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国

高观国
  • 姓名:高观国
  • 别名:字宾王,号竹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高观国,南宋词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身世无考。由其词推知,少年时在东越,其后漂流吴门、淮南、临安等地,一生似未入仕途。曾与史达祖等结社吟唱,与史并称词坛作手,被视为姜夔羽翼(汪森《词综序》)。陈造为《竹屋痴语》作序,称其与史邦卿皆周、秦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诸公亦未及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张炎亦云:“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律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词源》卷下)所作颇善于抒情,如《雨中花》(旆拂西风)、《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写离宫禾黍之悲,《烛影摇红》(别浦潮平)、《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写身世蹭蹬之感,《齐天乐》(碧云阙处无多雨)写旧游寥落之恨,以至《喜迁莺·代人吊西湖歌者》、《永遇乐·次韵吊青楼》写对歌伎的同情,皆时有动人之处。前人称其“精于咏物”,如《御街行》咏轿、咏帘,《贺新郎》咏梅,《少年游》咏草等,有“工而入逸,婉而多风”之评(《词苑萃编》卷五引《古今词话》)。至于“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贺新郎·赋梅》)、“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玉楼春》)、“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金人捧露盘·梅花》)之类,皆构思奇警。其集中咏物词在二十首以上,偶有佳篇,但大都缺乏新意,不逮史达祖远甚。其词主要取法周邦彦与柳永,亦有摹拟苏轼、姜夔乃至颇得五代北宋小词遗意者。虽有自家面目,但终觉精实有馀而超逸不足,少有传诵千古之杰构,故前人对其评价多不如史达祖,周济谓:“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焯谓:“梅溪求为少游、美成而不足者,竹屋则去之愈远,乌得谓周、秦所不及?”(《白雨斋词话》卷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竹屋词》一卷,有陈造、史达祖序,不传。今存《竹屋痴语》一卷,为毛晋汲古阁所刊,有《宋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彊村丛书》本。《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一百馀首。事迹见《词品》卷四。

高观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兰谱

兰谱

《遵生八笺》中列有“兰谱”一则,兰谱中附有“种兰奥诀”,“培兰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12首。

龙虎精微论

龙虎精微论

龙虎精微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内丹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内丹之道。认为金丹之道,当以天地为法则,采阴阳五行之气,日月四象之精为药物,并根据阴阳寒暑之推移变化确定炼丹火候,使龙虎相交、夫妻合体,则金丹可成。作者贬斥外丹烧炼硫磺、水银等物,认为只能烧出绘画颜料,费时伤财而徒劳无功。篇末附诗十首,咏述内丹理论。又附〈庄老火候〉,述导引行气之法。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八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述十愿、十劝戒、六情戒、十病本、十妙药。

冲虚至德真经解

冲虚至德真经解

八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偶像

偶像

《偶像》,连载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出师表》,1941,11/1---1943,3/28。1944年重庆南京新民报社初版单行本。小说描写了正处于50岁左右年龄的丁古云,一位正经的“老古董”,追求女学生,最终却被被蓝、夏两个女人诈骗的故事。蓝、夏两人审时度势,为了钱财,利用男性好色软弱的特点,诈骗了一个又一个,最终在乱世过上了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尚可的生活,讽刺意味极为强烈。故事的细节刻画得很生动,尤其是在人物心理的变化上,是一贯的张恨水的风格。

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宝静法师讲述,学人逸山、性明记录。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三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之一,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所宣说。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以东、南、西、北、下、上等六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