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弼

- 姓名:林弼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龙溪(今福建漳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林弼,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后在世。曾名唐臣,因禁以国号为名氏改为弼,字元凯。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进士,授建宁考亭书院山长,擢漳州路知事。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内附于明,与修《元史》,授考功主事,又参加纂修礼书。洪武三年,奉使安南,却其千金馈赠,还授丰城县令,以事逮至京,从狱中上书太祖,诏令释放,命为吏部郎中,出为登州知府,卒于官,故又称为林登州。弼虽主要生活在元末,然其诗格高气爽,冲和浑穆,无元末诗人柔靡纤弱之风。在出使安南途中,弼以诗写景记事,写下许多记录广东、广西、安南一带风景、民俗的作品,如《厥里隘》、《獠处隘》、《南宁府》、《龙州十首》等都是描写“龙州溪洞极南边,鸡犬桑麻各有天”这一类风物的。《播州隘》写当时此地之荒蛮、溪洞之险隘:“溪洞有馀隘,播州扼南夷。径小石齿交,树古藤脚垂。乱竹无人伐,槁枝何离披。林杪天一窍,云密不得窥。举步皆胁息,间关风磴危。”诗写得真切生动,可见诗人铺叙之才能。《峒中妇》写两位汉女被峒人虏掠为奴,一被家人赎回,一无人赎,哭甚哀,使者怜之,代其父母赎之。此女考虑家中久无音讯,又未能忘情于峒族丈夫,故又深夜遁去,回到峒人群中。此诗描写妇女矛盾心情十分真实,从中亦可见当地习俗。其七言近体亦颇有唐人体格,多可诵之篇。所作本分为《梅雪文稿》、《使安南集》等,后总编为《林登州集》。明王廉为撰墓志铭。
林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收集材料。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录。凡是见于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也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都录全文。沿用洪适《隶释》的体例,志其地理,考立碑之由来。凡古字篆隶,一一注解。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準准、张弡等字,可补正字典之讹。顾炎武还另有《金石文字记》,但只载跋尾,不如此书详明。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搜神记译注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共20卷。计464条。今本已非原书,是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多记神怪灵异,亦有遗闻逸事,话柄琐谈,因此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神农》、《盘瓠》、《董永》、《二华之山》、《紫玉》、《三王墓》、《乐海孝妇》、《韩凭妻》、《李寄》等。又有《汉魏丛书》八卷本《搜神记》,内容与此本颇有异同,盖亦出于后人缀集依托。另有敦煌发现之《搜神记》一种,乃五代句道兴所撰。其内容多本自干宝《搜神记》。
癸巳孟子说 [标点本]
七卷,宋张栻著。自序称:“岁在戊子(1168),缀所见为《孟子说》。明年冬,会有严陵之命,未及终篇。辛卯岁(1171)自都司罢归,秋、冬行大江中,读旧说,多不满意,从而删正之。还抵故庐,又两载始克缮写。”书中于义利、王霸之辨,论述最详。其说多有感于时事,如论“交邻”章:“所谓畏天者,亦岂但事大国而无所为也,盖未尝委于命而已。故修德行政,光启王业者,太王也,养民训兵,卒殄寇仇者,句践也。末及周平王惟不怒骊山之事,故东周卒以不振。”有感于南渡而发,甚为明显。书中除阐发《论语解》的类似观念外,尤借《孟子》的心性之说,对理学的诸多基本观念予以论说。此书与《论语解》同样,都是张栻理学的重要著述。
孙子九地问对
辑录训解孙子吴王问答内容的著作。物双松撰。此书最早出于宽延3年(1750)以前。国内有光绪十年(1884)上海刊本;张树声辑《自强兵法十一种》本等。根据《孙子十家注·九地篇》中张预、何延锡注引吴王问孙武之辞辑编,间亦有所条注,比较两家引文之异同。
无量寿佛赞注
无量寿佛赞注,一卷,宋 元照撰,戒度注。大智律师所制赞词。文约义丰。旨趣宏远。唯心之道尽於此矣。尝慨吾宗二三豪杰注释流行。随言取解暗乎指归。有抑乎作者之意。深可惜焉。偶诸同道。以愚曾习山家之教。薄究斯宗。再命笺注。愚虽不敏。有异前闻。遂采经论格言。直申厥旨。庶几少悟西迈之资粮。非特沽出蓝之誉也。览者取长其理。无取长其情焉。
罗云忍辱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