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勒鲁

皮埃尔·勒鲁
  • 姓名:皮埃尔·勒鲁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巴黎
  • 出生日期:1797
  • 逝世日期:1871
  • 民族族群:

皮埃尔·勒鲁(1797—1871),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派的著名活动家。他出身于巴黎的一个穷苦的小市民家庭,当过印刷工人,同无产者群众有过广泛接触。1824年,勒鲁在巴黎创办了《环球》杂志,吸收了复辟时期的许多自由知识分子和激进知识分子的著名人士。1830年10月勒鲁改组了《环球》杂志,把它变成了圣西门主义者的刊物。1831年底,他和巴扎尔一起退出圣西门学派。勒鲁自认为是正统的圣西门主义者,主张“提高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废除资产阶级的特权”。他不赞成安凡丹等人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提出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重建圣西门主义。1841年11月,他创办月刊《独立评论》。1846年又创办月刊《社会主义评论》。在1848年革命中,他强烈抗议政府在六月革命中对无产者群众的血腥屠杀。1848年革命以后,勒鲁不再有多大影响。路易·波拿巴第三政变后,勒鲁逃亡国外。1869年大赦后回国。1871年4月逝世。


勒鲁自认为是圣西门事业的继承者。他认为圣西门的主要功绩在于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在勒鲁看来,这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人类进步的科学同时,这又是关于未来的科学、关于社会“制度和组织”的科学。他指出,未来是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过去和未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他把历史过程看作是天意计划的实现,这样和其他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不能用科学观点去理解历史过程的规律。


勒鲁认为人类历史进程的最终目标是平等。他把平等作为自己全部学说的基础。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指责这种社会没有平等。他批判了私有制,认为私有制破坏了平等。勒鲁指出,财富是集体劳动创造的,应当属于集体所有。


勒鲁猜测到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指出“资本是不亲自参加经营而从积累的财富中取得收入的权利”。他认为,世界上的财富和商品基本上代表了人的劳动,代表已经凝固了人的血汗。劳动者、工人、无产者用自己的劳动和血汗生产了一切财富,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这是因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盗窃了劳动者、工人、无产者的成果。


勒鲁否定圣西门派的“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原则,主张未来社会按照需要来分配。勒鲁是第一个在法国使用“社会主义”一词的人。他认为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条件是社会道德的改变。


勒鲁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论平等》、《论人道》以及《对折衷主义的批判》等。


皮埃尔·勒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春琴抄

春琴抄

日本著名中篇小说。谷崎润一郎著。作者试图在作品中表现为了美物、爱者甘愿忍受痛苦的精神,创造一个由于“美”痛苦变欢悦的世界。在作品中,作者使用传记记述、知情人的谈话及实地考证等方式,造成故事的真实感。特别是作者将会话溶于叙述、减少标点的使用,使用“变体假名”,更使小说的古典气氛变得浓重。小说的女主人公春琴是个药商的女儿,9岁失明,在小学徒佐助的引路下每日学琴。佐助对春琴渐渐产生特异的情感,并暗自学琴,后被春琴收为徒弟,由此侍奉春琴终身。佐助后来虽成为春琴实际上的丈夫,但仍安于佣人的地位。春琴37岁时,遭人袭击,容毁颜败。佐助为在心目中永远留下春琴的美貌,取银针刺破双目,亦为盲人。自此,两人凭借记忆与想像实现他们的“爱”的理想。

滇游记

滇游记

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史迹有参考价值。或与《黔游记》合刊,称《滇黔游记》。

名医论方

名医论方

中医,方书。汲取了成无己,吴谦,唐宗海,柯琴等宋元明清名医,对于古代名方的论述。分二十六类。一、和解少阳。二、调和肝脾。三、调和肠胃,四、截疟,五、辛温解表剂等等,对于中医医方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原题「周真人编」。周真人即南宋净明道道士周真公。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表奏类。书中编集净明道上呈天枢院及天曹神灵之行文格式、判状、奏牒、关帖等等共十七项。其中有向天枢院请领钱料之符券申状;有病人投状,请派天兵神将、土地司命、城隍判官等协助捉拿病人身中邪神鬼祟;有保举弟子及传授弟子经戒法物之关帖、奏牒。

春秋通训

春秋通训

六卷。宋张大亨撰。张大亨学出苏轼,其观点亦近之。苏氏尊《左传》,认为“丘明之书与六经孔孟合者十常八九”。张氏此书旨在阐发《春秋》大义,然其所论多得苏氏之旨。如鲁庄十五年《经》“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条,张氏解释说:“此齐桓公始霸,九合诸侯之首也。”认为齐侯居宋公之上为合道当礼,他说:“齐侯以牧伯之酋,自当为诸侯冠”。又说:“齐之末霸也,宋每以王爵为诸侯先。既霸之后,则宋每序齐下,以终于《春秋》”。宋代《春秋》之学,主于“尊王攘夷”,而北宋尤偏重于“尊王抑霸”,南宋则更强调“攘夷”。张氏不执泥于尊王抑霸之说,正得苏氏之精髓。今本是《四库》编辑者从《永乐大典》辑出的,现存有《墨海金壶》本。

销释金刚经科仪

销释金刚经科仪

又名《金刚科仪》。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宗镜述。一卷。明代至今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据编集而成。必须与坊间刻本《金刚经》(卷首为奉请八金刚、四菩萨)配合才能举行法会。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於我国古代经录,也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日本《续藏经》收有清道光年间抄本《销释金刚经科仪》和明嘉靖三十年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但都未经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