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

- 姓名:源清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源清,宋代僧。天台宗山外派第三世。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慈光晤恩之门人。曾与同门洪敏作难辞二十条,以阐扬其师之宗义。又制十不二门示珠指,与四明知礼诤论有关观心的真妄是非等问题。弟子以庆照、智圆为最着。著作另有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一卷、十六观经记二卷、佛国庄严论一卷、心印铭一章。[佛祖统纪卷十、诸宗章疏录卷二]
源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吉原哀歌
俗世的一切,无论灰败还是生机,落入樋口一叶眼中皆成风景。 头顶“古日本最后的女性”“明治紫式部”“清少纳言再世”等光环的日本近代文坛昙花一现的天才作家樋口一叶短篇精选集,收录余华盛赞的《青梅竹马》。 情窦初开的名妓之妹美登利和和尚之子信如之间萌发了微妙的爱恋,故事在双方心照不宣时戛然而止,但残酷的命运已昭然若揭。
印学管见
亦称《古铁斋印学管见》。印学论著。清冯承辉撰。一卷。论述治印下笔、结字、运刀、构思的内在矛盾。指出“古朴”与“秀气”、“疏落”与“整齐”、“光洁”与“锋芒”、“直”与“曲”、“虚”与“实”、“出”与“入”、高”与“低”、“绚烂”与“平淡”等审美范畴在篆刻艺术中的对应关系。强调直逼古人而又有独特风貌的创作精神。推崇“变化从心,笔意古雅”;“真力弥满,操纵自如”;“风神畅适、体度端凝”;“朴茂浑厚,矩矱前人”的时代审美风格,反映其独特的美学见解。有《古铁斋》本、《篆学琐著》本,《历代印学论文选》据此校勘收入。
宾退录
笔记。南宋赵与时撰。10卷。与时字行之,一字德行,宋太祖七世孙,宝庆进士,官丽水丞。平日见闻所及,喜为客诵之,宾退或书于牍,集为是编,故有是名。赵与时熟于两宋典章制度及遗文轶事,所记人物、掌故,翔实可靠。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大半精核。征引他人著作往往以类相从,罗列众说而有所抉择,慎重谨严。所考汉世钱制、历代酒价、浮梁与浔阳茶产及综录《元丰九域志》所载当时岁贡等,皆有裨于经济史研究。然亦间有讹误,偶涉迷信。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有作者自序及续记。今存南宋临安陈宅经籍铺本及清乾隆十七年(1752)存恕堂仿宋刻本。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等本通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标点本。
独异志
唐代轶事小说集。 李冗(又作李亢、李元、李冘)撰。原书十卷,现存三卷。 内容为从上古三皇五帝至隋唐时期的各种志人志怪故事,题材十分广泛。有志怪荒诞内容,也有揭露社会现实内容,赞颂女子才识品德内容等。成书约当唐宣宗至僖宗乾符元年间(846—874)。收志人志怪故事四百二十七则。从古至今,凡神仙鬼怪人间事,一并摭录。
周礼复古编
一卷。宋俞庭椿撰。除着有《周礼复古编》外,还有《北辕录》已佚。“周官补之”之说,创于南宋初年。俞庭椿认为:《周礼》司空之官,多散于五官之属,《冬官》不亡,特错简置五官之中,因割裂颠倒,以足其数,遂着此书以考六官之讹误。《周礼复古编》认为五官所属皆六十,不得有羡,羡者皆取以补《冬官》,对此,后人多不以为然,责备此说凿空臆断、谬妄无据。又认为《天官》世妇与《春官》世妇,《夏官》环人与《秋官》环人,为一官职重复,应省而并之。对此《四库全书总目》驳之曰:“其说似巧而其谬尢甚”,认为二世妇与二环人职掌各殊,并以序官考之,其驳较为正确。总之,尽管《周礼复古编》观点有所偏颇臆断,但其不固成见,开了《周礼》研究复古学说的先河,创《冬官》不亡的新学派,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邱葵,吴澄研究《周礼》则沿用俞的学说。直至明末,此学派仍存。清儒对此极为不满,《四库全书总目》说“故特存其书,着窜乱圣经之始,为学者之炯戒”,《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认为“着变乱古经,自是人始也”,未免偏颇。复古学说在《周礼》研究上有一定地位,对促进理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周礼复古编》在学术上有参考价值。此书,《宋志》载三卷,《四库全书》中为一卷,标为陈友仁编,为陈友仁订正《周礼集说》将此书附于其后。版本有:明刊本、淡生堂余苑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补《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诗经注译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