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瘦东

沈瘦东
  • 姓名:沈瘦东
  • 别名:
  • 性别:
  • 朝代:现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8
  • 逝世日期:1970年
  • 民族族群:

沈瘦东(1888—1970年) ,原名其光,字瘦东,以字行,又字乐宾,晚年自号废翁、瓶翁、兰笋山人。原居赵巷崧泽南村,迁居青浦镇,50岁后定居于西虹桥,题其室为瓶粟斋,取陶潜“瓶之储粟,可见穷士”之义。11岁丧父,母延师课读,16岁开始作诗,常为名士传诵。18岁中秀才,后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曾任县初级中学教员、民众教育馆馆员、救济院院长等职。民国16年(1927年)开始,与金泳榴、戴禹修等人一起编纂《青浦县续志》,于23年成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教读蒙馆、卖文鬻字为生,过着清贫生活。解放后,被举荐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58年转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青浦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期间写了大量史料。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沈瘦东一生积累的诗稿、书籍、画卷,被劫一空,是年11月续室病逝,孤苦伶仔,双目遂完全失明。1970年1月19月逝世,终年82岁。沈瘦东工诗文,擅书法,著有《瘦东诗钞》十卷、《瓶粟斋诗存》四卷、《瓶粟斋诗存续》一卷、《瓶粟斋诗话》十六卷、《瘦东诗四钞》二卷,以及《瘦东文拾》等。

沈瘦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布朗基文选

布朗基文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文献。奥·布朗基写于1832—1870年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根据1955年在巴黎出版的法文本译出出版,皇甫庆莲译。奥·布朗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本书有5个部分,中译本11万字。选编布朗基重要文章40篇,较集中地反映他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过程。第1部分中《谁做的汤应该由谁来喝》(1834)提出消灭剥削,实现土地、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公有思想。第2部分是1848—1852年的著作,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可调和,以人民武装消灭反动常备军,“摧毁资本暴政”的思想。第3部分《社会批判》是1865—1870年的文章汇编,提出“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臆想或试验出来的,“共产社会只能在摧毁了旧的堡垒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的思想。主张武装夺取政权,对资产阶级实行革命专政,建立人民自治政府,建设共产主义,用“全面协作制”代替私有制。第4部分选自《祖国在危机中》 一书的6篇文章,反映作者在巴黎公社起义前夕,为挽救法兰西的覆灭所作的斗争。第5部分论述了武装斗争的策略和战术。本书继承和发扬巴贝夫主义传统,形成了布朗基主义,对当时法国的工人运动和空想共产主义有重大影响。它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雇佣劳动制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存在依靠少数革命家的密谋起义和专政来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幻想,因而只是一种“本能的共产主义”。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道教著作。12卷。唐徐灵府撰。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玄宗时征士。元和四年(809),慕名入南岳衡山拜田虚应为师,生平参见本辞典“徐灵府”条。《通玄真经》即《文子》。相传文子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唐天宝中(742—756)被封为通玄真人,故名其书为《通玄真经》。关于《通玄真经》的注释,徐灵府在其书序中称:“默希子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追经八稔……强为注释。”可见是注撰于元和十一年(816)。全书正文12篇、88章。各章俱冠“老子曰”,然后略加论释。所引《老子》言,多与今本《老子》同,亦有今本所无者。其自作注文,大抵先释全篇大旨,然后循文为解,再抒己见。书中对老子清静、无为、柔弱、虚无等概念多所阐发。《四库全书》提要云:“今观是注,清灵婉约,而《文子》正文,亦尚是旧时之本。”其书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有《宛委别藏》、《丛书集成初编》本;又《四库全书》收录别本默希子(徐灵府)注《文子》2卷。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元苗太素著其弟子王志道集。前有王志道序撰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摘录《老子》、《庄子》、《关尹子》、《列子》、《周易》以及吕洞宾、周濂溪、朱文公(熹)、王嚞、白玉蟾、三茅君诸语加以诠释发挥教人息心养气修炼性命颇含内丹之学。

骨董祸

骨董祸

《骨董祸》一卷,记清“乾隆三十一年两淮巨案”。其时,两淮盐官、盐商互相勾结,空亏盐银数千万两。盐商为向盐政大臣等行贿,巧取豪夺民间珍贵字画古玩,由此引发出此案的调查,“被祸株连者数十百人,鹾务内容之腐败盖至此而尽情揭露矣。”此案内情曲折,波澜迭起,因其由古玩骨董而起,故名《骨董祸》。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顺,置之小舫中,令顺流而下。至河步,是男乃登岸端坐。其地有三姓,方构衅。或汲于河,见而问之,诡以我乃天女所生,来定汝乱对。汲者趋告众,众惊异,遂迎舁至家,决议息争。推是男为部长,以女百哩妻之。于是布库哩雍顺居鸭绿江源,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里城。由女真变音而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建部之始。

大乘成业论

大乘成业论

梵名Karmasiddhi -prakaran!a 。世亲着,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异译本有毗目智仙所译之业成就论。系有关身口意三业之论书。全书站在大乘唯识思想之立场,以批判部派佛教诸派之学说。为‘唯识说’之重要论书,而与‘唯识二十论’同为世亲批判其他部派学说之重要文献。内容以有部、正量部为批评之对象,并论及业之体性,破斥有部之形色说、正量部之动色说、日出论者之非显非行说等以心外之物为实体存在之说法,并采用经量部之种子说,以破除有部之三世实有论、正量部之不失法、增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