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钟衡

- 姓名:刘钟衡
- 别名:湖南湘乡人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南湘乡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钟衡,清末医家。字时甫。湖南湘乡人。少时涉猎医门方论。每读《内经》所论三焦、膻中,皆感语焉不详,后之学者亦无确论。乃取《内经》及世所流传绘图铜人,证诸亲验,以为大相径庭。后游辰州,得铜人真像秘册及王清任《医林改错》,疑窦遂解,然犹恐有不实不尽之处。光绪十年(1884年)游沪上,得《全体新论》等西医书数种。又先后在台湾、上海充任医官,历览西医图说与模型,知西医于骨肉脏腑逐层剖验,形真体晰。爱照旧册,参以西法图绘脏腑,且宗前贤手足六阴六阳图绘经络部位,缀以歌诀,以标其用,名为《中西汇参铜人图说》(1899年)。此书脏腑,或分图,或合图,悉依西医为体。证诸中医,惟气化功能则合参中外医说,间或引《内经》以衡是非。
刘钟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诸脉主病诗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诸脉主病诗》按李时珍《濒湖脉诀》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将各脉所主之病分以咏之。与《脉象统类》相呼应。
女科折衷纂要
妇产科著作。清凌德撰,凌晓五鉴定,凌永言校。不分卷。德字嘉六,号蛰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以妇科名于时。著有《麻痧专治初编》、《蛰庵医话》、《麻痘初编》、《温热类编》 等书。本书博采诸家之说,论述妇科诸症,分类编撰,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全书约三万字。分为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产后6门。调经门中有总论、精血论、养血论等22篇;虚劳门中有冷劳、骨蒸劳等4篇;胎前门中有总论、胎前调理法、胎前用药法等22篇。凡79篇。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扶脾胃,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现存《三三医书》本。
纳兰词笺注
清初词坛,名家辈出。其中*特出者,当属纳兰性德。况周颐《蕙风词话》尊他为“国初*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更为赞赏,称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的身份高贵显赫,却向往普通人平淡的生活,这使得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纳兰性德生前曾把他的部分词作刊印为《侧帽词》,后顾贞观把他的词与自己的词合刊为《弹指词侧帽词》合刊本。康熙十七年,顾贞观又与吴绮为他校定《饮水词》,刊于吴中。道光十二年,汪珊渔根据顾贞观原辑本、杨蓉裳抄本、袁兰村刊本等书,共辑得词三百余首,分为五卷,定名为《纳兰词》。光绪六年,许增在汪珊渔本的基础上又增加补遗二十一首,共计三百四十二首,成为比较完整的《纳兰词》。
御定内则衍义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重贤;三曰教之道,分教子、勉学、训忠;四曰礼之道,分敬祭祀、肃家政、定变、守贞、殉节、端好尚、崇俭约、谨言、慎仪;五曰让之道,分崇谦退、和妯娌、睦宗族、待外戚;六曰慈之道,分逮下、慈幼、敦仁、爱民、宥过;七曰勤之道,分女工、饮食;八曰学之道,分好学、着书。是书旨在疏通经史,修明阃教,以端人伦、正风俗,推行封建礼教。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白话译文
1卷。又名《护诸童子请求男女陀罗尼经》《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呪经》《护诸童子经》等。北魏菩提流支译。该经叙述了造成儿童灾患的15个大鬼神名,以及所造成的孩童疾病症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该经以护佑童子为宗旨,受到中古时期女性的欢迎,并被抄写用于为女性追福的礼仪之中,表明了佛教世俗化的某种倾向。
大七宝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