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璜

温璜
  • 姓名:温璜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
  • 出生日期:1585
  • 逝世日期:1645
  • 民族族群:

温璜(1585—1645)。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系温体仁的同一曾祖父之堂房兄弟。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妻女,然后自刎而死。


璜三岁时,父去世,母亲陆氏边织边教弱子。璜长成有学行,至邻村私塾教书,以补家母生活。直至52岁始考中举人,同年母故。按理这年应去京会试,时堂兄温体仁秉政,璜放弃应试,并说:“我是清白人,何苦犯依仗族兄权势的嫌疑,而连累我以后的进身,”下帷苦读,为孝廉达7年,温体仁失势退归故里后,璜再去京应考,得中崇祯16年进士,以二甲及第分发州府推官,掌理一府司法。适于此时北京攻破,崇祯自缢,璜闻报恸哭。次年,南京又陷于清兵之手,诸君瓦解,僚属祯印逃遁,璜叹曰:城无主,人民奈何?就摄其印,台士民安慰之,激厉壮士,授给兵刃,登城守御。时有左佥都御史,休宁人金声,组织义勇保卫家邦,璜输给军饷,时不多久金声兵败,璜更严兵自守,常府佩刀叹曰:“此身将要托付给你”,并急将郡中的助饷人名册,全部焚毁,以免贻害人民;并将幼子托乡间房东抚养,与妻茅氏同居任所,这时从弟温以中力劝其兄急速归浔隐匿。璜曰:守士臣义,兄当与徽城共存亡,希你护持嫂子和侄辈归还故土,不要以我为念;以中无奈,转面要嫂归浔;茅氏正色对叔说:夫死异乡,妇遁故里,于心忍乎?夫愿尽忠,妇不守节,于义安乎?指天立誓,愿殉死一处;以中只得泪泣告别。


重阳九月,叛徒黄澍引清师八城,璜急对妻曰:我生平学圣贤,不过为求今日的就死之道耳。茅氏即对他说:夫君迟留徘徊,莫非为我及女儿宝德之故,请先死,以绝君念。此时女儿已睡,母呼她起来,女儿问何事?母曰:死尔。女儿即引颈,夫妻结巾对拽,女儿仆地将苏再刀戳致死。茅氏即整衣卧床,呼夫快刃我,璜以刀戮他喉,妻犹出一声,再刃我遂绝。温璜见妻女皆死,就以笔写百余家,其中有“世受国恩,一死图报,妻与长女已同死,幼子季女,如实难容,并杀之亦可”,遂自刎,颈血淋淋溅满一地,因连刃手软,虽破喉而未死,双目炯炯不闭。清兵首领对温说:“温先生你何苦,我握兵南来,未见有如你先生者,汝何独苦?温璜坚拒医治,用双手从创口挖入,勾其喉裂致死,时年61岁。当地的汪正本,方时照等具棺殓后将茅氏夫人及长女宝德合葬一处。

温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第三个女郎

第三个女郎

第三位女郎【Third Girl】又译作:公寓女郎,第三个女郎。三个年轻女郎在伦敦城内合租一套公寓。第一个是冷静而能干的私人秘书;第二个在艺术圈里混事。第三个女郎在早餐时出现了,当赫尔克里·波洛享用着奶油蛋卷和巧克力时,她冲进来告诉他,自己是个杀人凶手——转而又消失不见了。波洛后来一步步探悉围绕这神秘的第三个女郎的种种传闻——她的家庭内幕,以及她的失踪,等等。然而,在伟大的侦探宣布这第三个女郎是否有罪,抑或是否精神错乱之前,他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蒙川遗稿

蒙川遗稿

宋代诗文别集。4卷。刘黻著。系其弟刘应奎于元初收集的残存遗稿。《四库全书总目》谓“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淡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别”。他的《率太学诸生上书》一文,能从国计民生立论,揭露官僚机构的腐朽和统治集团内部的重重矛盾,笔锋犀利,议论激昂慷慨。其诗多抒江湖隐逸之志,如《渔村杂诗》:“苜蓿村中卜钓矶,临流构屋不嫌低。屋头所种无多树,大有新来白鹭栖。”然亦有忧国伤时之作,如《题江湖伟观》中以“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的繁华景象,衬托自己“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的凄凉情怀,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本书除曾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永嘉丛书》本,并有补遗1卷。

翠渠摘稿

翠渠摘稿

七卷。《补遗》一卷。明周瑛(1430—1518)撰。周瑛,字梁石,号翠渠。莆田 (福建)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历官知广德府、南京礼部郎中、四川参政、右布政使。著有《翠渠类稿》。此本乃其门人林近龙所选录,故名《摘稿》。凡七卷。郑岳撰《周瑛传》,称“其文章浑成雅健、诗格调高古。”周瑛亦曾作绝句云:“老去归平淡,时人或未知”。则其自命不在以繁音缛节务谐俗耳。《补遗》 乃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其七世孙周维镳于家乘中抄出,凡说三篇,序一篇,诗十八首。然冠以郑岳所撰《周瑛传》。其八世孙周成又于雍正十年(1732)求得周瑛自撰志铭,补录于后,又列于题跋之中。则有失于编次之规。张诩作陈献章行状,称周瑛为陈献章门人,周成在跋中力辨其非。据《四库全书》编撰者以二人之集考之,二人系始合终暌,而张诩与周成乃各执一偏。《明史·儒林传》亦称“周瑛始与献章友,献章之学主于静,瑛以为不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是书收入 《四库全书》。

咳论经旨

咳论经旨

内科著作。清凌嘉六辑。四卷。嘉六字晓五,湖州 (今属浙江) 人。言医必本于经,所辑亦不越 《内经》 、《难经》 、《甲乙经》 、《金匮要略》 、《伤寒论》,故名。约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 。约五万余字。选录诸经中有关论咳证条文,并附前人注疏于后。卷一,录《内经·素问》有关条文,附唐王冰、清薛雪注。卷二,录《内经·灵枢》 、《难经》 、《甲乙经》 条文,附元滑寿、清丁锦、徐大椿注释。卷三,录《金匮要略》 条文及方,附明赵以德、徐忠可、清周扬俊、沈目南、尤在注释文及方论。卷四,录《伤寒论》 条文及方,附明方有执、清喻昌、张璐、周扬俊、柯琴注文及方论。末选录王叔和《脉经》有关条文。为归类辑录性书籍,对专科研究有所裨益。有 《三三医书》本及单行本。

福尔摩斯大失败

福尔摩斯大失败

刘半农著,《福尔摩斯大失败》第一案至第三案,1915年2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二卷第二期,第四案,1916年4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3卷第4期,第五案,1916年5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3卷第5期。署名:半侬,标“滑稽小说”;后收录于胡寄尘选编的《小说名画大观》第二十三册(中华书局,1916年10月初版)。数年前,世界大侦探福尔摩斯自英伦来上海,以不谙世故,动辄失败。《时报》曾揭载其事。福大愤,遄回英伦。探务之余,悉心研究中国社会之种种色相,其苦乃大有类于苏秦之刺股。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报应,虽然大旨上是出于对人劝戒的用意,但还是语怪者太多。明万历己卯许琳刻本三卷附《碧里杂存》一卷,又《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