升鸿胪寺卿。俞琳居鸿胪寺日久,礼度闲习,词气宏畅,为明孝宗所关注。 正德三年(1508),升礼部右侍郎,仍掌寺事。 正德五年(1510),丁内艰,服阕,改工部右侍郎。 正德十一年(1516),畿辅诸郡发生饥荒,盗贼横行,明武宗命俞琳兼任右佥都御史,前往赈灾。俞琳上任后,饬武备,广储积,未到旬月,诸郡安堵。保定有张义官,潜结群盗为奸,有司不能禁。俞琳探查到实情,捕杀之,盗遂息。事竣,召还,辅佐工部,适值乾清宫之役,匠作监暨诸射利者,上下相缘,侵费无数,俞琳力加裁省,竟为不便者所挤,改任礼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 正德十四年(1519),升任工部尚书,掌司事如故。 嘉靖帝即位,加太子少保。俞琳念起家戎行,致位卿辅,戎籍未除,无以昭先德、贻宗人,于是上疏陈乞。嘉靖帝念及俞琳功劳,特命除之,实现了伯父的预言。 嘉靖五年(1526)秋,俞琳偶患疡疾,请告,嘉靖帝遣中官慰问。再疾,少间,遂乞归。章七上,始得允。赐敕驿传归,仍令有司月给廪三石、岁拨舆夫五名。 嘉靖七年(1528),奉诏进阶荣禄大夫。俞琳归访临安旧业,卜筑西湖。生景泰甲戌卒 嘉靖八年(1529),卒,年七十六岁。
俞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林中之死
《林中之死》是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的成熟代表作,收录有包括名作《林中之死》在内的十六个短篇小说,故事背景多为20世纪下半的美国小镇,多篇连缀在一起,组成一副真切动人的生活图景,其中既有备受现实摧残的悲苦人生,又有在精神世界挣扎摇摆的孤独灵魂,安德森以其深沉典雅的文字,传神地描绘出笔下人物在现实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
伐檀集
宋代诗文别集。2卷。黄庶著。黄庶,字亚夫,号青社,黄庭坚父。此书是作者所著诗文的汇集。卷上为各体诗歌167首,卷下收书启17篇,杂文49篇。黄庶散文学韩愈,“集中古体诸诗,并戛戛自造,不蹈陈因”(《四库全书总目》)。黄庶这种熔裁古事而又生新矫拔的做法,对黄庭坚的诗风产生较深的影响。书中收有《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其中《怪石》是其诗风的代表作。“山阿有人着薜荔”,代用楚辞《九歌·山鬼》中的诗句,“廷下缚虎眠莓苔”,化用《韩诗外传》中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的典故,“手磨心语知许事”系从韩愈“手磨袖拂心语口”脱胎而来,最后一句“曾见汉唐池馆来”是由自然景物联想到的某种哲理。陈衍评论道:“落想不凡,突过卢仝,李贺”(《宋诗精华录》)。其诗往往能熔唐宋诗之长于一炉。有《四库全书》本,宜秋馆《宋人集》本。
外科方外奇方
方书。清凌奂撰。四卷。奂有《本草害利》已著录。撰者喜搜辑汉、唐以来方书,潜心研究,并自炼膏丹。为传其经验而撰此书,成五万余字。因其方皆为外科不传之秘方,故名。卷一,升降、围药、内消、内护部; 卷二,化毒、点头、拔毒、去腐、止痛、生肌收口、去管、膏、药部; 卷三,疔疮、喉、诸疮部; 卷四,臁疮、癣疮、痔疮、口牙、鼻耳、脚部及补遗。凡二十二部,收方约三百七十余首。以外科方为主,兼及五官及皮肤科。每方均详述配制方法及服法。因系经验所得,故较信实可靠。有 《三三医书》 本。
汇评脂批石头记
汇评脂批石头记,正文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所缺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以蒙府本为底本,二十二回末页、六十八回缺页以蒙府本补齐。批语包含了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甲辰本、己酉本、梦稿本全部各本的批语。批语逐条标明了各本共有的状况,但各本批语异文不能完全具体表示。脂批汇评参考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等书。批语状况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庚辰影印本,《石头记》戚序有正、蒙古王府影印本等书作核对。 又以电子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影印本,《石头记》列藏影印本,《红楼梦》甲辰、己酉、梦稿影印本等作核对。
学术辨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流,中篇叙述议论王学之错误所在,弊之根由,下篇论述王守仁学说“为害”之深。此书收在作者《三鱼堂文集》中。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太子瑞应本起经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