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

- 姓名:邓拓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闽侯
- 出生日期:1912年2月26日
- 逝世日期:1966年5月18日
- 民族族群:
邓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著名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诗人,杂文作家。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曾用笔名殷洲、左海、马南邨、高密、于遂安、丁曼公、卜无忌、肖斯、向阳生等。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教员家庭。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1933年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历史学的研究。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58年,三联书店再版),这是一部内容、资料丰富的研究中国历代灾荒及其社会作用的历史专著。同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过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原为《抗敌报》)社长兼总编辑,晋察冀党报委员会书记,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务。1944年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并在他写的《编者的话》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办党报,写了大量社论、政论文章,宣传抗战及党的方针政策,还写了大量诗词,如《读新民主主义论》、《忆日卜》、《晋察冀军区成立志感》等,抒发了浴血抗战,同仇敌忾的战斗激情。1948年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北京解放以后,即任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从1949年冬开始,担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直到1958年9月;后调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主编市委的理论刊物《前线》,并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他还先后被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他还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邓拓博学多才,写作勤奋,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历史研究与文艺创作方面也卓有成绩。1963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他的历史论文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重点研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解放前后,他一共写了五百余首刚健清新、寓意深刻的诗词。1961年,他在《北京晚报》开辟了《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合写《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曾由北京出版社先后分五集出版,1963年又出版了合集,其中共收杂文150篇。这些文章大多是有为而发,针砭时弊,旁征博引,通古论今,知识性强,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些文章曾被各地报刊上竞相转载,对繁荣杂文写作曾起过积极的影响。此外,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文物和艺术珍品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书法源于颜柳,脱出成规,笔力挺劲,流畅潇洒。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都被诬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他在残酷迫害下含冤死去。1979年2月,“三家村”冤案彻底平反,他也得到昭雪。1979年《诗刊》三月号发表了他的《诗十四首》,《燕山夜话》由北京出版社重新出版,《三家村札记》和《邓拓诗词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的遗墨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收集影印出版。
邓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侨吴集
诗文集。元郑元祐(1292—1364)撰。十二卷。元祐字明德,遂昌(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除平江路儒学教授,以疾去。后擢浙江儒学提举。卒于官。元祐右臂有疾,以左手书写,自号尚左生。有《遂昌杂录》。《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明弘治九年(1496)张习刻本传世。据张习跋语,郑元祐有《遂昌山人集》20卷,仅分为诗、文两大部分,没有按文体类编,“皆漫稿也”。又有《侨吴集》,“编次固当,然多繁芜重出”,张习择诗文之精纯者并为12卷,仍名为《侨吴集》刊行于世。今本《侨吴集》都是源于张习刻本。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
邹韬奋著。1940年最初由生活书店出版。共选收韬奋在生活书店内刊《店务通讯》上发表的“每周谈话”42则,均是偏重于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本书兼具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是一部出自大家之手的厚积薄发之作。自民国时期出版以来,在众多读书人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本书通过对书店管理过程的叙述反映了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龙图公案
明代公案小说集。10卷100则。不题撰人。在100个案件中,有46案与《百家公案》相同,另外有些和其它公案小说重复。未分类,按卷分则编排。这百件案例都是说明包公智慧、认真,精细,千方百计为百姓昭雪申冤。如首篇“阿弥陀佛讲和”,写许献忠与萧淑玉私通,每夜萧从楼上放下布匹,许缘布而上。一夜,许未到,被一僧人发现布而上。女发现非许不从,被僧人杀害。邻里控告许生,包公令人夜学鬼语,诳僧说出真情,判处僧人,许生得释。这些故事中较有积极意义的是暴露了皇亲国戚、王侯世家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和贪官污吏、豪绅恶棍的荼毒百姓、 横行霸道,同时也鞭笞了封建官场的武断昏瞆,徇私枉法。如《黑痣》一篇写流氓无赖洪昂偶见潘贵妻哺乳时于左乳下有一黑痣,竟大胆夺人之妻,并将潘贵打得口吐鲜血。告入官府,知府只令妇人解衣看,见果有黑痣,即将潘贵重责二十,并将其妇断与洪昂去,把一对好端端的夫妻就此拆开,真是荒唐透顶。作者在《尸数椽》、 《忠节隐匿》等篇章里,不时发出感叹: “如今糊涂世界,好官不过多得钱而己!”本书中有些篇章,也透露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下的明代险恶世风,金钱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故作者在《鬼推磨》开头对金钱发了大段的议论:“可见当今之世,惟钱而已。有钱的做了高官,无钱的做个百姓;有钱的享福不尽,无钱的吃苦难当;有钱的得生,无钱的得死。”就是科举选才,也到了“论门第不论文章,论钱财不论文才” (《屈杀英才》)的地步。
红楼真梦
《红楼真梦》是民国时期刊行的较有影响的《红楼梦》续书,成书于1940年,在续书主旨、接续方式、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清代《红楼梦》续书《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极为相似,都在接续宝黛钗的后续故事,使生旦团圆,贾府复兴.然而,它将太虚归太虚,人间归人间,以两分之法区别虚实真假,是其匠心独具处.抗战时期,作为清朝遗老的郭则沄,以清代文人惯用的游戏笔墨改离散悲剧为团圆喜剧,寄托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繞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简称《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二卷。是《华严经》之《明法品》的论释书,但所释概念和命题并非全部取自《明法品》。全书分七章:(1)“三宝章”,分八门论述佛法僧三宝;(2)“流转章”,分十门论述生灭流转;(3)“法界缘起章”,分四门解释法界缘起;(4)“圆音章”,分四门讲佛说法的神异;(5)“法身章”,分四门解释法身概念;(6)“十世章”,分两门论述十世;(7)“玄义章”,回答有关“缘起无碍”等十个问题。七章题目之后注“七科已上并未入疏”。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